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凝聚师德力量——甘肃省定西市岷县“7·22”地震教育系统干部抗震救灾纪实

2013-02-12 07:34
中国西部 2013年21期
关键词:岷县灾民灾情

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们失声痛哭

2013年7月22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的人们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忙碌生活,却忽然感到地动山摇般的晃动,大片的房屋在瞬间倒塌,很多人措不及防地被掩埋在废墟之中……

当日7时45分,在岷县、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了里氏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烈度8度。灾难发生时,哭声、喊声、奔跑声、警报声此起彼伏……人头攒动、道路拥堵、通讯中断、余震不断……

据统计:截至7月31日,此次地震造成岷县、漳县学校受损校舍29.54万平方米,其中倒塌校舍2763平方米,严重受损11.61万平方米,毁坏教学仪器2734件(套),课桌凳757套,有382个班级1.61万名学生因校舍损毁严重,面临秋季学期无法正常开课的严重困难。

这场灾难,使全中国的目光瞬间聚焦到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和漳县……

无声的命令——上下齐心,教育干部挺身而出

灾难发生后,迅速挽救生命成了最重要的事。多少废墟下的同胞,正在以生命的坚韧守候着宝贵的一分一秒。

然而最初的救援工作却并不顺利。挖掘机械设备和专业救援队伍的缺乏,道路的异常拥堵和现场的混乱无序,大山深沟的偏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救灾物品和生活物资的极度紧张……汶川、玉树地震后的种种困难同样出现在震后的岷县,全面考验着岷县儿女自我救援的速度和集结整合的效率。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岷县相关部门对抗震救灾工作迅速进行了安排。岷县教体局局长王得臣要求各学校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并要求包乡人员迅速赶赴各自所包乡镇的学校实地查看、统计、上报灾情。包片领导和包乡人员赶往学校后便展开了地毯式排查,对各自所包乡镇学校的灾情及师生死伤的情况迅速摸排,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7月22日中午时分,在岷县教育系统遭受严重灾害的关键时刻,省教育厅副厅长旦智塔一行在市教育局局长董勇以及县教体局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岷县受灾最严重的梅川镇茶固小学、小寨九年制学校、小寨大谷小学、梅川白阳坡小学、梅川初中、申都初中、申都中心小学、申都青土小学、蒲麻红崖小学,查看灾情,看望受灾人员,检查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并主持召开了市、县有关领导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成立了“7·22”岷县、漳县交界地震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前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听取了岷县教育体育局对全县学校受灾情况的汇报后,旦智塔就抢险救灾及秋季开学准备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通知教师返校,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组织返校教师抢救和保护好校产,为秋季开学做好准备;二是尽快组织人员抓好灾情核查,及时上报准确数据及影像资料,按程序确认灾情;三是尽快报请市、县政府,将学校危房鉴定与灾民危房鉴定同步进行,该拆除的拆除,保证安全;四是市、县教育系统要尽快制定秋季开学保障方案,妥善安置受灾学校的学生,确保灾区学校秋季准时开学,绝不能有一名学生因受灾而失学;五是在一些受灾地段,尽快设立警示标志,强化安全管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绝不离开第一线在余震中,校长们严守职责和诺言

后松千:身受重伤,仍未离开第一线

地震发生的一霎那,正在学校值班的申都乡中心小学校长后松千听到瞬间轰隆隆的巨响,迅速跑出办公室,意识到发生地震的他大声呼喊值班教师赶快逃离宿舍。当看到老师们全部脱离险境,他又转身跑向学校建筑施工现场。强烈的震动把校园四面围墙晃得摇摇欲坠,此刻一位叫代马金的建筑工人正躲在晃动的围墙下面,没等后校长喊出“这里危险,快躲开”,已经倾斜的围墙瞬间倒塌,压在代马金身上,后松千不顾一切跑向事故现场救人。

当时余震再次发生,但后松千已经没时间考虑自己的安危,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赶快救人。他和同事们一边抬着伤员,一边呼喊工人们尽快撤离事故现场,到安全场地避险。

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旦智塔(右二)在梅川镇茶固小学指导抗震救灾

伤员急需救护车,而当时通讯已经全部中断,无法跟外界取得联系,一心想救人的后松千丝毫没有松懈,一直在学校附近找车,几分钟时间过去了,正当大家心急如焚的时候,后松千拦住了一辆三轮车。大家一鼓作气,把伤员抬上车送向医院,后松千连气都没喘一下,又立刻返回到施工现场搜寻被困的建筑工人,排查受伤人员情况,除两名工人身受轻伤外,其他人员都安全撤离,这时他才松了一口气。

