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毁损肺行单侧全肺切除手术1例围手术期护理

2013-01-24 17:55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3期
关键词:全肺结核性胸腔

谢 磊

(河南郑州解放军153中心医院中西医科,河南 郑州 450007)

结核性毁损肺行单侧全肺切除手术1例围手术期护理

谢 磊

(河南郑州解放军153中心医院中西医科,河南 郑州 450007)

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结核性毁损肺是指肺叶或一侧全肺有广泛的干酪病变、空洞、纤维化和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肺功能已基本丧失,药物治疗又难以奏效,且成为感染源,反复发生化脓菌或霉菌感染[1]。全肺切除由于手术创伤大,手术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至今仍是胸部外科的一大难题。正确选择手术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病情观察是减少死亡、降低并发症的重点内容。我科于2012年10月成功地为1例结核性毁损肺患者实施左侧全肺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3岁,体质量53kg,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低烧、咳嗽、咯血伴盗汗,无胸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次住院治疗效果不佳。自患病来,体质量进行性下降。胸部CT示:两肺结核并左上肺空洞及左侧液气胸。内窥镜检查报告:双侧支气管内脓性分泌物,左固有上叶管腔轻度狭窄,左舌段远端管腔明显狭窄;X线特点:病变侧全肺毁损,气管、纵隔移向病侧,病侧膈肌上抬,胸壁塌陷;肺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80%,痰抗酸杆菌涂片阴性,结明三项示:结核特异性外膜抗原抗体测定(TB-DOT)阳性,术前经抗感染、抗结核、营养支持治疗。87d后,患者痰量由180mL减少到50mL,痰由淡黄色脓臭痰变为白色粘液痰且有脓臭味,患者无发热,血红蛋白101g/L,白蛋白38g/L。于10-30日在全麻下行左侧全肺切除术,手术中失血1000 mL,6h后手术完毕。返回ICU,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4h后拔除气管插管,3d后搬出监护室,术后第8d拔除胸腔引流管(单)。术后30d痊愈出院。

2 术前护理

2.1 基础护理

将患者安置在舒适、清洁的单人房间,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经常开窗通风,注意环境安静,避免吵闹。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戒除烟酒,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2]。

2.2 心理护理

结核性毁损肺系肺实质损坏,长期性消耗,全肺切除由于创伤大,手术并发症多,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较大,手术的成功率是一个方面,另外患者年纪较小,术后的生存状况如何也是患者家属顾虑的一个的问题[3]。

2.3 呼吸道护理

患者曾吸烟4年,20支/日,入院时即说服患者严格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较少术后肺炎、肺不张的发生率。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给予抗结核、消炎、抗感染、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记24h痰的色、质、量。

2.4 饮食指导

结核性毁损肺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及对手术的耐受力[4]。

3 术后护理

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患者返ICU后全麻未醒,给予特级护理,病危,持续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率波动110~125次/分,血压75~100/50~65mmHg(1mmHg=0.133kPa),血压饱和度99%,夹闭胸腔引流管,4h后拔除气管插管,改鼻导管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缺氧征象,并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术后24h内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5%,每6h测量体温1次,提示术后是否感染[5]。

3.2 引流液的观察

全肺切除术后,术侧胸腔成为一个空腔,毁损肺术后引流量较多,术后24 h引流量可达1000 mL以上。引流量多的原因,主要有术中由于粘连多剥离广,胸壁组织液和淋巴液循环障碍,而且术后胸腔内恢复了原有的负压环境,加重了术后渗血;受长期慢性消耗性病的影响,患者的出凝血时间延长。长期反复慢性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营养不良致低蛋白血症。动态观察引流量的变化,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床旁胸部X线情况,若引流出血性胸液每小时超过200mL,色泽鲜红,浓稠;或引流出的血性胸液很快凝固,床旁片提示纵隔、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术侧呈大片均匀密度增高影;或患者有失血性体克表现。提示胸腔内存在活动性出血,应及时行开胸止血[6]。

3.3 术后呼吸道的管理

左全肺切除后,肺循环血流重新分配,健侧肺血流量增多、压力增大,血管壁渗透性增强,使健侧肺泡渗出物增多。麻醉剂、术后镇痛泵中镇静剂的使用可抑制咳嗽反射,疼痛限制咳嗽,使食纳下降,咳嗽无力,排痰困难,加之肺表面活性物质丧失,易导致肺不张[7]。因此,及时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术后护理的重点。①机械通气:患者单肺通气,机械通气时,潮气量380mL,氧浓度为50%,I∶E=1∶2,呼吸频率16次/min。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各项指标,既要保持有效肺通气又要避免过大潮气量导致肺泡破裂。及时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拔除气管插管:给予面罩吸氧,保证有效供氧。协助患者有效的咳嗽排痰,鼓励患者咳嗽的同时告知不宜咳嗽剧烈,以防止手术吻合口张力增加,影响愈合。如果患者刀口疼痛不敢咳,可适当镇痛并帮患者轻压伤口鼓励咳嗽。一般可轻拍健侧背部,震动气道,从而促进分泌物排出,患侧禁止拍背。

