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规律

2013-01-25 18:58舒兆瑞沈梅红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8期
关键词:泻法腧穴经络

舒兆瑞 张 莹 沈梅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近20年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针灸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为进一步发挥针灸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和潜力,以提高临床疗效,为针灸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化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收集三类数据库1992年以来针灸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文献共147篇,对所用腧穴、经络、针灸疗法相关操作加以统计,归纳、分析并对其规律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检索1992年1月至2012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检索主题词为针灸;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1.2 文献纳入标准 ①明确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②以十四经腧穴及经外奇穴为主要腧穴,以针刺、灸法、电针、激光针、皮肤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经皮电刺激等针灸疗法为治疗手段,单独或结合其他方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如文献中出现两组符合纳入的针灸治疗方法比较,统计疗效较好的腧穴;如文献中包括两种或以上的符合纳入的针灸治疗方法,各种方法所取用腧穴均纳入。

1.3 文献排除标准 ①无具体用穴。②观察组与对照组设置不具有可比性。③重复发表的文献,保留发表年限最近的1篇,其余排除。④同一项长期临床研究中的不同时期分阶段报道,保留最终发表文献或最近发表文献1篇,其余排除。

1.4 文献资料处理 将纳入的文献腧穴按其筛选方法分类整理,节选治疗所运用穴位的描述段落,设计资料提取表,统计文档中各穴位出现的频数,将数据和相关资料输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保存。对纳入腧穴按照其所在十四经分布、所属部位、所属特性等分类、归类、整理,进行相关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选穴所属经脉及频次 共收集相关文献147篇,剔除不合格文献52篇,共95篇进入统计分析,取穴所属经脉涉及十四经脉。在经脉的统计中,阳经经脉占69.69%,使用频次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190(16.59%);足阳明胃经190(16.59%);足少阳胆经173(15.11%);督脉106(9.26%);足太阳膀胱经73(6.38%);手少阳三焦经46(4.02%);手太阳小肠经20(1.75%)。阴经经脉占(30.31%):足太阴脾经88(7.69%);任脉65(5.68%);足厥阴肝经47(4.10%);足少阴肾经45(3.93%);手厥阴心包经43(3.76%);手少阴心经35(3.06%);手太阴肺经24(2.10%)。

2.2 腧穴的选用及频次 以腧穴为主穴的穴位频次分别为:合谷51(6.16%);足三里49(5.29%);曲池43(5.19%);三阴交38(4.59%);肩髃38(4.59%);百会35(4.23%);阳陵泉32(3.86%);风池 31(3.74%);外关 31(3.74%);太冲 30(3.62%);内关 28(3.38%);环跳 26(3.14%);头针 24(2.90%);解溪19(2.29%);人中17(2.05%)。

2.3 针灸方法频次 治疗方法包括针刺、电针、温针灸、灸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经皮电刺激、皮肤针、三棱针、针刺结合中药、西药、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针刺选用毫针常规刺法有71篇(74.74%),单纯使用泻法的论文有37篇(38.95%),使用平补平泻法的论文为16篇(16.84%),补泻法根据选穴不同而定的文章(一部分穴位使用补法,另一部分使用泻法)有21篇(22.11%)。

3 讨论

3.1 重用阳经,兼顾阴经,阴阳同调 针灸防治疾病常强调辨脏腑和辨经络相结合的论治要点,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也不例外。但在经络的选择上是以阳经为主还是以阴经为主的问题上各家又有不同看法。传统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导致风痰瘀血阻滞经络,营卫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病,治当阴阳同调,但由于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肢体瘫痪,针对主症多用阳经腧穴,尤以阳明经腧穴为主,阳明经络腧穴共使用380次,占腧穴使用总频次33.18%,盖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脉”,“风为阳邪”、“治痿独取阳明”,所以治疗脑卒中大多遵从散风活络之法,常重用阳经,以调气和血、疏通经络,并以阳明经和胆经穴位为主〔1〕,本文的数据统计亦说明这点。其中处于前四位的皆为阳经经脉,经统计在阳经的主穴使用率高达83.40%。温景荣等〔2〕则认为脑卒中病机在于“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当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这是主张脑卒中当以补益肝肾,从阴经论治的主要依据,也是“从阴论治”被临床医师逐渐重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卢佩斯等〔3〕则认为根据经络辨证,脑卒中后偏瘫为阴阳失衡之“阳急阴缓”或“阴急阳缓”,治当“扶阴抑阳”或“扶阳抑阴”,使“阴平阳谧”,运动协调。同时认为针刺对脑卒中后处于异常活动状态下运动神经元具有抑制调节功能,能够减弱脊髓中枢对骨骼肌的下行性促通作用,从而起到降低肌紧张、缓解肢体痉挛的作用。而阴经穴位多分布在四肢屈肌群处,阳经穴位多分布在四肢伸肌群。同一运动轴的屈肌和伸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是拮抗肌群协调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上肢取阳经穴、下肢取阴经穴,而应当“阴阳同调”,阳经、阴经穴合用协调肌群间的张力平衡。综上所述,在经络的选择上“重用阳经,兼顾阴经,阴阳同调”应逐渐成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经络治则应遵循的基本方法。

