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避孕服务模式及地域分布

2012-12-26 09:35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避孕套避孕药类别

车 焱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上海,200032)

·专题研究·

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避孕服务模式及地域分布

车 焱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上海,200032)

目的:探讨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避孕服务模式和地域分布。方法:运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对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所得村级社区问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可分为能够有效提供多种短效避孕药具的“多品种型”,重点提供口服避孕药、避孕套和避孕咨询的“侧重常用型”,以及仅提供避孕咨询、宣教和避孕套的“品种稀疏型”3种模式,分别占整体的49.3%、38.7%和12.0%。3种模式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结论:应针对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避孕服务地域分布差异制定适宜的管理政策。

村 计划生育 服务室 模式 潜在类别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关系到我国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低生育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控制人口增长的任务十分繁重,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发展逐步壮大。2006年10月,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强和完善以县站为龙头、乡(镇)中心站为骨干、普通乡(镇)服务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1]。2011年6月22日国家人口计生委李斌主任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60%的县(计划生育服务)站、50%的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2],唯独缺少了村计划生育服务室的建设内容,考虑可能是缺乏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的相关资料。目前我国行政村数量达70余万个[3],一般调查都不包含村服务室计划生育服务内容,因此对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如服务特点、分布情况、地域差异等所知有限。经文献检索仅发现3篇从全国层面研究村级计划生育服务的论文[4,5],均使用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资料,且其分析手段以频数、百分比、分层和卡方检验为主,没有充分揭示数据的内在联系。本研究运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技术对上述调查数据进行再研究,以避孕服务为主要内容,对我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进行分类并展示其地域分布,结果可为政府改善和提高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内涵和模式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文资料来源于2001年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的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该调查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概率比例随机抽取了830个农村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调查该村公共设施情况,乡村医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相关信息,村计划生育服务室的建设及避孕药具提供、宣教和培训情况,当地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等[4,5]。本文选取村级社区调查问卷中与避孕药具服务相关内容,考虑到每个省样本量不大,因此以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5个地理区域作图。

1.2 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 LCA 方法[6,7]进行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不同区域避孕服务模式的构成比绘于地图。当潜变量能用最少的潜在类别数解释外显变量之间的关联并达到局部独立性时,LCA模型达到最佳。本文以似然比卡方(L2)下降比例以及Bayesian信息准则(BIC)为依据选择最佳模型。BIC值越小、L2下降幅度越大表示模型越好。对潜在类别(即本文避孕服务模式)的解释将参考一组外显变量的条件概率,条件概率越大,服务模式越有可能反映该外显变量的意义。本文用Latent GOLD 4.5进行模型拟合。

2 结果

2.1 村计划生育服务室避孕服务情况

在830个村中,大部分能提供避孕套(87%)、短效口服避孕药(80%)和长效口服避孕药(65%),不到一半的村能提供杀精剂(48%)、探亲避孕药(40%)和紧急避孕药(5%)。81%的村能开展避孕药具咨询服务,42%开展了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宣传,21%能提供防治口服避孕药副作用的药品。

2.2 潜在类别模型(LCM)拟合与最佳模型选择

将上述9个二分类外显变量引入模型,构建仅含一个潜变量,类别数为1~4的LCM(表1),结果可见,3分类模型BIC统计值最低。与零模型比较,其L2下降了83.1%,远高于2分类模型的70.8%。因此认为3分类模型最佳。

表1 农村计划生育服务室避孕药具服务的LCM适配性参数估计

2.3 不同模式的意义

根据模型分类概率的高低,最终有409个村归属类别1(模式1),321个村归属类别2(模式2),100个村归属类别3(模式3),分别占总村数的49.3%、38.7%和12.0%。图1所示为与各村级避孕服务模式相对应的能够提供各种避孕服务的条件概率。可见模式1所有避孕服务的条件概率均最高,模式3最低。模式1村提供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套、避孕咨询、长效口服避孕药的概率等于或大于95%,提供外用药、探亲药和知情选择宣传的概率大于50%,但提供防治口服药副作用药物和紧急避孕药的概率小于50%;模式2村短效口服药、避孕套和避孕咨询的条件概率≥80%,其他均≤50%。模式3村仅避孕咨询的条件概率略高(接近40%),提供避孕套和避孕咨询的概率接近20%,其他服务的概率接近0。因此将模式1命名为“多品种型”(提供避孕服务的种类多)村服务室,模式2为“侧重常用型”(短效药、避孕套和避孕咨询为常用的避孕服务),模式3为“品种稀疏型”。

图1 农村避孕服务三分类LCM不同避孕服务的条件概率

2.4 村级避孕服务模式地理分布差异

由图2可见,“多品种型”村服务室在我国东北地区占60%以上,为全国最高;其次是中南和西北地区(51%~60%);在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和北部地区,所占比例(41% ~50%)仅略高于经济最不发达的西南地区(31% ~40%)。由图3可见,“侧重常用型”村服务室在我国北部和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41% ~50%),其次为东北部、中南和西南地区(31% ~40%),西北部地区最低(仅11% ~20%)。由图4可见,我国东北部地区没有“品种稀疏型”村服务室,但在西南及西北地区其比例则高达31% ~40%,且呈由东向西逐渐上升的趋势。

