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产后出血36例临床观察分析

2013-02-02 04:37苏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产道娩出胎盘

苏文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休克时间过长可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腺垂体功能减退-希恩综合征[1]。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11月自然分娩的36例产妇进行临床分析,这36例产妇来自于同期的1826例自然分娩产妇中,进行临床处理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11月自然分娩的36例产妇,年龄23~36岁,平均28.6岁,孕周28~44周,平均39.6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10例。

2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通常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往往有两种以上的致病因素存在,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故在寻找产后的出血原因时必须仔细、全面检查[2]。

2.1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对肌束间的血管能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凡影响子宫肌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2.1.1 全身因素 孕产妇体质虚弱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或疲劳,对分娩的恐惧。

2.1.2 产科因素 产程延长使体力消耗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严重贫血、官腔感染等使子宫肌层水肿或渗血,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2.1.3 子宫因素 ①子宫肌壁过度膨胀(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使肌纤维过度伸张,影响肌纤维的缩复。②子宫病变:畸形子宫、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纤维变性等。③子宫肌壁损伤:如剖宫产史、子宫肌瘤核出术后、产次过多和急产等。

2.1.4 药物因素 临产后应用大剂量麻醉剂、镇静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

2.2 软产道裂伤 常见的原因有:软产道弹性差,伸缩性差,急产、产力过强、巨大胎儿和阴道手术助产(产钳助产和臀牵引术)及未及时发现软产道撕裂伤。

2.3 胎盘因素

2.3.1 胎盘滞留 胎盘多于胎儿娩出后15 min内排出,若超过30 min胎盘尚未排出,则影响胎盘剥离面血窦的关闭,导致产后出血。①胎盘剥离后,由于宫缩乏力、膀胱膨胀等因素,使胎盘滞留官腔,影响子宫收缩。②胎盘剥离不全:多因第三产程过早牵拉脐带或按压子宫,胎盘已剥离,部分血窦开放出血不止。③胎盘嵌顿:胎儿娩出后,子宫下段发生局限性环形缩窄及增厚,将已剥。

2.3.2 胎盘粘连或植入 胎盘绒毛穿入子宫表层,不能从宫壁自行剥离为胎盘粘连,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为胎盘植入,均分为部分性或完全性。如为完全性胎盘粘连或植入,一般不出血;如为部分性胎盘粘连或植入,部分已剥离胎盘血窦开放,而滞留的胎盘影响子宫收缩造成致命性产后出血[3]。

2.3.3 胎盘胎膜残留 多为部分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官腔内,有时部分胎膜残留,也影响子官收缩造成产后出血。

2.4 凝血功能障碍 常见于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产后切口及子宫血窦大量出血,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胎盘早剥,也可影响凝血功能导致产后出血。

3 结果

本组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36例产妇来自于同期的1826例自然分娩产妇中,产后出血率为1.97%。36例产后出血中,32例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下行诊刮术,4例行争诊剖腹探查及子宫次全切术,36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大出血而死亡。

4 讨论

4.1 临床表现 产后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胎儿娩出后阴道流血过多,及继发失血性休克等相应症状及体征[4]。①阴道多量流血: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阴道流血,色鲜红,应考虑软产道裂伤;胎儿娩出后数分钟出现,色暗红,考虑胎盘原因;若胎盘娩出后阴道流血较多,应排除胎盘胎膜残留后,考虑子宫收缩乏力源性;胎儿娩出后阴道持续流血且不凝,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失血症状明显,伴阴道疼痛而流血不多,应考虑隐匿性软产道裂伤,如阴道壁血肿。②休克:出现烦躁、皮肤苍白湿冷、脉压缩小、脉搏细数,产妇可能进入休克早期。

4.2 手术治疗 ①结扎盆腔血管:经上述治疗无效,出血不止,为抢救产妇生命,可先经阴道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若无效可经腹结扎髂内动脉。②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术:即介入治疗。经股动脉穿刺,将介入导管直接导入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注入明胶海绵有选择性地栓塞子宫的供血动脉。明胶海绵颗粒可于2~3周后被吸收,血管复通。适用于产妇生命体征平稳时进行。③切除子宫:经积极处理无效,为抢救产妇生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是最有效、最迅速的措施。本组资料显示,36例产后出血中,32例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下行诊刮术,4例行争诊剖腹探查及子宫次全切术,36例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大出血而死亡。

因而,对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妇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及时地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效地处理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1]王改改,陈芳琴.产后出血54例临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10,21(06):112-113.

[2]辛秀团.103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右江医学,2007,22(03):180-182.

[3]贾金秀,田保爱.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20(13):165-166.

[4]刘琳.关于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2):142-144.

猜你喜欢
产道娩出胎盘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减少产妇会阴裂伤的临床观察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7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