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关于泄泻病诊治思路研究

2013-01-25 08:09邢玉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证治症见少阴

邢玉瑞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论述了多种外感病和杂病的诊治方法。泄泻作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有较多论述,涉及方剂达30余首。其中对泄泻病诊治的论述,不仅对古代医家有重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实有必要深入探讨。

1 病因病机

张仲景对泄泻的病因、病机并无专门的论述,而散见于相关方证的论述之中。概而言之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体虚感邪。如《伤寒论》第191条云:“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也说:“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即为里虚感寒所致;二是表邪入里,下迫大肠。如《论伤寒》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等;三是误用攻下,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如《伤寒论》第139条所云:“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即为表寒兼有里饮,反复误下致里虚兼表热下利;四是久病脾肾虚寒。如《伤寒论》第273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第282条云:“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亦说:“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五是水饮内停,浸渍肠道。如《伤寒论》第356条云:“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即为胃虚水停误治,水气下渍下利;六是下焦虚寒,固摄失常。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言:“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其他如胃肠实热、宿食停滞、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等也可导致泄泻。其病位涉及脾胃、肾、肝、肺、小肠、大肠等,但总缘于小肠分清别浊及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故《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

2 辨证论治

张仲景对下利的辨证论治内容极为丰富,所论方法及相应方药不仅代表了当时下利论治的最高水平,而且对后世下利的论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2.1 辨表里,明先后,标本论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张仲景可谓善于处理疾病表里先后关系之大家,他在下利病的论治中充分应用上述治疗原则。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说:“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伤寒论》第364条说:“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此即“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之例。第372条说:“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此乃“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之例。具体而言,下利兼有表证,因病机不同而病势有轻重缓急,故治法各异,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2.1.1 疏表止利法 《伤寒论》第32条云:“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此乃风寒束表,内迫阳明大肠,传导太过而致下利,证以表邪为主,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或身疼腰痛,里证仅见下利,治用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津止利,后世也称之为逆流挽舟法。

2.1.2 清里解表法 《伤寒论》第34说:“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此为太阳之邪内传阳明,热迫大肠而下利,症见发热、汗出而喘、下利臭秽黏稠、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苔黄脉数等,治用葛根芩连汤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2.1.3 温中解表法 《伤寒论》第163说:“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此为太阴里虚寒兼表证下利,症见发热恶寒、头痛、下利稀溏、胃脘痞闷、小便清白、口淡不渴等,治用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

2.2 审虚实,明病性,温清通补

从病性的角度而言,下利亦不外乎虚、实、寒、热四端,治疗当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基本治疗原则,具体运用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2.2.1 清热止利法 《伤寒论》第172云:“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此为少阳郁火下迫阳明,大肠传导失常而下利,症见下利黏秽不爽,并常伴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苦、舌红少津、脉弦数等,治用黄芩汤以清热止利。若“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即清热止利,降逆止呕。若热在血分而下利脓血,则用白头翁汤清热燥湿、凉血止利,所谓“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第371条)。若大肠湿热,下利腹痛,治当紫参汤用清热祛湿、安中止利(《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2.2.2 攻下积滞法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指出:“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下利不饮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伤寒论》第256条也说:“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此乃宿食内停,阻滞肠胃,肠胃运化失司,水谷下奔而致下利,症见下利臭如败卵、脘腹胀痛、泻后痛减、嗳腐酸臭、苔厚腻或垢浊等,治用大承气汤以泻下积滞。

2.2.3 通腑泻热法 《伤寒论》第321条云:“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亦反复强调下利因早热内结者,应急用通腑泻热之法,所谓“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去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此为实热积滞内停肠腑,热结旁流,以下利不爽、臭秽浊垢为特点,伴有腹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数有力等,根据痞满燥实的不同情况,分别选用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通因通用,因势利导,攻下热结。

2.2.4 攻逐水饮法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此为水饮积留日久,留饮有随大便而去之势,故欲自利,同时症见心下痞坚胀满、下利稀水浊沫、利后坚满虽暂有缓解但顷刻复作、脉伏等,治用甘遂半夏汤以因势利导、攻下逐饮。