3.4 输液的速度与液体量

全肺手术患者术后由于一侧毛细血管网切除,肺动脉压增高,右心负荷加重,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输液速度过快或者输液过多,均增加循环负荷,严重者可导致心律失常以及右心衰竭,是引起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补液要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血压,量出而入。此患者入的液体量为1500 ~2000 mL/d,24 h内不超过2000 mL。速度维持在25~30滴/min之间,并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应警惕肺水肿的发生,及早通知医生处理。

3.5 体位管理[8]

患者术后回病房时取水平仰卧位,全身麻醉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观察30 min ,帮助患者取斜坡卧位(抬高患者上半身15°~30°)。此卧位保持2 h~3 h ,生命体征稳定再帮助患者取半卧位(抬高患者上半身40°~50°,抬高患者腿部15°),半卧位可使膈肌下降在正常位置,增加胸腔容量,减少肺血容量,有利于肺通气。术后约8 h帮助患者取1/4术患侧卧位,背部、臀部和腿部垫软枕,避免过度术侧卧位,以免引起纵隔移位,大血管扭曲,导致呼吸循环异常。同时避免健侧卧位,以免健侧肺受压,使肺部通气功能受限,以及术侧胸腔内渗液浸及支气管残端而影响愈合。

3.6 预防术后心律失常

开胸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心律失常,以全肺切除术后明显,但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麻醉和手术时间过长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保证循环系统稳定,全肺切除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同时血压下降以及尿量减少,均应考虑血容量不足,在中心静脉压指导下补液输血,绝对不能受全肺手术后可能心功能不全约束而不敢补液,量出而入。

3.7 术后有效镇痛

由于全肺切除术的手术切口较大,患者疼痛剧烈,主要是引流部位及切口疼痛,由于首次手术经历使患者畏惧疼痛,而过度焦虑能够降低痛阈及耐痛阈,从而在术后感到更强烈的疼痛。疼痛使患者呼吸模式改变,潮气量减小,呼吸频率增快;疼痛使患者拒绝咳嗽,使分泌物滞留在气管中,容易形成肺炎和肺不张等并发症。

3.8 活动指导

患者术后卧床期间,鼓励患者轻柔活动四肢,避免动作幅度大,以免纵隔摆动导致心肺功能紊乱。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开始室内床边活动,此患者15d后首次下床在护士的协助下围绕床边走了两圈,活动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及症状。

3.9 康复指导

由于全肺切除术创伤较大,由于术中失血量较多,患者返回监护后,护士应遵医嘱及时给予患者补充营养物质,以增强体质,促进伤口愈合。患者术后应禁食,待麻醉完全清醒8h后给予少量饮水,无不适反应,术后第1天进半流质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与切口愈合[9]。向患者说明持续抗结核药6个月左右,注意不良反应,定期复查。

4 小 结

结核性毁损肺行全肺切除手术对患者损伤大,所以术前术后对患者实施具体、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患者康复及生命治疗的关键所在[10]。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护,引流液的观察,呼吸道的管理,输液的管理,体位的管理及活动并有效镇痛、饮食及营养支持等是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后期康复出院的护理重点。

[1] 刘景亮,金锋,战英,等.69例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治疗的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971-972.

[2] 李瑞芳,龚兰娟,秦小友.原发性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术期舒适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45-146.

[3] 熊红霞.65例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4)∶82.

[4] 黄文娟,陆秀娟,沈咏芳.结核性毁损肺行单侧全肺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746.

[5] 谢琰.高龄肺癌病人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 2010,11(9)∶93-94.

[6] 郑任珊,马镛,熊汉鹏,等.76例毁损肺一侧全肺切除治疗体会[J].江西医药,2006,41(10)∶740-743.

[7] 吴芬玉.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病人的体位护理[J].全科护理,2010, 2(10)∶306.

[8] 郑立军,郑晨昭,黄洋,等.余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原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453.

[9] 刘娟.一侧全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12, 17(8)∶1550.

[10] 黄文娟,陆秀娟,沈咏芳.结核性毁损肺行单侧全肺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746

R473.6

B

1671-8194(2013)13-0354-02

猜你喜欢
全肺结核性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疗效观察及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分析
全肺切除手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研究进展△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和解化络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87例
肺癌全肺切除32例临床分析
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并腔内化疗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