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的“纲目经纬”中医辨证施护理论探析

2013-01-25 08:09徐洪洁吕晓东庞立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络病络脉经纬

徐洪洁,吕晓东,庞立健,刘 创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

慢性病是指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一类疾病。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建立了慢性病之一的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痿)的“纲目经纬”中医辨证施护体系,即以因、机、症为辨证施护之纲,以天、地、人为辨证施护之目,以饮食、起居、情志等一般护理为辨证施护之经,以针灸、推拿等养生保健护理为辨证施护之纬[1]。在运用该体系进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护理中,笔者体会到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现将该体系与众学者商榷。

1 系统论为慢病“纲目经纬”辨证施护理论提供哲学基础

近代实验医学时期,人们在还原论的指导下将人体这一巨大系统还原为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基因等水平进行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还原论的线性逻辑、机械加和等原理越来越见其局限性:还原分析的结果往往不能加和为整体的生命活动,也不能构成对复杂疾病多环节发病的整体认识;即便对于某些复杂疾病的某一发病环节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推导出的治疗方法往往作用靶点单一、疗效欠佳、毒副作用大;对于病因病机尚未认识清晰的复杂疾病更是难以形成有效的干预措施。

正当还原分析的医学研究走入困境时,系统论的哲学思想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系统论认为,系统是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2],系统具有其构成元素在独立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新质,如新的特性、功能、规律等,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种新质不能由部分简单线性加和推导出来,而是由组成元素的动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涌现出来,称之为整体涌现性[3]。以元气论为哲学基础的中医药学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在思维方法上与系统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纲目经纬”辨证施护理论即是以系统论为哲学基础,从多环节、多途径综合护理慢性病患者,以护理方法的整体涌现性对治疗慢性病发生发展的整体涌现性,从而提高护理的效率、效果,产生“1+1>2”的成效。

2 慢病病机特点为“纲目经纬”辨证施护理论提供依据

“久病多瘀”、“百病多由痰作祟”、“久病入络”,这提醒我们在慢性病的治疗中,要注意痰、瘀及络脉病变。痰瘀相关理论认为,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病因如外感六淫、情志过极、饮食劳倦失宜等,皆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脉中津血运行迟缓,形成痰浊、瘀血的病理产物,且二者同源共生、互为因果、相互胶结,导致病情复杂、缠绵难愈,故在治疗上,更要加强调痰瘀同治,祛除“伏邪”。络病理论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临床及实验研究均显示其在防治慢性病中的强大生命力。所谓络病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致病因素伤及络脉导致的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以及致病因素和络脉病引起的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变化[4]。“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慢性病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在于寒热痰瘀等邪气深入络脉,一般药物及治疗方法难以剔络搜邪,故缠绵难愈。

另外,“久病必虚”、正气亏虚亦为慢性病的病机特点之一。以“纲目经纬”辨证施护理论指导慢性病的护理中,不仅要求护理全面、方法多样,亦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而慢性病正气亏虚、痰瘀互结、络脉受损的病机特点则正为其提供护理依据。

3 慢病“纲目经纬”辨证施护理论具体内容

3.1 纲以证为要,因机互参

病因、病机、病证均为辨证施护之纲,此三者又以病证为要。盖疾病繁杂多变,病名千差万别,若以西医病名指导护理未免事倍功半。病证为患者及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以此为纲则可执简驭繁,且符合临床护理实际。以肺系慢性疾病而言,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所涉甚广,然其症状表现上则以咳嗽、呼吸困难、咳血等为最多,以此为要并参其病因病机,使肺系疾病的临床护理则有纲可循。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病因病机不仅包括新感之邪或诱发之邪,更应注意慢性病正气亏虚、痰、瘀、络病的病机特点,标本兼治,新旧并疗。护理中当根据病证识其虚、痰、瘀、络病的程度,相应地给予扶正、化痰、化瘀、通络等护理方法。

3.2 目以人为本,天地相合

天时地利人和乃战事取胜之道,亦为防病祛邪之法门也。《素问·六节藏象论》有言:“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章楠《医门棒喝·人体阴阳体用论》中有言:“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可见,洞天晓地、辨体识人乃医家行医之要,亦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2013年为癸巳年,乃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护理中当注意“风”、“火”为患,以祛风息风、清热泻火为法。四季不同,人体易感病邪、病证特点亦有差别,即便一日之内,又有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的经络次序流注,病证也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病势涨落,故护理当顺其天时,逆其病势,因时制宜。对于不同地域之人,其性格禀赋、起居作息多有不同,故对护理强度、护理方法乃至床位、病室的要求多有差异,护理人员当学会变通,因地制宜。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法天象地固须重视,然护理之最终目的乃调整人体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恢复健康。况人体自有乾坤,阴阳流转以适应四时万物,其气虽受天地影响,不独由其决定也。饮食情志、劳逸贫富等皆可塑其体质,故病证护理中当以人为本,再参天地,否则本末倒置,有失章法。慢性病患者多有痰瘀伏络之“夙根”,故应时刻注意寒湿的天时、地势,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新感病邪为热,则于寒时或寒地就一定使病情缓解,盖伏邪属阴,遇寒尤剧,亦可使病情加重。权衡之法,当以患者自我感觉为度,即以人为本。另外,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根据不同个体的发病特点、体质差异而因人护理上,还应包括人文关怀层面,即不问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3.3 经求怡情之功,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病起于常,死因于生,若要长寿久安,当从日常起居、饮食、情志、劳逸入手,再避虚邪贼风,多所受益。慢性病患者体内本有痰瘀伏络之虞,饮食更应注意少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煿,起居当顺应四时,健康规律。

然情志因素在疾病的生成发展过程中亦占重要地位。《精神训》有言:“教志胜而行之不僻,则精神盛而气不散矣。精神盛而气不散则理,理则均,均则通,通则神,神则以视无不见,以听无不闻也,以为无不成也。是故忧患不能入也,而邪气不能袭。”生病之人多有忧虑、焦躁、心烦等不良情绪,病程长者更甚,情志不遂,气郁不得行津行血,络脉不得荣养疏通,则会加重痰瘀互结及络病的病理进程,所以护理人员要体贴关怀患者,鼓励、引导患者与疾病作斗争,可配合微笑、握手、轻抚等肢体关怀。

3.4 纬求辨证之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中医以阴阳五行为纲,采用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将万事万物统筹于一个生克制化的整体,故其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除了药物的主流治疗方法外,导引、吐纳、音乐、足浴、针灸、推拿、拔罐、贴敷、叩齿、摄唾等皆可为我所用,而运用之旨当参五行生克制化,如忧郁愤懑之人若用音乐疗法,当以敦厚之音镇之,盖思胜悲,土克金也。

“纲目经纬”的辨证施护理论在慢性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全面、灵活、普遍适应等优点,希望更多的学者予以研究,以期提高和完善该体系,从而创新慢性病的临床护理理论,为提高慢性病的临床护理效率、效果提供支持。

[1] 徐洪洁,吕晓东,庞立健,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纲目经纬”中医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6):676-678.

[2]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78,3249.

[3] 赵光武,科研方法论转换与中医复兴—超越还原论,发展整体论,实现两者辩证统一[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3:94-99.

[4] 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5.

猜你喜欢
络病络脉经纬
经纬股份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工会经纬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市场经纬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探讨稳定性冠心病与目睛络脉的相关性
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及治疗
结肠络脉探析
市场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