2.2.5 利水渗湿法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曰:“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伤寒论》第159条也说:“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即对脾虚湿困、气机被阻、气化不利、水液偏渗于大肠的下利,治当利水渗湿,通阳化气,可酌情选用五苓散。

2.2.6 温中止利法 《伤寒论》第273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病乃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常,下利是太阴的本症,治疗当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方用理中汤。若虚寒下利较重,可用四逆汤补火生土,所谓“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第277条)。

2.2.7 温肾利水法 《伤寒论》第316条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真武汤主之。”少阴病肾阳本虚,疾病日久则肾阳更虚,阳虚寒盛,水气不化而泛溢,浸渍胃肠而见腹痛下利,同时伴见心悸、头眩、身体瞤动或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等,治用真武汤温肾利水。

2.2.8 回阳止泻法 少阴病肾阳衰微,肾寒不能温煦脾阳,水谷不化而下利清谷,治当如《伤寒论》第323条所言:“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第354条也指出:“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即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温中止泻。临床根据阳虚的程度治疗又有所区别。若少阴下利,阴盛格阳,症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第317、370条)等,治用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通达内外;若少阴下利,阴盛戴阳,以面赤、脉微为特征,治当用白通汤破阴回阳、宣通上下(第314条);若少阴下利,阴盛戴阳服药后格拒,症见“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第315条),当用白通加猪胆汁汤破阴回阳、宣通上下、咸苦反佐兼以益阴;若阳亡下利致津伤液脱者,给予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益气生津(第385条)。上述证治的共同点均为阴寒内盛、阳气衰微、虚阳欲脱之危重证候,表现为“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治疗均以四逆汤为基础化裁。另第325条“少阴病,下利……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第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亦是温肾止泻法的体现。

2.2.9 育阴清热法 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之别,少阴下利也有寒热之分。《伤寒论》第319条云:“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此即少阴阴虚有热,水气不利,偏渗大肠而致下利,治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若阴虚化热,兼脾虚失运而下利者,治以猪肤汤滋阴润燥,健脾止利(第310条)。另外,《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言:“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乃产后热利伤阴,治以清热燥湿解毒,滋阴养血补中,亦可归属于育阴清热止利之法。

2.3 别脏腑,明升降,调理气机

下利从病位而言,虽主要在脾胃、小肠、大肠,但与脏腑相关,其他脏腑的病证也常影响到脾胃与肠而发病。同时在病性上也常常虚实错杂、寒热交错,使多脏腑同病,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发为下利。因此,在对下利的辨证治疗中,张仲景亦十分重视对脏腑病位及气机升降的分析,擅长通过辛开苦降、调理气机治疗下利。

2.3.1 寒温并施,辛开苦降止泻法 中焦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外感病过程治疗不当或饮食调护失宜常损伤脾胃之气,邪热乘虚内犯,导致脾胃不和、寒热错杂、气机痞塞、升降失常,出现以“痞、满、呕、利”为特征的肠鸣下利病证,治当寒温并施、辛开苦降以畅通气机,调和脾胃。具体如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及甘草泻心汤证,三方虽均用于心下痞而下利证,但半夏泻心汤证以胃气上逆为主,以心下痞、呕逆为主要表现,重在降逆消痞(第149条);生姜泻心汤证以夹有水饮食滞为主,故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为主要表现,重在化饮消痞(第157条);甘草泻心汤证以脾胃虚弱为主,故以心下痞硬、下利急迫、水谷不化为主要表现,重在和胃补中、消痞止利(第158条)。第359条所论:“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乃胃热肠寒,升降反作,治以苦寒泄降、辛温通阳亦属此例。

