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土家族地方性疾病治疗的用药特点

2013-01-24 05:23娟梁正海杨宝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药剂科铜仁土家族

马 娟梁正海杨宝珍

1.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学院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贵州 铜仁 554300;3.铜仁学院法律与政史系,贵州 铜仁 554300

武陵山区土家族地方性疾病治疗的用药特点

马 娟1梁正海2,3杨宝珍1

1.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学院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贵州 铜仁 554300;3.铜仁学院法律与政史系,贵州 铜仁 554300

以土家族为例研究了地方性疾病治疗的用药特点。从土家族的用药实践来看,疗病类型和治疗效果与药物生长的空间对应关系,人体组织器官与药物形状在治疗上的对应性,用药时的现采现用和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道具化,共同构成了地方性疾病治疗时用药的独特性。

土家族;疾病治疗;对应性;现采现用;道具化

在地方性的疾病治疗过程中,虽然仪式疗法在象征性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 “神药两解”的治疗模式中,药物尽管被视为仪式中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特殊道具,但药物的治疗作用仍然不能忽视[1]。

1 疗病类型、治疗效果与药物生长空间的对应关系

“万物之为我生,万物之为我用,万物不离其土,土生万物必能治病养人[2]。”地方民众认为,植物之所以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是因为人和植物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生存。人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环境可以导致人体不适。“药物的作用是起到补偿因环境变化而带来的人体的不适。”[3]这种药物疗效与药物生态的关系认知链可概述为:药物——生态类型——疾病类型。

2 药物外形与人体组织器官形状在治疗功效上的对应性

土家族认为药物外形与人体组织器官形状在治疗功效上具有对应性。

像这种关于象形疗法的认知明显具有象征性的特点,其指药物形状与人体组织器官形状,所蕴含的意义则可用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加以表达:吃什么,补什么。

3 “现采现用”是地方性疗病用药的又一大特点

对土家族用药体会特别深刻的另一个特点即是疗病时的现采现用。笔者在苏竹村采访时,田德明从路边临时采集青蒿治伤止血的情景:在田德明去采集药物标本。回来的路上,笔者不小心左手无名指被小狗咬了一口,顿时鲜血直流。然而,他并不慌张,只是顺手在路边掐了几棵青蒿,放到嘴里嚼烂后,直接将其敷在伤口上,一会儿血流就基本止住了。相比,民间治疗更加便捷、廉价,更体现了 “万物之为我生,万物之为我用”的生态理念。

4 药物道具化也是地方性用药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 “神药两解”的治疗过程中。为便于理解这一特点,本人记述一下土家族民间医生彭继龙的亲身经历:土家族医生搞仪式的时候,要专门从山上采药,然后他在身上披一块红布,让病人坐在椅子上,把病人用铺盖蒙起来,再在旁边放药水,待药水烧开了,咕哝哝、咕哝哝,往被子里面灌,就是焖蒸。病人有的还要过刀梯,刀子磨得疯快,病人和梯玛都走过去,梯玛边念咒语边走。还有的抬红铧口,梯玛抬着铧口在病人旁边打转转[1]。用药比较巧妙,焖蒸时有时候要弄两背笼草药,把药烧开了,那蒸气咕哝咕哝往被子里灌,被子也放点点个[2]出气孔,病人就会发热嘛,从布达到治病的效果。针对一般稀稀弱弱、全身无力病人。这个情节生动地表明,药物在仪式治疗中的重要功能,这也是人们把这种治疗称为 “焖蒸”的原因所在,只不过因为仪式而使这种药疗神秘化。很显然,药物道具体化这一治疗实践反映了神灵信仰与疾病治疗的紧密关系。

5 结论与启示

5.1 从文化视角认识地方性医药知识的科学性。现代医学要有效地应对危机,就需要关注 “大众医学文化”。

5.2 为地方性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土家族治病用药的实践可以看出,地方性医药知识的利用需要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

①打转转,意即转圈。

②点点个,意即留出的缝隙非常小。

[1]关于地方性疾病认知与分类体系,参见梁正海.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及其现代利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80.

[2]朱国豪等.土家族医药[M].中国古籍出版社2006.

R452

A

1007-8517(2013)10-0041-01

2013.03.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与保护研究”(11BMZ032);贵州省优秀科技人才省长基金项目 “土家族传统医药的互动式保护与利用研究”(黔专合 [2012]85号);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 “民族文化遗产学”阶段性成果。

马娟 (1976-),女 (苗族),贵州思南县人,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药师,主要从事民族医药研究;梁正海(1970-),男 (苗族),贵州思南县人,博士,铜仁学院法律与政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知识、应用民族学等研究;杨宝珍,女,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药师,主要从事民族医药研究。

猜你喜欢
药剂科铜仁土家族
药剂科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效果分析
分析药剂科加强药事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实际促进效果
Dancing for theDead
医院药剂科药品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效果评价
分析药剂科加强药事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实际促进效果
土家族情歌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