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血管药物的合理应用

2013-01-24 05:23徐丽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强心心衰心血管

徐丽萍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职工医院,吉林 汪清 133200

浅谈心血管药物的合理应用

徐丽萍

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职工医院,吉林 汪清 133200

心血管药物;合理应用

心血管药物包括针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药物和临床征候的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常联合用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心血管药物的分类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照主要药理作用分类,二是按照临床用途分类,国家基本药物阐述的心血管药物正是按照临床用途分类的。分为抗心绞痛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力衰竭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休克药物、调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和血管扩张药。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大增,所以,合理应用心血管药物,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由于临床医师对合理用药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仍然存在,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用药未考虑到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

如心脏增大和心力衰竭的病人,经查确诊为肥厚性心肌病,用强心药物后,病状反见加重。因用强心药物地高辛、多巴酚丁胺后,加强心肌收缩力,加重了心室流出道的梗阻。又如二尖瓣严重狭窄的病人出现心衰表现,用强心药物心衰不见好转,肺水肿却较前严重。二尖瓣狭窄患者用强心药物后,增加了心肌收缩力,右心室输出量增加,而左心输出量不变,故血流不畅,而形成肺水肿。

2 未按不同病因考虑

在心律失常的处理中,容易想到按其种类进行治疗,但在某些情况下,病因治疗特别重要。如肺心病时常见心律失常,但用抗心律失常药疗效不佳,若因疗效不满意而加大药的用量,则可致毒性反应。只有在控制肺部感染后,症状才易消失。

3 未按不同机制考虑用药

在治疗心率失常时,判明其发生机制对运用药物很有价值。心电图上,多源性、配对时间不等,有融合波的早搏其所致的心动过速常示自律性增高,形态一致,配对时间固定的早博用其所示心动过速常示折返,前者用阻滞剂一般无效,而后者可能有效。在心衰病人的治疗中,不同疾病发病机制不一样,其治疗重点用药不一样,如肺心病伴心衰多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引起,肺部感染加重病情,故在治疗上多以抗感染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为主要治疗手段,而风心病伴心衰常选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在休克治疗中,用收缩血管或是扩张血管药物,要看具体情况而定:若血压低下,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极差时,则应以升压为目的,可以用收缩血管的药物。但若在小血管痉挛状态下用收缩血管药物则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4 未按不同对象考虑用药

最常遇到的是妊娠期哺乳期,老年人及儿科用药。在妊娠期应该用避免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在哺乳期应想到一些药物能通过乳汁而影响乳儿,如麻黄素,苯妥英钠,奎尼丁等,在必须要用这些药物时,应停止哺乳。老年人在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时,剂量仅为成年人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否则易引起毒性反应。许多药物都通过肝脏解毒或肾脏排泄。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必须小心。尤其是新生儿,许多器官功能都成熟,肝肾功能尚未健全,各种酶系统亦未成熟。

5 合并用药不当

药物的相互作用是临床药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对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近年来,非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多巴酚丁胺用于临床越来越多,并已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在用该药时应注意,该药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并用,因它可拮抗多巴酚丁胺对β受体的作用,导致α受体作用占优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与硝普钠并用可致心排量增加,肺楔压下降。β受体阻滞剂与异博停还能抑制心肌收缩力,合并可以造成心跳过慢低血压甚至心跳停顿。一般而言,同类药物尤其是负作用相似的药物不宜合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不少观点也在改变。用药的“合理性”与 “不合理性”在不断的变化,总之,临床医师要做到用药的合理化。必须掌握疾病的规律和药物的规律,才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免药物的负作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R972

A

1007-8517(2013)10-0127-01

2013.04.20)

猜你喜欢
强心心衰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