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3-01-04 02:06莫伟彬邓启烈
山东体育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体育学校

谢 翔,莫伟彬,邓启烈

(1.广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83)

体育安全保障体系是指调动各方要素,对体育教学或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提前的预防,对安全事故进行控制、救援与处理的功能系统[1]。目前,由于我国在体育课伤害事故方面尚未有完善的法律,相关专业领域也只是对体育课伤害事故作了初步的研究,就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出了一般性的揭示,对于发生在体育课中的伤害事故难以恰当地处理,致使有些学校为避免学生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甚至禁止学生开展某些体育活动项目,从而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构建健康、活跃、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小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有效的中小学体育安全保障体系,是预防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有力措施,也是降低中小学生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率的有效途径和基础。

1 建立中小学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相关原因

1.1 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的界定

中小学生体育安全事故是指在学校范围内,中小学生参加学校体育课程、课余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学生身体受伤或突发性疾病的安全事故。目前在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发生体育安全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中小学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按事故性质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可以预见、抵御和避免的,但由于人为的原因没有采取预防措施而造成的伤害事故。非责任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和技术事故,如地震、泥石流等造成的事故。从特点来看有突发性的和非突发性的事故;按伤害的程度来分类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见表1)。从中小学生体育伤害的程度的鉴定标准来看,建立健全应对中小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是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

表1 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伤害程度的界定

1.2 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中小学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课余训练、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2]。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设置的具体环境条件下所从事的各种不同的体育运动。由于中小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丰富多样,造成体育安全事故伤害的原因也复杂多样。总的看来,主要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的原因(见表2)。

表2 中小学生体育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界定

从表2 来看,中小学生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场地、器材存在的不安全隐患等。学校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避免体育事故的发生。针对教师方面的原因,在工作时应尽职尽责,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筑牢预防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从长远来看,学校应建立全面的防范保障体系,防止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保障体系的构建

2.1 中小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参与人数、参与项目都有所增加,体育安全事故发生比例也随之增加。针对学校体育安全事故过程或某一活动的具体现场可能会出现的重大紧急情况或特殊危险情况,在中小学构建体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安全事故的综合能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对妥善处理校园体育安全事故,降低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图1)。

2.2 建立体育风险管理制度

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是指学校制定并执行风险管理计划,能够有效控制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以避免发生安全意外、伤害或损失的过程,是建立在“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方法[3]。学校体育风险发生在时间上是不可预知的,但发生的空间却相对稳定。另外,中小学校体育风险发生的领域不仅会在体育课堂上,也有可能发生在体育训练、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活动过程中。作为一名中小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对中小学体育存在的风险有全面的认识,并在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优化技术和手段,实现对风险的妥善处理和有效控制,并且建立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体育风险管理制度,防止中小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图2)。

2.2.1 学校体育风险的识别

中小学体育风险的责任人主要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和其他(客车司机、器材和环境等)。作为一名体育教育者,首先对风险认知要有深入的了解,所谓风险认知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客观风险的认识和感受,并且是由个体的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获得的经验对个体认知的影响。从体育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人因其个体差异性而对体育活动的风险表现出不同的认知。一般认为,体育教育者对风险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认知程度直接反映体育教师的风险认知程度,即风险关注度越高,风险认知程度越好。提高体育风险认知对找出体育风险非常重要,即风险识别,所谓风险识别是指通过对大量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在中小学教学中学校风险的识别主要来自教师教学经验、技术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所诱发的风险,例如,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当和教师不在岗等原因所诱发的风险。其次,学生行为和自我保护风险,例如,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先天性疾病等所导致风险。再次,场地器材和学校管理风险,例如,体育教学中因器材缺陷导致的意外事故、大型体育活动中因学校组织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事故等。

罗译:The tradition of learning from the teacher has long been neglected.[6]63

2.2.2 学校体育风险的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安全事故中的损失资料并加以分析,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损失程度和概率(频率),为选择风险应对措施与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中小学体育风险的评估主要采用列表排序法和帕累托分析法来进行。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编制《学校体育活动风险评估表》,在风险评估表中,分别对风险发生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和风险的可控性进行专家评估,并且根据风险频数和累计百分比找出主要引发风险的因素。目前,中小学校体育安全事故风险评估的内容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回避或减少容易引发风险的运动项目,如体操、足球以及田径中的投掷项目等,但同时应该明白形式简单的体育活动也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不存在零风险的运动项目。第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有些体育项目中发生风险的概率不大,但一旦发生会造成恶劣影响,如学生猝死事件。第三,风险发生的可控性。有些风险是可控的,例如,课前对场地、器材做到细致的检查工作,有的是不可控的,如自然灾害风险。因此,准确的对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进行风险评估可以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2.2.3 学校体育风险的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风险管理中控制手段的选择与实施,是风险研究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针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体育活动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风险管理要针对中小学校体育风险的特殊性,制定一套体育风险管理的策略,去控制体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一般来说,制定风险的策略有两个目的,即防范和转移风险。例如对技能风险方面的防范,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其掌握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采用保护帮助和课堂监督的方法,避免风险的发生。

