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

2013-02-19 06:56温海燕包塔娜许秉全刘宇佳吉林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吉林吉林132100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峡部甲状腺癌外科

刘 巍,温海燕,包塔娜,许秉全,刘宇佳 (吉林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吉林 吉林 132100)

甲状腺癌是近20多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年均增长6.2%。目前,已是占女性恶性肿瘤第5位的常见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吉林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中的65例进行了随访,旨在探讨该院收诊患者中甲状腺癌的性别比例、病理类型分布、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程和预后状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收集吉林市人民医院自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入选标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术后证实为甲状腺癌。共收集符合标准病例204份。

1.2 手术方式

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根据B超、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等检查结果以及患者意愿确定最终手术方式,术后常规给予内分泌治疗。

1.3 随访方式及时间

采用门诊复查、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自确诊之日开始,对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120个月。

2 结果

2.1 甲状腺癌性别分布及临床分期

204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167例,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4.5,发病年龄18~75岁(平均43.7岁)。

根据UICC制定的国际临床分期标准,本组Ⅰ期119例;Ⅱ期52例;Ⅲ期8例,其中3例肿瘤微小浸润颈前肌肉;Ⅳ期35例,其中4例仅侵犯气管包膜,30颈淋巴结转移中有11例侵犯气管包膜,1例伴有肺转移。临床表现均为颈前无痛性肿块,近期肿块明显增大62例。

2.2 淋巴结转移情况

甲状腺癌患者中明确淋巴结转移者为161例,男性13例,女性48例,男、女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14%、28.74%。

2.3 病理类型、发病部位分布

204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病理类型明确者195例,其中乳头状癌179例(91.79%),滤泡状癌9例(4.62%),髓样癌6例(3.08%),未分化癌1例(0.51%)。甲状腺癌变部位及例数分别为右叶89例(43.63%),左叶75例(36.76),双叶37例(18.14%),峡部3例(1.47%)。

2.4 手术方式

204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单侧病变行患侧腺叶+峡部及对侧大部切除112例(功能性颈清扫26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56例(功能性颈清扫18例);双侧病变行一侧腺叶+峡部及对侧大部分切除33例(功能性颈清扫10例),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颈清扫3例;有1例转移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行131I内放射治疗。患者术后均辅以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素片80~120 mg/d,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剂量。

2.5 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其中5年随访53例,存活50例(94.34%),死亡3例(5.66%),其中1例死于肺转移,2例死于意外事故;10年随访15例,存活13例(86.67%),死亡2例(13.33%),均为Ⅳ期患者。随访患者中共3例因复发肿块再次手术,均为癌变。

3 讨论

3.1 发病情况

本组病例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4.5,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女性患者显著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生育对甲状腺素需量增加以及内分泌生理性周期变化有关。发病年龄18~75岁(平均43.7岁),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中年喉部不适患者应更加注意甲状腺病变的可能。

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上具有较高敏感度(100%)、特异性(86%)[2],使甲状腺癌的确诊率达到87%,这对于尽早发现甲状腺癌变带来极大便利,因此在本组患者中Ⅰ期患者比例达到58.33%。

3.2 淋巴结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浸润的甲状腺癌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癌[3]。本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男性为35.14%,女性淋巴结转移率为28.74%,表明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大,所以在进行手术时注意对相关淋巴组织进行清扫。

3.3 癌变类型与发病部位

204例患者中分化型甲状腺癌占据绝大多数,约为92.13%,发病部位右叶>左叶>双叶>峡部,这与相关报道具有一致性[4]。

3.4 手术方式选择

甲状腺癌具有预后较好的特点,但是不当的手术方式会给患者造成大的身心痛苦,所以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对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已从广泛性根治性甲状腺全切除转为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方式遵循文献报道[5-6]相应的规则。

临床上伴有颈淋巴结肿大的,有报道称这类患者几乎都有淋巴结转移[7-8],所以应对肿大颈淋巴结施行清扫术。本组161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

术后应常规口服甲状腺素,以抑制TSH分泌,防止肿瘤复发[7]。当癌变已有远处转移时,手术应做甲状腺全切除和颈淋巴结清除术,术后应用放射性碘治疗。本组有1例转移患者进行了甲状腺全切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行131I内放射治疗。

综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并结合内分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 Bukhari U,Sadiq S,Memon J,et al.Thyroid carcinoma in Pakistan: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998 cases from an academic referral center[J].Hematol Oncol Stem Cell Ther,2009,2(2):345-348.

[2] 陈忠年,沈铭昌,郭基依.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678.

[3] 刘永峰,张 浩.我国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0):763-769.

[4] 徐 静,李婷婷,陈 光,等.1018例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4):279-282.

[5] 杨 力,瞿昌晶,詹又华,等.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11):1056-1058.

[6]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等.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7):1249-1272.

[7] Cady B,Rossi R.An expanded view of risk-group definition in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J].Surgery,1988,104(6):947-953.

[8] 吕 平,吕坤章,王春友,等.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167例回顾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5):259-262.

猜你喜欢
峡部甲状腺癌外科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椎弓根钉钩对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功能影响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