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教学中易混科主要特征的比较

2013-01-31 19:1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子房木本

徐 雷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武汉430065)

《药用植物学》是利用植物学知识、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能治疗、预防疾病及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植物的一门学科,是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等本科专业和中药制药技术和药学等专科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药用植物学与中药的基原研究、品质评价、临床疗效及开发研究密切相关,与中药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等课程亦联系紧密,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1]。

据我国第3次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共有中药资源12772种,而被子植物门药用植物有213科,1957属,10027种(含1063个种以下等级),占我国中药资源总数的78.5%,占我国药用植物总数的90%,被子植物门药用植物在我国中药资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因此在下篇药用植物分类部分的教学中,被子植物门中具有重要药用植物的科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由于所涉及科的主要特征和代表性药用植物均需要反复理解和背诵记忆,内容抽象枯燥,学习难度较大,特别是一些亲缘关系比较接近,又具相似特征容易混淆的科。为了提高对这些易混科特征的把握,本文将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

为客观反映自然界植物的亲缘关系,按性状的演化趋势将植物进行分类,而建立起来的分类系统,即自然分类系统或系统发育分类系统(phylogenetic system)。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较多,主要有恩格勒(Engler)系统、哈钦松(Hutchinson)系统、塔赫他间(Takhtajan)系统和克朗奎斯特(Cronquist)系统等,其中恩格勒系统包括了全世界植物的纲、目、科、属,各国沿用已久,目前药用植物学教材多采用恩格勒系统,文中关于科的特征主要参考姚振生主编药用植物学也采用该系统。

1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1.1 离瓣花亚纲Choripetalae

1.1.1 毛茛科Ranunculaceae和木兰科Magnoliaceae 相同点:花两性,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主要区别:毛茛科多草本,稀灌木、藤本;不含挥发油;常无托叶;花单生或排列成聚伞、总状和圆锥状花序;还具聚合瘦果、稀浆果。木兰科多木本,稀藤本;常含挥发油;具明显托叶环痕;花单生;还具聚合浆果。

1.1.2 毛茛科Ranunculaceae和芍药科Paeoniaceae 相同点:草本;单叶分裂或复叶;雄蕊和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主要区别:毛茛科花偏小,雄蕊向心发育,无花盘。芍药科花偏大,雄蕊离心发育,具花盘。

1.1.3 五加科Araliaceae和伞形科Umbelliferae 相同点:均为伞形花序,花为离瓣花,花萼、花冠、雄蕊均为5基数,具上位花盘,子房下位。主要区别:五加科多为木本,茎常有刺;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伞形花序或集成头状花序,常排列成总状或圆锥状,2~15心皮合生,通常2~15室;浆果或核果。伞形科多为草本,常含挥发油,茎常中空,有纵棱;叶片分裂或成复叶,具鞘状叶柄;复伞形花序,2心皮合生,2室;双悬果。

1.2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1.2.1 紫金牛科Myrsinaceae与报春花科Primulaceae相同点:单叶,有腺点;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宿存,4~5基数,花冠合生,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上与花冠裂片同数而对生,子房上位,稀半下位,特立中央胎座。主要区别:紫金牛科木本;核果或浆果。报春花科草本;蒴果。

1.2.2 夹竹桃科Apocynaceae与萝藦科Asclepiadaceae相同点:草本或木本,常有乳汁;单叶,全缘,对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花冠均5裂,具有副花冠,子房上位,心皮2;蓇葖果,种子常具毛。主要区别:夹竹桃科腺体位于叶腋间或叶腋内;雄蕊着生在花冠筒上或花冠喉部,花药箭头形或长圆形,没有花粉块和合蕊柱。萝藦科腺体位于叶柄的顶端;雄蕊具花粉块,形成合蕊柱,花丝形成合蕊冠或离生,心皮2,离生。

1.2.3 马鞭草科Verbenaceae与唇形科Lamiaceae 相同点:具有特殊的气味;茎四棱形;叶对生,无托叶;花两性,花萼宿存,花冠二唇形,雄蕊4枚,2强,花盘下位,子房上位,2心皮,4室。主要区别:马鞭草科木本,稀草本;不形成轮伞花序,子房不4深裂至基部,有时以假隔膜分隔成4室,花柱顶生;核果或蒴果状。唇形科草本,稀木本;轮伞花序,子房4深裂至基部,花柱常着生于子房底部;小坚果。

1.2.4 唇形科Lamiaceae与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相同点:草本,稀木本;叶对生,无托叶;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常宿存,雄蕊4,2强,子房上位,2心皮。主要区别:唇形科茎为四棱形,多含挥发性芳香油;轮伞花序,子房4深裂至基部形成4室,花柱常着生于子房底部;小坚果。玄参科茎多为圆柱形;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子房2室,花柱常宿存,中轴胎座;蒴果,稀浆果,种子多数。

1.2.5 茜草科Rubiaceae和忍冬科Caprifoliaceae 相同点:木本或草本;常为单叶,对生;聚伞花序,花两性,常辐射对称,花萼常4~5裂,花冠4~5裂,雄蕊和花冠裂片同数,子房下位;浆果、核果或蒴果。主要区别:茜草科常为单叶,托叶2枚,且常宿存;常2心皮合生,2室,每室1至多数胚珠。忍冬科除单叶外还有羽状复叶,常无托叶;2~5心皮合生,通常3室,每室胚珠1枚。

2 单子叶植物纲

2.1 禾本科Gramineae与莎草科Cyperaceae 共同点:草本,常具根状茎;叶具叶鞘;1至数朵小花组成小穗,小穗集成各式花序,花被退化为鳞片状,雄蕊通常3枚,子房上位,2~3心皮组成1室。主要区别:禾本科秆圆柱形,中空,节明显;叶排成2列,常有叶舌,叶耳,叶鞘开裂;花两性;颖果。莎草科秆三棱形,实心,无节;叶排成3列,常无叶舌,叶鞘封闭;花两性或单性;小坚果。

2.2 百合科Liliaceae与石蒜科Amaryllidaceae 相同点:草本,具鳞茎或根状茎;单被花,花被片6,花瓣状,2轮排列,雄蕊6,3心皮合生,3室,中轴胎座;蒴果或浆果。主要区别:百合科还具球茎、块根;单叶互生、对生、轮生或退化成鳞片状;常为总状、穗状或圆锥花序,子房上位。石蒜科叶基生;常为伞形花序,有时单生,子房下位。

3 结语

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对易混科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特征性的植株实体进行比对,可有效强化对所在科重要特征的掌握,并且可以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观察、解剖、描述、鉴定药用植物的基本技能,去主动识别和鉴定常用药用植物,既有助于学习掌握重要科特征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1]姚振生.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

[2]郭巧生.药用植物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2.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学子房木本
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对侵蚀退化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不同果型黄瓜子房的组织学观察及其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微生物菌剂在木本废弃物堆肥中的应用综述
黑暗尊主
木本曼陀罗的写生方法
释 然
高职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探索
《药用植物学》绪论教学的设计及体会
草莓的籽长在 表面上
留学生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