3.2 针对病位,重用头针;兼顾症状,多取局部 缺血性脑卒中虽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密切相关,但其病位在脑。对脑功能的改善成为本病治疗成败的关键,因此针灸重用头部穴位,包括头针和头部腧穴。头针(头部刺激线)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上的投影,选用相关刺激线,作为公认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效穴,得到更多的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头针的文章有24篇,占总文章数的25.26%,并且均以主穴被采用,疗效满意。头部腧穴常用百会、风池等。早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就指出“头为精明之府”,头部的腧穴是其气血输注于体表最近的部位。这表明目前头部穴位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疗效确切。

缺血性脑卒中有急性期、恢复期与后遗症期之分,在不同病程期间表现的主要症状不同,其治疗选穴原则亦各不相同。可以看出在急性期对症状的控制时研究者使用针灸配穴较单一,而吴君怡等〔4〕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时以对疾病的整体治疗为主再配以相应症状取穴的方法是值得临床工作者借鉴和参考的。对疾病整体的控制,并兼顾症状的方法应该会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富作平〔5〕、王涛〔6〕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语言障碍时着重局部选穴(廉泉、金津、玉液)和特效穴(哑门、通里)予以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多不在本次统计的常用腧穴范围。

3.3 毫针为主,泻法为多,多种疗法综合运用 针灸的操作方法显然是影响针灸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表明虽然针灸临床实践中可用的操作方法很多,但是毫针刺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疗效可靠。

补泻手法在不同条件下既有补虚泻实的双向作用,又能表现出其相对的差异性,临床要分清虚、实,判断病位,根据个体情况,并结合腧穴特性来选用不同的手法,不能片面强调术式而忽视病人功能状态。所以本文统计所得补泻应以泻法为多的结论,强调泻法在刺法中的重要地位,但也不可拘泥。陈少宗〔7〕,苑鸿雯等〔8〕,杜洋等〔9〕通过在针灸的时效、量效、多种疗法配合针灸治疗等多方面的研究总结分析,认为机体对于刺激具有耐受性,针灸也不例外,或称之为“穴位的疲劳性”,在陈少宗〔7〕提出的解决方法基础上笔者主张在治疗过程中可从以下3个方面制定两组方案交替使用,以降低“穴位的疲劳性”:①针灸留针时间及疗程,②针灸刺激量(包括补泻手法,电针频率),③综合多种疗法。所以针药结合,针灸配合康复治疗等多种疗法的综合运用也逐渐成为一种提高疗效的趋势。

本文基于临床文献报道,统计分析相关经络,腧穴,刺灸方法的选择应用情况,认为目前针灸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应重用阳经,兼顾阴经,阴阳同调;针对病位重用头针;兼顾症状局部取穴;针灸方法以毫针为主,泻法为多,多种疗法综合运用。

1 徐碧林.头皮针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3(9):580.

2 温景荣,赵晓峰,王 舒,等.“醒脑开窍”针法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2):40-1.

3 卢佩斯,庄礼兴.阴阳配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128-31.

4 吴君怡,黄儒德,葛林宝.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85-7.

5 富作平.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语言障碍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190-1.

6 王 涛.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2-3.

7 陈少宗.针刺作用时效关系研究的临床意义〔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6):1-3.

8 苑鸿雯,马良宵,朱 江.“病、穴、刺、时”与针刺疗效关系刍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9-22.

9 杜 洋,刘盼功,赵晓峰,等.针刺治疗脑卒中时效关系临床研究述评〔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99-101.

猜你喜欢
泻法腧穴经络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旅途止泻按脾腧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太阳穴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