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髋外侧入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探究

2013-03-02 03:19朱洪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入路股骨出血量

朱洪明 陈 鹏

安徽省广德县广德中医院骨科,安徽 广德 242200

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髋外侧入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探究

朱洪明 陈 鹏

安徽省广德县广德中医院骨科,安徽 广德 242200

目的:评价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髋外侧入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从2007至2012年于我院收治的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患者采用经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弧形切口完成手术(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髋外侧切口手术(对照组)。观察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治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6~24个月,患者骨折端均骨性愈合,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髋前外侧入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有明显的优越性,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改良髋前外侧入路;髋外侧入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许多并发症。而针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研究颇多[1]。我院研究了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髋外侧入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51例患者均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且均为单侧新鲜闭合性骨折,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髋前外侧弧形切口入路组31例和常规髋外侧切口入路组20例。其中实验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62~80岁,平均(68±8.9)岁。位于左侧14例,右侧17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0~80岁,平均(65±7.8)岁。左侧8例,右侧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患肢股骨牵引治疗,术前完善相关检查。

实验组患者采用经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弧形切口加动力髋螺钉固定,患者仰卧位,垫高患髋,患肢外展约20°~30°。于髂前上棘下2cm向股骨大粗隆下缘作一长约4cm切口,大致与股骨颈纵轴线平行,再经股骨大转子下缘沿大腿外侧稍向上延伸至与股骨外侧平行,呈一弧形切口。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采取相同体位,C臂X线机透视下复位,确保骨折解剖复位。采用髋关节外侧入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阔筋膜,小心切开阔筋膜,逐渐显露股骨大、小转子、转子间骨折处和股骨近端外侧骨面。C臂X线机直视下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复位满意后,在C臂X线机透视下用导针角度定位器定位沿导针扩孔攻丝后拧入DHS螺钉,螺钉尖端距股骨头软骨面下方1cm处,再将DHS钢板植于股骨粗隆外侧,确定钢板紧贴骨面后,远端用普通4.5mm皮质骨螺钉固定钢板,依次关闭切口,切口留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过程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治愈率和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a=0.05为标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折端均骨性愈合,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2.1周和12.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31 65.4±11.5 349.6±26.4 14.4±4.7对照组20 81.1±14.3 451.7±26.8 10.98±3.9

3 讨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常见,及时的治疗可以很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并发症,加重老年的生活不适。目前仍主张采用手术方式,关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式有较多的研究[2-3],该选择何种术式可以进行参考。

目前对于手术入路的问题研究颇少,我院采用改良髋前外侧入路与髋外侧入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骨折端均骨性愈合,且两组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样,改良组入路途径就在手术一般情况中略占优势,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方便手术,且造成的术中损伤也较少,术中出血量也未见明显增加,预后时间缩短。所以,改良髋前外侧入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有明显的优越性,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1]郝耀,向川.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9):2406-2412.

[2]闫固宁,施意鸿,陈志军,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分型的内固定治疗选择[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0):82.

[3]辛健,汲长蛟,毕荣修,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2):1084-1087.

R683.42

A

1007-8517(2013)03-0053-01

2013.01.01)

猜你喜欢
入路股骨出血量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腹股沟疝修补术不同解剖入路疗效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