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2013-01-24 05:2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尿管弹道气压

魏 群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湖北 恩施 445000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术是腔内碎石的新技术,是目前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先方法,具有无切口创伤小、痛苦小、碎石疗效高、碎石时间短、恢复快及无热效应快等优点[1],被临床广泛应用。自2009年3月至今,我科对45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施行该种手术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452例,其中男268例,女184例,年龄22~79岁,平均47±5岁;其中上段67例,中段95例,下段290例;左输尿管结石213例,右输尿管结石177例,双侧输尿管结石62例。

1.2 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于术床上,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监视器下经尿道置人输尿管镜,发现结石后置人气压弹道金属探针,启动空气压缩泵,采用连续脉冲方式将结石击碎呈细粒,并边碎边吸,将结石吸出体外,碎石完毕常规留置双J管。留置硅胶双腔尿管3~7天,并给予抗感染、对症等治疗。

1.3 结果 本组患者中18例一次性碎石失败,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在碎石时上移入肾盂,安置5Fr双J管后,行ESWL碎石成功。据统计,本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392例,占86.73%;术后肉眼血尿328例,占72.57%;膀胱痉挛172例,占38.05%;拔尿管时拔出双J管1例,占0.22%;拔出双J管困难6例,占1.33%;经过及时处理,顺利康复。

2 常见的并发症

2.1 焦虑 主要由于环境陌生、对手术方式不了解,担心复发等引起。表现为烦躁不安、痛苦呻吟、睡眠不佳、不思饮食。

2.2 血尿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因硬质镜体的摩擦加上气压弹道对输尿管黏膜的损伤[2],也与置入双J管对膀胱黏膜的机械性损伤及输尿管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及留置期间活动量过大有关。血尿易发生在术后6~8小时下床活动后,一般l~3d后消失。

2.3 膀胱痉挛 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下腹胀痛、尿液自尿管外溢出、冲洗液逆流,主要与输尿管粘膜水肿、冷液冲洗、留置导尿管有关,也可由于双J管长度选择不当或双J管下移自膀胱内长度过长,导尿管或双J管刺激输尿管末端、膀胱三角区及后尿道导致膀胱平滑肌痉挛造成。

2.4 尿液返流 由于置入双J管后尿液不断被引流,肾盂、输尿管圆锥失去了充盈刺激致使输尿管蠕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同时输尿管膀胱开口生理性抗返流机制消失,在排尿状态下,由于膀胱收缩,膀胱内压力升高,膀胱内尿液大部分经尿道排出体外,另有少量尿液通过双J管反流至肾盂。临床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异物感,甚至发热。

2.5 感染 由于输尿管镜的逆行操作,特别是原有肾积水造成的隐性感染,手术后出现免疫力低下,较易引起感染。表现为发热。

2.6 双J管移位、拔管困难:主要与活动不当、饮水少、延长拔管时间等有关。

3.1 术前护理

3.1.1 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让病人了解诊疗与护理工作的标准与流程,护士按流程表有计划地进行健康宣教,落实诊疗护理措施。

3.1.2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或进行一对一的宣教,讲解各项准备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应对方法,使病人有足够的认知及心理准备接受手术。

3.1.3 固定责任护士从一而终接待照料病人,动态评估病情,及时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满足病人合理的需求。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去枕平卧6小时;术后6小时即可进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以24小时尿量2000ml以上为宜,利于残余结石的排出。

3.2.2 留置尿管护理 妥善固定尿管,定时挤捏,防止尿管受压、扭曲、堵塞、非计划性拔管;尿袋及引流管的位置不超过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如实记录;视情况定时或者持续开放尿管,及时排空膀胱,减少尿液返流至肾盂的机会;术后发生血尿,予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冲洗的速度视出血多少而定,一般 40~80滴/分,冲洗的压力在 40~60cmH2O水柱,冲洗液的温度在20~30℃为宜。每日更换尿袋1次,每日用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3次,预防逆行性尿路感染;合理调整尿管的位置,减少对膀胱的刺激,尽可能早期拔除导尿管;拔出尿管时,应该先向膀胱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致有排尿感,再抽出气囊内的气体或液体,停留3~5分钟,适当转动尿管后,缓慢拔出,此方法既可以防止双J管尾端包绕在尿管前段而一并拔出,也利于尽早建立自行排尿,减少再度导尿的危险。

3.2.3 留置双J管护理 双J管的作用是引流和支撑,一般的小结石可沿双J管下滑,有助于结石排出「3」;同时也可防止血块或碎石颗粒造成输尿管阻塞,黏膜损伤、水肿而引起粘连。但双J管作为异物置入后常会出现发热、腰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因此置管期问护士应首先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患者情绪紧张,鼓励病人置管期间应多饮水,不做腰部反复伸曲等活动;同时应避免增加腹压,如咳嗽、大笑、用力排便,防止双J管移位,引起出血。留置双J管需同时留置导尿管3~7天,以降低膀胱内压力;拔除导尿管后,指导患者勿憋尿,应勤排尿,防止尿液反流入肾,引起积水、感染。

3.2.4 合理选择用药的时机 术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术晨用红金丹灌肠液300ml灌肠,利于防感染及排便;术后若出血不重,可先用抗菌素后用止血药;观察疼痛及膀胱痉挛的规律,有预见性地定时地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增加舒适感。

3.3 出院指导

3.3.1 注意休息 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反复腰部伸曲活动、突然下蹲、起立等动作.以防止双J管移位;半年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多饮水,每日饮2500~3000ml,勤排尿,勿憋尿。

3.3.2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少食富含钙及草酸盐的食物,如菠菜、苋菜、竹笋、豆腐、动物内脏等,预防结石复发。

3.3.3 嘱患者术后3个月内返院拔除双J管,并说明不按时拔管的危害。若出现明显血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每l~3个月复查肾功能,泌尿系B超,检查有无结石复发。

3.4 定时回访 及时了解病人疾病恢复的情况,消除病人不惑及不良习惯,让病人按时到院复诊。

4 讨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腔内碎石,提高了碎石、取石成功率,结合ESWL使部分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避免了开放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但是严格的病情观察,认真的评估,针对病人的不适,采用正确的应对方法,细致入微的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及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1]李金海,渠武帅,王玉婷.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26例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8):157-158.

[2]唐权,黄伟佳,高兴成,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28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5,26(7):439.

[3]先维学,穆永静.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528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340-341.

猜你喜欢
尿管弹道气压
弹道——打胜仗的奥秘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看不见的气压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一维弹道修正弹无线通信系统研制
基于PID控制的二维弹道修正弹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