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2013-01-31 07:51王灵智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实施方式中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摘要】语文课除了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外,情感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能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用课文内容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他们,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的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性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方式

一、为什么要进行情感教育

首先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次当代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说呈荒漠化的趋势。现今的青少年由于家庭关系,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备受宠爱,导致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热情,外在表现较为冷漠。部分高中生在学习方面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对自我的定位也不够准确,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

二、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1、利用文本有效进行情感教育

单纯的说教空洞乏味,可以结合文本。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是经典之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悟情感。

《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在20多岁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对他来讲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任谁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他在一段时间内曾颓废自伤,想要轻生。帮他重树生的信心的,除他自身的因素外,他的母亲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学习“我与母亲”的部分,应该抓住文中蕴含丰富情感的词句。例如“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等句。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振作起来,找到一条出路,但她又不能强迫儿子,只能把苦吞进肚子里,她承受的是无法在儿子面前流露的痛苦。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作者自己也坦言“这样的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母亲这个形象,可以结合《秋天的怀念》,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深沉、真挚、伟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以让学生感受《指南录后序》的作者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那必然会对作者连用十八个“死”以酣畅淋漓对抒发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感产生更深刻、更具体的体验,并顺理成章地激发调动学生对作品内容及思想意义的求知欲望。同样也可以感受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精神。

文学作品中很多人物身上都有他们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突出朗读诵读,体会文章真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就是有“情感”是写文章的基础,而读文章是进入“情感”的条件。“朗读教学便于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进行语言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诵读,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诵读自然地融入到作者创作的意境中,感受词人建功立业的情怀,进而促进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3、巧设导语,创设情境

要创设情感氛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4、在写作实践中培养情感,强化学生体验

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一篇佳作不仅是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更主要的是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的真情。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注意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这样既能使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还会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自己生活的空间,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可以增设随笔训练。写随笔形式较自由,内容不受限制。学生往往会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不致空洞乏味,至少能做到“文中有我”,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情感教育的作用

如果语文教师一直以说教者的姿态,讲授给学生生硬的大道理,学生就像容器一样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型的课堂教学既僵硬又封闭,会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厌倦语文课,以逆反的心理对待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参考文献:

[1]张定远:《阅读教学论集》,1983年3月第1版

[2]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简介:王灵智,牌头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实施方式中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