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特点

2013-01-23 03:20王一敏
中医药信息 2013年3期
关键词:中西药毒副作用西药

王一敏

(大庆市第四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中药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开展,中西药的联合应用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临床上中西药联合应用防治各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合理的中西药联合应用可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显著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于疾病的治疗。相反,不合理的中西药联合应用会使疗效降低,加重病情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研究并总结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特点对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1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优势

1.1 协同增效作用

中药从宏观对人体进行调控,虽疗效稳定但起效慢,而西药起效迅速,如果中西药能够合理联用,能够标本兼顾,提高临床疗效,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例如文献报道,若金银花与青霉素联合应用,金银花能明显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两药合用在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时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又如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时,若丹参注射液或生脉散与山莨菪碱合用,不仅可以提高心率,又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缺血缺氧状态,达到标本兼治、协同增效的目的[1]。心可定扩冠作用时间短,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的药物三七、赤芍、郁金配伍,不仅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药物降压、降血脂的功效,还可延长心可定的作用时间[2]。丹参、地龙、赤芍等活血化瘀药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提高肾小球滤过率的功效,因此与利尿药合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提高疗效[3]。

1.2 减少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许多西药虽然治疗效果明显,但也同时具有毒副作用,而中药虽起效相对较慢,但毒副作用较少,配合有效的中药能够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或减少不良反应,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抗肿瘤西药多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合理联用中药在增强西药抗肿瘤作用的同时,还能降低毒副作用。如5-氟脲嘧啶具有加重消化道反应的副作用,若同时服用海螵蛸、白芨粉制成的复方片剂能够缓解不适症状,起到止血、消肿、保护胃黏膜的作用[4]。具有抗癫痫作用的中药复方与抗癫痫西药合用,可以减轻西药的肝损害、嗜睡等毒副作用;人参、当归、黄芩、女贞子、刺五加等与化疗西药联用,可减少化疗药引起的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5]。

1.3 减少禁忌症,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中西药联合应用后,不仅能够保持各自的适应症,而且可以减少禁忌症,扩大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增加新的适应症。一些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如氯丙嗪具有较严重的肝脏损伤作用,若联用珍珠层粉可较好的改善其引起的毒副反应,因为珍珠层粉含有20余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定惊的功效,两者联用不仅能增加氯丙嗪的镇静效果,同时可以减轻氯丙嗪对肝功能的损害[6]。

1.4 减少剂量,缩短疗程

安定与参桂术甘汤合用,其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而且还可消除安定的嗜睡等副作用[7]。小青龙汤、干姜汤、柴胡桂枝汤等对Ⅱ型和Ⅳ型变态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抗组胺剂联用可减少其用量以及嗜睡、口渴等副作用。抗癫痫药与柴胡桂枝汤等方剂联用,可提高药效,减少抗癫痫西药的用药剂量,同时减少嗜睡、肝损害等副作用[8]。

2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弊端

2.1 相互拮抗、降低疗效

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也可以产生拮抗作用,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易产生拮抗作用,从而降低药效。如文献报道,在酸性条件下,部分含有较多金属离子的中药如龙骨、石膏、瓦楞子、磁石、明矾、牡蛎、自然铜、滑石等与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同时服用后,发生络合反应生成不易吸收的络合物,使四环素类的血药浓度降低,因此抗菌作用减弱,疗效降低[9]。含有碱性成分较多的中药以及中成药如硼砂、行军散等与四环素、土霉素等同时服用后同样能够产生难以吸收的络合物,导致四环素族抗生素溶解度下降,在肠道的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因此疗效减弱或者丧失[10]。安胃胶囊是由海螵蛸、延胡索、白帆三味药材组成的中成药,具有消炎、止痛、制酸的功效,此药不宜与酶制剂(如胃蛋白酶、淀粉酶、乳酶生、多酶片等)、重金属盐类、碘化物等联合应用。因为联合应用后,安胃胶囊中延胡索所含的生物碱可与这些药物产生沉淀反应,使药效降低或失去治疗作用[11]。

2.2 增加毒副作用

一些中西药在联合应用时会产生有毒的化合物,增加毒副作用,例如文献报道含雄黄的中成药牛黄解毒丸、六神丸不宜与硫酸盐、亚硝酸盐合用,因为雄黄的主要成分硫化砷可以在体内生成硫酸盐、硝酸盐,在胃液中可以产生微量的硫酸、硝酸,增加药物的毒性[12]。不合理的中西药联合应用会影响药酶活性,增加毒副作用,进而影响疗效,保金丸、半夏露、解肌宁嗽丸、气管炎片、气管炎糖浆、风痛片、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九分散等含有麻黄的中成药,不宜与痢特灵、苯乙肼、优降宁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因为单胺氧化酶活性被抑制,使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不能被酶所分解,而大量贮存于神经末梢,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可促进被储存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严重时可引起脑出血和高血压危象[13]。

3 小结

中西药联合应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合理的联用可使毒副作用增加,药效降低或消失;相反,合理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扩大临床适应证范围,减少用药量,缩短疗程。中西药联合应用有利于疾病治疗的一面,也有不利于疾病治疗的一面。我们应当在充分熟悉药物的药理、药效之后谨慎用药,深入研究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掌握中西药联用的经验和规律,努力发挥中西药联用的优势,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相互制约、减少毒副作用。

[1]计虹.浅析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185-186.

[2]贾爱南.中西药的合理配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4):525-526.

[3]竹小全.中西药的合理应用对临床用药的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131 -132.

[4]计虹.浅析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185-186.

[5]刘卫卫.中西亚联用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3):229.

[6]金善姬.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利与弊[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226-2227.

[7]贾爱南.中西药的合理配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4):525-526.

[8]杨一军.浅谈中西药物的联合应用[J].临床实践,2006,20(35):56-58.

[9]窦维华,徐姗姗.浅谈中西药联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5):447-448.

[10]段伟静,陈艳红.中西药物联合应用增效减毒及相互作用的比较分析[J].健康必读杂志,2011(2):199.

[11]刘军锋,王晓萍.安胃胶囊与西药联合应用的利弊[J].陕西中医,2004,25(8):749 -750.

[12]邬占慧.浅议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195.

[13]贾艳.浅谈中西药合用的利弊[J].中国医药指南,2009,7(8):68.

猜你喜欢
中西药毒副作用西药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母羊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中西药疗法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复方安全性因素的研究分析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静心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