疏导工人们离开险境后,后松千又带领值班教师查看校园受灾情况,他们发现校园围墙大部分已经坍塌,剩下的严重裂缝倾斜,他一边查看一边在墙面上做了“此墙危险,请勿靠近”的标记,并安排值班教师拍摄照片,做灾情记录。等通讯情况稍微好转一些时,牵挂全校师生安危的后松千打电话问候学校的每位教师,却没顾上给位于茶埠镇的家里打去电话,当得知全体教师及其家人安全无事的消息后,他一颗悬挂着的心才平静下来。在他的鼓舞下,全校教师有序地工作。他们有的拿出报到册,给学生家里打电话,询问孩子及家人的安全情况;有的深入到附近学生家里,探望学生,查看灾情。可喜的是经过逐一排查每一位学生都安全,家里受灾严重的学生已被安全转移,得到了妥善安置。

工人代马金由于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后松千一面沉缅在悲伤之中,一面安慰死者家属。送走了遇难者家属,已是晚上 8点多,但他没有休息,继续为前来救灾的天水消防支队规划抗震救灾指挥场地,搭建简易帐篷。晚上的学校安全必须有人来负责,大家忙了一整天,已经疲惫不堪,这项任务只好落在了后校长肩上,他无怨无悔,巡逻校园周边环境直到第二天早上。

震区已经全面启动灾后重建工作。图为岷县中寨镇中心小学正在搭建的板房教室

2013年 7月 23日,申都乡后续转移安置工作继续进行,后松千率领申都乡中心小学党支部党员冲锋在前,深入重灾区,开展一系列震后抢险救援工作。他们帮助灾民搭建蓬棚,搬运东西,将自己的爱献给了父老乡亲,使这些受灾的人们在无助的时候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7月 26日中午,一辆拉运救灾帐篷的货车停在校门口,后松千怕耽误帐篷卸载时间,自告奋勇拿地起铁铲清理校门口的障碍杂物,就在他紧张干活的时候,残留的校门墙墩被车撞塌了,后松千被掉落下来的废砖块砸伤了脚踝。他没有呼救,仍然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继续指挥车辆安全驶向校园。后来经检查发现他的左腿皮肉严重划伤,脚后跟骨折严重。在医院进行了仓促的包扎、打石膏处理之后,他没听家人的劝告在家养伤,而是拄着拐杖返回到了学校,继续处理学校灾后工作。

从地震发生到现在,后松千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和一名共产党员临危不惧、冲锋陷阵的精神。

包明忠:奔赴重灾区,迅即开展救援

梅川镇永光村、永星村、车路村是本次地震的重灾区。灾情发生后,片区负责人包明忠第一时间赶赴文斗,并启动文斗片区抗震救灾应急预案,他立即召回正在休假的所有教职工,号召大家一起抢救学校财产,统计上报各校财产损失及学生伤亡情况。

在他的推动下,区内各所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清理废墟,大家取下随时可能掉落的瓦片、砖块和石块,推翻危险的墙体,疏通了堵塞的水路,打开受损较轻的教室和办公室,腾出空地,配合政府部门和村委会安置灾民,加强值班,实行24小时监测,杜绝次生灾害发生。

有效的组织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永星村扎扎小学师生为兰州军区医院等各界救灾工作人员提供桌椅,空出尚能使用的几间办公室和教室,安置灾民 50户 150人;峡守村学师生利用教室、办公室安置灾民 8户 29人;永光村学共安置灾民 59户253人;顾家沟小学利用教室及办公室安置灾民 60户 200余人。永光、底固两所小学教师和群众一起清理土方,搭建救灾帐篷;板桥、扎路、宁宁、方家山等学校教师在校园搭建临时安置所,为方便灾民的生活需要,将教室、桌子等能用于救灾的物件一并用于安置灾民。车路小学师生为兰州军区救灾部队提供了办公室、教室、操场充当临时救灾指挥部和驻地。

灾情稳定后,包明忠还带领相关学校校长到受灾教师和6名伤亡学生家中看望慰问,安抚教师及家属情绪,鼓励他们坚定信心,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大家一定会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学校干部:步行3小时赶到救灾点

