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频资料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03-18 21:22何晓彬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资料教学内容材料

何晓彬

(梧州市卫生学校,广西 梧州 543001)

随着高校的扩招,中专的生源素质逐渐下降,表现为学生学习自觉性及积极性偏低,文化基础较差,分析和理解能力差。内科护理学主要从理论上分析护理评估(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以及合作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内容较复杂、抽象,并且枯燥,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对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密切关系缺乏认识,对已学过的知识淡忘,使学过的知识出现脱节,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并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相关的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1 不同类型的视频资料发挥的效果不一样

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各式各样的视频资料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总结视频资料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新闻类:内容与生活贴近,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此类视频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2)动画类:能形象生动地反映疾病发生的机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科学性。通过此类视频,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难点的理解和记忆;(3)个案类:病例个案真实、典型、详细。学生通过观看病例视频,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会有深刻的印象;(4)医学类:此类视频是专门针对医学生学习临床知识拍摄的,对发病的原因、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都有详细的介绍,能让学生对所学疾病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所以,不同类型的视频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一样。

2 在授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一段好的视频资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授课前、授课时、授课后都可以应用视频资料。

(1)课前应用视频资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教师在讲新课之前可以用一段简短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涵盖面不能太广,要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新闻内容,否则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原发性肺癌患者护理”时,先给学生观看一段新闻视频“肺癌晚期,医院误诊险要命”,内容主要是讲一名患者被医院误诊为肺癌晚期,而匆忙接受化疗,后来在另一家医院诊断是良性肿瘤,不影响其正常生活,但之前的大剂量化疗使其一侧肺叶功能丧失,该患者因此痛不欲生。看完视频后,学生最大的兴趣是如何诊断肺癌?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为何第一家医院会误诊?有了这些问题,学生上课就会积极主动了,同时,视频中提到的一些检查手段及患者化疗后的症状表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就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探索学习,有利于培养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最后教师总结评价,从而使理论知识得以深化,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

(2)课中插入视频资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分析、理解能力。

内科护理学相对其他几门临床课程是较复杂的,有些内容比较难理解,中专生的理解能力弱,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视频资料有利于解决这个难题。视频资料图、文、影、声并茂,给多种感官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从而使教学效果良好,课堂气氛热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比如,笔者在讲“肾病综合症的发生机制”时,利用一段动画视频向学生讲述肾病是如何发生的。首先是肾小球遭到破坏,大分子蛋白质滤过出来形成大量蛋白尿,蛋白质的漏出使得血浆蛋白降低而形成低蛋白血症,而低蛋白血症又引发了水肿和高脂血症。学生看到了整个发病机制,形象而生动,大大加深了印象和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又如,在讲“心功能分级”的时候,先向学生讲述,心功能分四级:一级指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二级指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日常活动可引起气急、心悸;三级指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轻微活动就引起气急、心悸;四级指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休息时亦气急、心悸。然后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个三级心功能患者的录像资料:某患者,女,55岁,患高血压心脏病10年,近半年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日常活动即可引起呼吸困难、心悸。笔者接着向学生提问“此患者目前心功能处于几级?”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又激活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课后应用视频资料,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其全面系统地认识疾病。

当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完某个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及合作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时,学生对该疾病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内容比较抽象,不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此时就可以选择一些相关的医学类视频。例如,笔者在讲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后,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视频,视频对疾病发生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都有详细的介绍,并且把透析治疗的整个过程都记录了,让学生对该疾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由于已经对该疾病进行了学习和认识,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所学知识就有了更深的印象,并且可以了解到相关临床工作的知识。

3 应用视频材料的注意事项

3.1 加强视频材料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用视频材料,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支撑教学内容所要传递的知识点及其重难点,是为了帮助教师与学生就教学信息进行交流互动,以此辅助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2]。因此,视频材料的使用要紧扣教学目标,并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通过合理选取、编辑和加工,更好地表达教学要点,将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等信息更好地传递给学生。视频材料的应用要与教学内容相整合;视频材料的搜集要与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视频材料的应用目的也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视频材料的应用时机更要与教学要点的安排相一致,要使其完全融入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不会使视频材料的使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才不会出现教师单纯利用视频材料“满堂灌”,致使学生抓不住重点,才不会与“双主”教学观念相脱离,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作用。

3.2 选用和编辑视频材料的原则

3.2.1 视频材料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只有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视频材料,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3.2.2 视频材料的长度要合理 视频材料过短,可能无法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及知识要点,但视频材料过长,又容易引起疲劳,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视频材料的长度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视频长度。

3.2.3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内科护理学课程的视频资料丰富,趣味性强,但是在播放视频资料时,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尽管学生在观看视频教学资料时,能够有思想认识方面的改变或提高,但如果教师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将视频资料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临床病例点评、课堂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让学生对所观看的视频资料进行深入加工,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4 要将视频材料嵌入到多媒体课件当中 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多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而视频材料作为重要的辅助素材和手段,不应该仅仅限于单独播放。为了使教学过程的衔接更自然,视频材料要采取嵌入式形式,随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行而播放。所以,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将视频材料科学合理地安排到其中。

[1]董军,陆大祥.“科研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2):102.

[2]许学军.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1B):97.■

猜你喜欢
资料教学内容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材料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