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医疗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对策探讨

2013-02-19 06:56刘梦娇任丽平吉林医药学院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吉林吉林303枫蓝国际吉林长春300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普及居民医疗

郑 锴,刘梦娇,任丽平 (.吉林医药学院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吉林 吉林 303;.枫蓝国际,吉林长春 300)

目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在或将要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严重创伤和各种意外越来越频繁的发生。一旦严重疾病突然发作或者天灾人祸发生,在医务人员未赶到现场的情况下,如果现场的“第一目击者”能够实施有效的基本自救和互救,争取到最初的宝贵抢救时间,能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1]。这就要求全体居民都能够掌握一定的医疗急救知识,来应对各种突发的危险。随着“新医改”的进一步落实,社区作为城市院前急救医疗的前沿,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急救能力建没,是建立健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但是在很多的社区内,医疗急救知识的宣传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很少被纳入到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之中。那么以社区为单位,针对社区居民,有策略地普及和宣传医疗急救知识,刻不容缓。

1 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自行设计问卷,在某市随机选取4个社区,100例居民进行访谈与问卷。其中18岁以下5人,占5%;18岁至30岁45人,占45%;30岁至45岁13人,占13%;45岁至60岁21人,占21%;61岁以上16人,占16%。性别比例中,男性27人,占27%;女性73人,占73%。在受教育程度上,初中以下有18人,占18%;高中17人,占17%;大专有7人,占7%;本科55人,占55%;本科以上3人,占3%。在职业相关性上,从事医学类或与医学相关类的有4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8%;从事非医学类职业的有5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2%。

2 结果

2.1 急救知识掌握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100人中,能够正确回答我国医疗急救电话号码的有9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3%,说明在急救电话的普及工作做的比较好;能够正确选择SOS急救标志的有7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7%;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应用医疗急救知识时,有31人选择扮演组织者和施救者,占31%;选择扮演守在一旁帮忙的有4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6%;选择在远处旁观的有2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3%。

2.2 急救基本技能处理情况

在急救基本技能正确处理的调查中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手指断离的急救方法、按压伤口的急救、食物中毒的急救,分别占73%、69%、68%,然后是火灾急救、烫伤急救等,排在最后一位的是煤气泄漏的正确急救,正确回答率仅为7%。

2.3 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

在本次调查中,有76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一些医疗急救的知识,有22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一些医疗急救的知识,总共占总调查人数的98%。而在社区中曾经是否有进行过医疗急救知识的普及宣传及健康方面的教育这个问题上,选择有进行过的只有9%,选择没有或者不清楚的占了总调查人数的91%。在您觉得您周围人群对急救知识掌握的程度问题上,选择掌握很好的也只有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绝大多数居民选择的是“一般”、“差”或者“不清楚”。同时,也有85%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将急救技能作为中国中小学生义务教育的必修课。

3 对策

结合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普及医疗急救知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政府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此不够重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有进行急救知识宣传教育的只占9%;二是主要是学术知识,实用性不强;三是宣传渠道较少,普及方式单一;四是个人意识不够,学习主动性不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能很好掌握急救知识的占7%。为此,提出如下对策:

3.1 加大经费、人员投入,培养专门人才

在社区内宣传和普及医疗急救知识,是一项有利于民生,改善医患关系,维护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保证这项举措的良好运行,政府要加大经费和人员等资源的投入,社会要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配合,培养懂医疗、懂宣传的专业人才,在社区内形成广泛的影响力,为公共事业更好的发展添砖加瓦。

3.2 拓宽宣传渠道,保证宣传形式的多样化

通过在社区内的访谈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居民对学习医疗急救知识是有需求的,但是由于宣传渠道较少,宣传方式枯燥单一,使得人们很少愿意关注这些问题。那么在普及和宣传的过程中,要争取做到主题的鲜明化,形式的娱乐化,程序的情节化,活动的系列化以及氛围的喜庆化。在宣传渠道方面,不仅要充分利用展板、板报、宣传小册子等传统方式,还要加入新鲜的元素,比如创办社区急救知识的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运作,在社区内定期邀请专家来进行医疗急救知识的培训讲座,还有组织居民参加各种突发事件的急救模拟演练等等。

3.3 急救知识掌握情况

目前来看,社区内居民在火灾和地震方面救援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主要是由于大家认识到了火灾和地震对于我们生活的破坏性和严重性。其实各个方面的医疗急救知识都是很重要的,要在社区中重点宣传急救的重要性,吸引居民主动学习、深入学习。要科学的找准宣传时机,刺激居民的自身利益,简化参与方式,让居民在心理上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普及的结果和宣传的效果。

3.4 抓住重点人群、特殊人群集中培训

社区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范围,里面可能包括着医院、学校、派出所、商场、饭店、洗浴中心等各种各样的公共场所,而公共场所又恰恰是来往人员较多,容易出现突发事件的地方。所以在重点地区,组织公共场所内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集中培训,严格要求,使之掌握更加专业、更加实用的医疗急救知识,能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较好的完成自救和互救,为患者争取到更加宝贵的生命时间。

3.5 以点带面,少数人带动多数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社区人群也是一个庞大的份额。要想使社区居民都能够掌握一定的医疗急救知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也将是一个难以估量的课题。所以,先在社区内部分人群中宣传和普及医疗急救知识,保证一部分人先接受普及,然后让这些人的知识逐渐渗透到整个群体,以点带面,更好的完成社区内医疗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3.6 组织急救模拟演练,普及实用性强的急救技能

在大多数医疗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活动中,主办方主要宣传的都只是学术上的内容,跟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有一段距离。组织进行急救模拟训练,不仅能够宣传到医疗急救知识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的重要作用,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居民主动参与进来。通过普及心肺复苏术、灭火器的正确使用、外伤患者的搬运、大出血的紧急止血以及疾病突然发作的正确急救等实用性较强的技能,可以将普及和宣传活动紧密的连接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为居民、为社区、为政府、为社会服务!

[1] 史长文,许 虹,杨 勇,等.我国社区居民院前急救普及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1,25(4):1042-1044.

猜你喜欢
普及居民医疗
石器时代的居民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
高台居民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