地震发生后,岷县职业中专校长王继忠第一时间组织校行政会成员到校核查灾情,通过电话和短信了解学校教职工家庭受灾情况,并安排班主任联系本班学生了解受灾情况。

当天上午,按照县上统一安排部署,职专教师兵分两路:一路由校长王继忠带队,赴学校联系点十里镇大龙村实地查看灾情,并提供了2000元资金帮助该村维修受损桥面;另一路由职教中心副主任、职专副校长吴乔忠和副主任岳江鸿带队,赴禾驮乡拉路村抢险救灾。

救援队冒着山石不断滚落的危险,步行3小时赶到拉路村灾民安置点,与已赶到当地的临洮救援队一道,搭建临时帐篷,搜寻被掩埋在废墟下的群众,配合乡镇工作人员组织灾民入住,夜晚十点多才徒步下山返回县城。第二天早晨七点多,该校党员先锋队全体成员又从茶埠镇徒步赶赴拉路村一户灾民家,帮忙清理倒塌房屋,为这家灾民从废墟中刨出了一千多公斤黄芪、一辆摩托车、一台压面机、一个修理箱,清理了新屋背面坠落的大量土方,掏出了被褥、大衣柜等家用物资……

地震发生后,中寨学区领导班子及学区七个支部的13名党员和9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共产党员先锋队”,携带铁锹、锄头、绳索等工具,徒步爬山5公里,赶赴地震受灾严重的上马洼村学开展救灾工作。排除学校30多米危险围墙,设立40米警戒线。之后又兵分两路,一路由学区校长常合俊带队,前往白塔山小学开展救灾工作,排除危墙50多米,慰问了受灾严重的教师家庭,并详细查看学校灾民安置点。另一路由学区党总支书记景民山和学区教研室主任杨小龙带队,前往马洼山小学开展救灾工作,他们沿途排除村民围墙险情两处共30多米,并与前来救援的兰州军区开山斧团官兵一起排除马洼山小学20多米危墙,设立50多米险情警戒线,搭建救灾帐篷7座,并慰问了受灾严重的两名教师家庭。灾难无情人有情,共产党员见真情,鲜红的党旗就像是一团火焰,温暖着灾区群众的心。

同样,岷县锁龙九年制学校党支部也在震后第一时间组织起了全校所有党员和部分教师,分别组建了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和城区志愿者服务队,城区志愿者服务队由校长和党支部组织委员寇永强同志带领,参与物资接收处物资装卸和各乡镇物资配送运输服务工作,学校志愿者服务队由副校长带领参与闾井镇学校和村民受灾救援工作。

震区第一个帐蓬学校师生合影

书写“人间有爱”教育工作者在生死救援中凝聚教育精神

“7·22”这场大地震引起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一场与生死较量的紧急抢险救援在行动,部队官兵、民兵救援队、专业救险救援队、群众自救队、志愿者服务队、党员突击队、教育战线抗震救援队等数以千计的救援大军正在有序地展开抗震行动、高效推进救灾。

在地震灾情发生的关键时刻,岷县教育工作者放弃休假时间,纷纷投身到抗震救灾第一线,与群众在一起,与受灾、受伤的同事和学生在一起,一边为受灾的乡亲们排除险情、搭建帐蓬、运送物资、疏通河道、捐赠物资,一边坚守在学校,排查学校险情、统计上报学校受灾情况和损失,他们顾不上自己的家庭和亲人的安危,心中只有学校、学生和受灾的群众。这些全县上下一心的不懈努力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之手,温暖和抚慰着地震给岷县造成的强烈伤痛,为灾区群众带去坚强的支撑和必胜的信念。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岷县教育工作者临危不惧、不怕艰险、艰苦奋斗的坚强品质和灾难面前忘我的优良作风。正是,他们在灾难中凝聚师德力量,用自己对教育的爱、对学校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人民的爱,让我们看到了重建学校的信心和支撑。他们拧成一根绳,汇聚万股劲。从汶川到玉树,从舟曲到岷县,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总会用自己的精神在灾难中书写奋进的历史,战胜一次又一次自然灾害的挑战。不管多大的灾难,这种精神仍然会支持我们重建出美好幸福的家园。

猜你喜欢
岷县灾民灾情
盐城市夯实灾害灾情管理基础
新机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A dataset of Ya’an Earthquake based on social media
“灾情”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形变异常研究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