2.3.2 疏肝理脾,调肝和胃止泻法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可促进脾胃的气机升降,有助于脾胃运化。若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脾胃升降失常,亦常导致下利。如《伤寒论》第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即肝气郁结,致阳郁不能外达而四逆,同时肝气乘脾,脾失健运而泄利,其下利常伴有后重、大便黏滞不爽等,治用四逆散以疏肝理脾,透达郁阳。若属胃寒肝逆,浊阴上犯,木邪乘犯脾土,致中焦升降逆乱而见吐利者,治以吴茱萸汤温肝暖胃,泄浊通阳。如第309条所说:“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2.3.3 和解少阳,泻实通便止利法 《伤寒论》第165条云:“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此乃少阳枢机不利,兼阳明腑实,热结旁流下利,必伴有往来寒热、心下痞满而痛或胸胁满闷等症,治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2.3.4 清温补涩,缓肝调脾止泻法 《伤寒论》第388条云:“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指出乌梅丸不仅治疗蛔厥,也可用于治疗久利,后世也多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慢性下利由于病程较长,对于机体阴阳气血的干扰和损伤比较大,其病机常常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故用合酸收、苦泄、辛开、甘补、大寒、大热于一体的乌梅丸,温清并用,虚实兼顾,敛散同施,缓肝调脾以达止泻目的。

2.3.5 清肺运脾,补泻并投止泻法 《伤寒论》第357条云:“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此乃正虚邪陷、阳郁不伸、肺热上壅、脾气虚寒之证,治用麻黄升麻汤以扶正益阴,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2.3.6 温涩固脱,涩肠止利法 本法用于治疗下焦虚寒滑脱性下利,若属下元不固、久利滑脱而无脓血者,治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以固涩止利(第159条);若中气虚寒,气机下陷,不能固摄,症见久病下利、滑脱不禁、大便随矢气而出,治用诃梨勒散温涩固脱,涩肠止利(《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若脾肾阳衰,络脉不固,统摄无权,症见痢久反复不愈,时重时轻,下利清稀,有黏白冻,或紫暗血色,甚则滑泄不禁、脱肛等,治以桃花汤温摄固脱、收涩止利(第307条)。

3 用药宜忌

关于下利的用药宜忌张仲景论述较少,其基本思想一是中气虚弱者当慎用攻伐,要注意固护胃气。如第280条所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二是虚寒下利禁用汗法。所谓“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第364条);三是脾胃虚寒者慎用苦寒之品。如第81条说:“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4 主要贡献

张仲景作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创始人,其对泄泻诊治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在充分总结临床泄泻诊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泄泻病治疗原则和理法方药体系,创制的许多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用。与《实用中医内科学》第2版关于泄泻病的辨证相比较,后者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伤食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水饮留肠、瘀阻肠络7种证型[1],除瘀阻肠络外,其他均见于《伤寒杂病论》,而《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似乎更为翔实,更加灵活实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论黑疸兼腹泻的治疗谓:“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硝石矾石散主之。”其用硝石矾石散以消瘀化湿,已蕴含着化瘀通络止利的思想。其次,首创了“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治疗方法。《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论黄疸的发病与治疗说:“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提出了治湿当利小便的思想。泄泻多为脾虚湿盛所致,故《伤寒论》第159条也指出:“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也说:“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其所用五苓散、真武汤等均体现了“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思想。至明·张介宾则明确提出“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2]的观点。第三,临床观察仔细,资料记录翔实。除在辨证过程中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第16条)外,其对于泄泻之始发,特别是预后转归的观察均十分仔细,相关原文论述达20余条之多。张仲景有关泄泻病诊治的论述,充分反映了他临床认真负责、注重病情观察与记录的科学精神,堪为当代临床医生之楷模。

综上所述,张仲景有关泄泻病的诊治思想可谓全面系统而深邃,成为后世医家论治泄泻的重要范式,诸如李中梓所总结的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治泻九法[3],已蕴含于《伤寒杂病论》有关泄泻的治疗之中,足见其指导意义之重大。

[1] 王永炎,严世芸.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02-304.

[2]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17.

[3] 包来发.李中梓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21-222.

猜你喜欢
证治症见少阴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基于数据挖掘的血液病从虚劳论治的证治规律研究
养咽止咳桑叶方
论少阴“三急下”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