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策略研究*

2013-02-15 18:14余丙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校园心理大学生

余丙炎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4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在北京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2011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特别是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目前基本饱和.

1 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内涵和表现特征

1.1 网络成瘾的内涵

1994年纽约的一位精神病医生古而德博格首次提出“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症”又称“ 互联网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具体行为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和心理功能损害.有调查研究发现,由于近年来多重因素叠加令我国就业形势异常复杂,越来越多的人感觉生活空虚,开始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染上了“网络成瘾症”,而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90后大学生无异是最庞大的患者群体.

1.2 网络成瘾的表现

网络成瘾的表现主要分为行为趋向、心理表象和体征表现三个方面.(1)网络成瘾的行为趋向表现在:上网时间持续增长,通过网络获得满足,停止上网后无所事事;日常生活中以上网为主,极少参与社会活动,不愿意与人交往;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的烦恼和生活中的矛盾问题;(2)网络成瘾的心理表象表现在:过分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人生观、价值观偏曲,道德意志薄弱,经常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在道德情操上会产生沮丧;人格出现不稳定状态,表现为偏执型人格、边缘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和戏剧化人格等;(3)网络成瘾的体征表现主要有:睡眠周期紊乱导致躯体出现失眠、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质虚弱等.

2 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原因分析

2.1 猎奇心强的驱使

“90后”大学生出生在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生长在物质条件丰富、生活安逸的家庭背景下,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许多在70后、80后大学生中很少接触或从未见过的东西:比如智能手机、pad、p5、平板电脑等,已成为他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90后”大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正是身心精力充沛、接受知识能力与学习效果最佳的好时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研究、应用的能力都很强,因而对于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更加热衷,网络成为他们接受新事物最好的媒介.

2.2 家庭教育的熏陶

家庭教育也对“90后”大学生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而疲于奔命,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平时把孩子丢给老人甚至让孩子自己单独照顾自己,外地的大学生要么寄宿在亲戚朋友家要么住校;对孩子单方面期望值过高,给孩子设定理想目标,给孩子施压,强制他们学习各种“特长”,以延续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却没给孩子这个年龄段最需要的东西—自由,于是当他们玩的天性被压抑和束缚时,必然要寻求新的突破,导致产生逆反心理,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迷失,从而贪恋网络虚拟的世界来寻求安慰.

2.3 思想和情感的空虚

“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是“4+2+1”的新型家庭结构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就是祖父母、父母两辈人眼中的焦点、重点,因而他们的行为方式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希望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问自己的事情,习惯于别人都服从自己,而不习惯与人合作交流,造成个性张扬、任性、傲慢,性格孤僻、自我、怪异.由于“90后”大学生从小就受到网络知识的熏陶,网络知识使他们思想早熟且多元化,他们做事很容易冲动,放肆自己的情感.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正好成了他们追求自我空间,发泄空虚、郁闷的最终归属.

3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作用分析

3.1 体育文化对网络成瘾行为的心理替代作用

通过调查发现“90”后的大学生之所以产生网络成瘾行为,普遍反映为大学生活单调乏味,缺乏他们这个年龄段需求的心理和生理刺激,加上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和现实也需要宣泄,使他们选择通过网络的游戏世界来摆脱烦恼,因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可以体验到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而参与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更加直接体验到一种完全充实与满足的情感体验,甚至远远超出在网络上得到的心理愉悦感.因此,笔者认为构建和谐的高校体育文化在心理上能够起到替代网络成瘾行为的作用.

3.2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目标和竞争意识上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专家研究证明,坚持课外体育锻炼能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保证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开发智力十分有效.同时,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又能使大脑各个部位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均衡性、灵敏性、协调性得到改善和提高.通过运动中枢神经的高度兴奋,可以很快消除疲劳,提高记忆力,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另外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还体现在强烈的对抗性和竞争性.这种对抗和竞争环境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比赛的激烈性和残酷性,对于培养学生心理对困难、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都是最佳的途径.这些对于喜爱争强好胜的“90”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尝试和锻炼机会,让他们重拾自信,从而可以引导他们从沉迷的网络世界走出来.

3.3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培养集体荣誉感

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愿意与人沟通,缺乏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特别是在各种休闲娱乐运动中,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加速分泌,使人精神振奋,从而带来心理愉悦的体验.另外,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中,比赛过程精彩激烈,比赛结果瞬息万变,使得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具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以有效抑制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

3.4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可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一些新兴时尚的体育项目(如时尚街舞、攀岩、轮滑、野外拓展、跑酷、极限运动等)逐渐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大环境当中,颇受思维超前、个性鲜明的“90”后大学生的喜爱,体现了他们个性张扬奇特、勇于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特性.这对于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来说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这些新体育项目在各大高校新开设的体育课程、校内外体育俱乐部和各种校园商业活动中已屡见不鲜.通过学习和参与这些项目可以满足学生自我个性发展,让他们都能充分体会到创新的体验带来的身心快感.

4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策略

4.1 开发体育课堂教育的新方式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突破以往三大球类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积极开发体育教育的新方式,构建符合“90”后大学生身心特点的特色体育课程,应当与时俱进,大力开发,大胆引进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和体闲娱乐课程.比如街舞,跆拳道、瑜伽、攀岩、轮滑、野外拓展、极限运动、跑酷、自由搏击、棋类、台球、有氧运动等.这些课程的选择从“90”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促进大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还可以适时开设保健学、养生学、体育美学、体育欣赏及运动生理、心理学等体育理论的选修课程,这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2 创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软硬件环境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建设新校区甚至三校区,在建设的过程中高校领导应该放眼长远,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利用空间的原则,应该科学地规划体育场馆,并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既要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又要体现开放性原则,实现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在场馆的设计中应充分结合美学原理,使场馆带有极强的现代感、力量感及运动感,除此之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先进科学的体育设备与器材.在建设体育文化的软件环境时,应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广播、宣传栏、橱窗、LED屏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更新体坛动态、及时报道体育热点问题、及时转播国内外大型赛事、积极宣传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等等,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3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利用体育竞赛带动校园体育文化

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而且有利于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学校在召开春秋季运动会时除开展跑、跳、投、跳绳、拔河及踢毽子等传统体育活动外,还可以增设“90”后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形式,例如街舞、攀岩、轮滑、极限运动、野外拓展等项目,也可以开展各种体育知识竞赛和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广告设计、体育摄影大赛、体育游戏编排和设计大赛等,以此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通过形形色色的体育竞赛培养学生你追我赶的竞争意识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这样一来,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了,心理上自然减轻对网络产生的依赖感.

4.4 将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与心理健康疗法相结合

要彻底摒除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除了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外,还要结合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包括在各种主题班会、座谈会上要加强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教育力度,逐步引导学生端正上网动机和态度,要求学生制定合理的上网计划,循序渐进地减少上网时间.通过家长和学生干部的帮扶,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帮助他们从心理上认识网络成瘾带来的危害,从而走出网络成瘾的误区,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5 结语

有效控制和预防“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多元性能够有效干预“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分迷恋,能够持续有效地改变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各高校要树立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意识,加大对基础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90”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以国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丰富他们的课余体育文化生活,将体育文化活动与其他各种心理健康疗法相结合,这些措施对“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和治疗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tech.qq.com/a/20120116/000276.htm

[2]郭晓光.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2(3):178-179.

[3]于春艳.体育手段干预网络成瘾行为的可行性研究分析[J].体育世界,2010(1):36-37.

[4]查文彬.体育教学内容改造与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9):130-132.

[5]聂锴.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J].价值工程,2012(7):193.

猜你喜欢
校园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