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患者预防颅内感染的护理干预

2013-03-02 03:19任海云张俊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棉球脑脊液血肿

任海云 张俊青

山西省汾阳市人民医院外科,山西 汾阳 032200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患者预防颅内感染的护理干预

任海云 张俊青

山西省汾阳市人民医院外科,山西 汾阳 032200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患者预防颅内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收住的42例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结果:42例患者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结论: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必须采取正确的体位,加强局部清洁的护理措施,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护理干预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感染,甚可危及生命。为预防颅内感染,促进漏口早日愈合,要注意采取正确的体位,加强局部清洁护理措施,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应区别低颅压本身所致的症状,并给与适当的处理。迁延不愈的脑脊液漏,应配合医生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手术修补。伴随着我院神经外科的发展,现将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预防颅内感染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共收住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患者42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9例,年龄10~70岁。经CT检查有脑挫裂伤39例,脑干损伤伴血肿2例,颅内单纯性血肿1例。行血肿清除术的1例,颞式去骨瓣减压术2例,保守治疗39例。

1.2 结果 本组42例中除1例因伴有原发性脑干损伤短期死亡;1例特重症颅脑损伤,在额颞顶硬膜外血肿术后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治愈出院。其脑脊液漏分别于1~20日自行停止,平均3.1日。本组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

2 脑脊液漏的分类及临床症状、体征

2.1 颅前凹骨折时,骨折多累及筛板,颅中凹骨折时,骨折可累及蝶骨和颞骨,脑脊液可经蝶窦流出,此种情况可形成脑脊液鼻漏,累及颞骨岩部时,脑脊液可经中耳和破裂的鼓膜流出,形成耳漏。如鼓膜未破,脑脊液可沿耳咽管入鼻腔,也形成脑脊液鼻漏。

2.2 症状、体征

2.2.1 脑脊液漏,大多是伤后立即发生,也可伤后数日出现。急性期脑脊液常为血性,过1~3日后变为黄色,慢性期则为清水样。急性期病人出现耳鼻漏,眼眶皮下瘀血呈“熊猫眼”,眼结膜出血,嗅觉减退或丧失。

2.2.2 病人出现头痛、头晕,由于脑脊液流失引起,脑脊液流失过多时,可出现低颅压综合征。

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颅内病变,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

3.1 颅内血肿、水肿的观察及护理 颅底骨折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颅内组织损伤,可发生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水肿。虽然由于脑脊液外溢,特别是大量外溢时,可使颅内压增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另一方面也可因容积代偿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扩大或延迟发现血肿的时机,故应特别注意观察。如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频繁呈喷射状,血压增高,脉搏宏大有力,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或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意识出现异常,肢体活动障碍等高颅压和脑疝的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

3.2 颅内低压的观察和护理 脑脊液流出过多时,尤其是在摄入不足,频繁呕吐,体温升高的情况下,可出现颅内低压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反应迟钝、嗜睡等,很容易与颅内高压相混,因颅内高压和颅内低压的治疗和护理不同,所以正确区分很重要,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高颅压与低颅压的鉴别

对于低颅压病人,我们应与病人沟通、讲解病情,取得配合,嘱患者多饮水,给与静脉补充液体,一般来说用5%葡萄糖或0.9%氯化钠等渗溶液2000~3000m l,以增加血容量,并需补充电解质,改善细胞内外环境,促进脑脊液生成,纠正低颅压。病人应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以减轻头痛,缓解症状。本组有一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双耳脑脊液漏病人,脑脊液漏出量多,漏液时间长达20天,出现颅内低压综合征,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

3.3 颅内感染的观察和护理 颅内感染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为避免颅内感染的发生,对病人除采取正确的卧位,早期预防使用抗生素及局部处理外,护士应特别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根据病情每日测体温4~6次,一般发病后均有发热,但不超过38.5℃,3天后即恢复正常。如体温升高持续不降,应排除中枢性发热和血性脑脊液刺激所引起的发热,还应观察有无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及意识的改变等颅内感染的症状。

4 预防颅内感染的护理措施

4.1 保持正确的卧位,减少脑脊液流出,使漏口自然愈合。脑脊液鼻漏患者可借助脑的的重力作用封闭漏口[1]。因此清醒病人可采用高半坐位,以保持头部抬高,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破口处,使其贴附和堵塞漏口,尽早形成粘连愈合而使漏口闭合。

昏迷患者或不能配合的病人,应将床头抬高15~30°,侧卧而头偏向患侧,禁止向健侧卧位,以避免溢出的脑脊液或血液返流入颅内,引起逆行性颅内感染。

对烦躁不安的病人,给予适当的压束或镇静剂,防止用力而使脑脊液大量流出。

4.2 保持局部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颅内感染发生。

4.2.1 及时彻底清除鼻腔或外耳道的血迹、结痂及污垢。用酒精或碘伏棉球消毒局部,每日1~2次,酒精或碘伏棉球消毒时不要太饱和,以免液体逆流入颅内。

4.2.2 用无菌干棉球松松置入耳、鼻孔处,以吸附脑脊液。当脑脊液渗透后及时更换,24小时计算棉球,粗略估计漏出量[2]。棉球切勿严堵深塞,防止脑脊液流出不畅而逆流。

4.2.3 注意病人头部清洁,病室保持清洁,适宜的温度18℃~20℃,湿度50%~60%,减少病室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

4.2.4 加强口腔护理,昏迷病人口腔护理1日3次,清醒患者嘱其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2.5 禁止做鼻腔冲洗和外耳道滴药,严禁在患侧鼻孔安置胃管或吸痰管,必要时行气管切管术,解决吸痰问题。

4.2.6 嘱病人不要用力擤鼻、屏气,避免连续咳嗽及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禁止用力大便,以免颅压骤升骤降,而使空气逸入颅内,发生颅内感染或颅内积气。

4.2.7 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同时静脉给与止血药及补充一定的胶体、晶体液。

4.2.8 脑脊液漏4周以上不愈者或多次复发者,应考虑行脑脊液漏修补术。

5 小结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患者易发生颅内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为预防颅内感染,促进漏口早日愈合,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区分高颅压与低颅压综合征,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才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007.

[2]任选梅.外伤性脑脊液鼻漏、耳漏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2000,8:720.

R473.74

A

1007-8517(2013)03-0111-02

2013.01.05)

猜你喜欢
棉球脑脊液血肿
酒量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小棉球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怎样消除气逆打嗝
脑子也是水做的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