2.3 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结构体系

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人的机体或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存在的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保障条件。就体育教学安全而言,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人对事物认识的变化、场地器材的变化、运动环境的变化和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变化,都是引起安全状态变化的原因,这些因素有可能从安全状态转变为不安全状态。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体系主要包括人的安全保障、物的安全保障和安全管理体系(见图3)。

图3 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结构

2.3.1 人的安全保障

2.3.2 物的安全保障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物资的保障是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物质基础,是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物的安全保障主要包括体育安全资金保障、场地器材的安全保障和安全书籍。资金是搞好中小学体育安全保障必要的前提条件。有了足够的资金作保障可以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为体育器材设施的购置、检修、建设、保养提供资金保障等。同时中小学必须有足够的体育安全书籍,让中小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功能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体育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法和运动损伤的基本处理方法。

2.3.3 安全管理体系

中小学体育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体育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法规的制定、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和方法、教育培训和安全检查等方面的内容。目前在中小学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隐患,有些中小学一旦因某个项目出现安全问题,一般会取消这个项目的课程,比如某中学上体操课时,从单杠上摔伤一个学生,就禁止单杠教学,发生安全事故后,学校相关部门不去找出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反而去除了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5],这种做法实在片面。为降低安全隐患,中小学要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一是发挥体育安全制度的约束作用,让全校师生明白哪些体育动作不安全,哪些体育动作不能做,哪些体育动作应该在体育教师的保护下完成,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二是在体育活动场所布置各种温馨的安全提示牌和日常安全常识;三是通过对中小学校体育安全知识的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营造安全情感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陶冶,实现自己人格的升华。

3 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保障体系的实施

3.1 中小学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如果没有一个充满活力的体系运行机制,安全保障体系就形同虚设。中小学建立保障体系运行机制需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管理,主要是对体育项目安全事故预防目标;二是安全保障体系的运行,主要是对体育安全事故预防过程的控制和安全应急措施控制;三是通过对体育安全保障实施效果的评价,及时消除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从体育安全保障的策划──安全保障体系的运行——审核——运行评估(质量改进)的循环管理的体育安全保障体系运行模式(见图4)。

图4 中小学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运行模式

3.2 狠抓制度落实,做到“有法必依”

在中小学校中建立和运行完善的体育安全保障体系,并不必然能够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再好的保障体系也要通过执行和落实,也就是做到“有法必依”,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小学体育安全保障制度的落实,首先,要得到领导的重视。领导是整个制度的策划者、确定者,也是工作实施的决定者,领导的重视可以建立相关的安全责任制,并且以身作则消除制度落实中的人为隐患[6]。能够促使人人自觉遵守安全保障体系制度、主动维护保障体系制度、积极贯彻制度,做到“有法必依”,为学校与学生安全的共同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次,要调动各方力量,确保体育安全保障有效的实施,包括校主要领导、保卫人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都是体育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一员。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挥不同的作用以确保安全保障体系有效的实施。在实施中要确保中小学安全工作自始至终既有领导的重视与关心,又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教师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再次,在实施体育安全保障体系时要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有机结合[7]。在实施中有学生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才能确保安全保障体系实施的有效性。例如,体育安全事故预防、各种体育场地的隐患因素的排查和安全保障体系的落实,学校必须接受社会力量和学生家长的监督,多和学生家长沟通,集思广益,不断改进校园体育安全工作。

3.3 加强经费投入,确保安全保障体系有效的实施

加强经费投入,是实施学校体育安全保障工作的有力保证,经费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状况。充足的经费可以加快场地器材的建设,可以购买标准的体育器材和安全书籍供学生锻炼、学习,可以保证安全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等等。因此,为确保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顺利运行,各中小学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并确保体育经费落到实处,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经费保障工作。

4 结论

4.1 中小学体育安全事故伤害的程度主要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三个方面,这也是中小学要构建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主要原因。

4.2 中小学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中小学重大体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能够提高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综合能力;降低中小学校体育风险应从对体育风险的认识、风险的识别和风险的评估等方面入手,尽量对体育活动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作出评估;对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保障的构建,应从人的安全保障、物的安全保障和管理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并认真落到实处。

4.3 中小学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运行,首先要狠抓制度落实,做到“有法必依”;其次要积极调动各方面因素,确保安全保障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并加强经费投入。

[1]陈洪平.学校体育活动中学校对学生安全保障义务边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4):40-43.

[2]许良.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96-99.

[3]张大超,李敏.国外体育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7):43-50.

[4]宋继新,贡娟.论国家体育管理体制变革的重心—体育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576-579.

[5]葛建南,孙超.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11,18(2):83-85.

[6]汤静.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科技,2012,34(1):67-70.

[7]钟明宝,胡在林,张春燕.学校体育教学公平问题透视[J].山东体育科技,2012,34(1):59-63.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体育学校
区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路径与保障体系
基于任务的航空装备保障体系概念建模研究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筑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