3 讨论

自197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很大程度上通过有效提供避孕节育服务来实施。中央财政每年投入数亿资金为育龄夫妇提供免费避孕药具。农村免费服务主要通过县、乡计划生育指导站、服务站以及村服务室开展。村服务室是人口计生服务网络的底层,它弥补了乡镇服务站服务半径的不足。然而,受人员素质和设施条件等的限制,村级人口计生服务以提供短效避孕措施和宣教为主,因此能否提供这些服务基本反映了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室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通过LCA分析,全国村级计划生育服务模式可分为“多品种型”、“侧重常用型”以及“品种稀疏型”3种。“多品种型”村服务室能有效提供除紧急避孕药外的多种短效避孕方法,包括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套、外用和探亲避孕药,以及避孕咨询和避孕知情选择宣教。因此该模式能提供的避孕服务内容较多、能力较强,在我国东北部比例最高,可能与该地区对村级避孕服务的重视有关。“侧重常用型”村服务室重视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套及避孕咨询服务。与前一种模式相比,该模式长效口服避孕药、外用和探亲避孕药及防治口服避孕药副作用药物供应的概率降低了一半以上。以往研究发现,长效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剂量大、副反应比例较高[8],探亲和外用避孕药的有效性比短效口服避孕药低[9,10],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而短效口服避孕药已经被证实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避孕方法,近1/4的英国育龄妇女正在使用[10],其一般副作用不需要治疗,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需停用而非治疗,防治其副作用的药物使用机会不多。因此认为,“侧重常用型”是一种较成熟且经济的避孕服务模式,在我国东部和北部地区比例最高,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这些地区文化素质普遍较高有关。“品种稀疏型”仅提供避孕咨询、知情选择宣教和避孕套服务,其他避孕服务接近于零,表明避孕服务在该类型村庄未受重视或者要求较低。从地理分布来看,这种模式在我国西北和西南部地区比例最高,并且呈由西向东下降趋势,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理趋势正好相反。考虑到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比例较高,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可能导致村级避孕服务的弱化。

总的来看,“多品种型”、“侧重常用型”和“品种稀疏型”的村级避孕服务分别占全部样本的49.3%、38.7%和12.0%,“多品种型”是我国村级避孕服务的主要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知情选择工作的推广和深入,近年来模式1和模式2的比例可能有所上升,特别是模式2,且在西部地区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该推测需要由下一次的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数据来证实。

本文对村级避孕服务模式的分析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选取的外显变量以能否提供避孕药具为主,没有涉及人口计生专干技术服务、咨询和人际交流能力,不包含随访服务等涉及避孕节育服务质量的其他信息,因此不能完全反映村级避孕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

1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与信息司.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EB/OL].(2006-10-10)[2011-09-17].http://www.chinapop.gov.cn/ghjh/zxgh/.

2 李斌.在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7):388 -393.

3 国家统计局.全国乡镇、行政村(居委会)户数、人口按地势分组(1996年底)[EB/OL].(1996-09-18)[2011-06-27].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13875& record=1.

4 潘贵玉.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论文集[S].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5 梅敏烽,王东玲,刘云嵘.我国三大经济地区村级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的比较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11):658-663.

6 邱皓政.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 Briggs D.Book review:The SAGE handbook of quantitative methodology for the social science[J].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2006,30(5):447-451.

8 丁永刚,方可娟,周维谨,等.我国长效口服避孕药的系统评估[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6):348-352.

9 孙月莲,车焱,丁永刚,等.国产探亲避孕药的评估[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3):162-165.

10 Taylor T,Keyse L,Bryant A.Contraception and Sexual Health,2005/06.London: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EB/OL].(2006 -10 -17)[2011 -09 -17].http://www.ons.gov.uk/ons/search/index.html?pageSize=50&newquery=contraception.

Patterns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ontraceptive services in villages in rural China

Che Yan
NPFPC Key Laboratory of Contraceptive&Devices,Shanghai Institute of Planned Parenthood Research,Shanghai200032

Objective:To explore patterns of contraceptive services in villages in rural China and difference of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Methods:Latent class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pattern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was adopted to show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contraceptive service patterns in villages across China.Results:Contraceptive services in village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Service stations in the first category were effective in provision of oral pills,condoms,spermicides and contraceptive counseling and moderate in provision of visiting pills,informed choice and drugs of preventing side-effects of oral pills.Service stations in the second category emphasized on provision of oral pills,condoms and contraceptive counseling,but were poor in other contraceptive services.Those in the third category poorly provided contraceptive counseling,informed choice and condoms and were rare in other services.The three patterns of contraceptive services in villages accounted for 49.3% ,38.7%and 12.0%of the total number,respectively.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howed that the service patterns in villages varied between regions of China.Conclusion:Contraceptive services in villages in rural China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Their distribution varies between geographical regions across the country.

Villages;Family planning;Service station;Patterns;Latent class analys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10.3969/j.issn.1004 -8189.2012.01

2011-07-08

2011-10-02

[责任编辑:裴开颜]

猜你喜欢
避孕套避孕药类别
扒一扒“戴套”的尴尬事
经常口服避孕药和使用节育环的女性何时怀孕
一起去图书馆吧
联合国:避孕套告急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停服避孕药后,多久可以要宝宝
多类别复合资源的空间匹配
选相纸 打照片
怎样正确使用避孕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