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般型体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运动风险预防策略

2013-03-19 16:38左海燕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体质体育教师运动

左海燕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大学生是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也是最先敏锐地感受社会变化与冲击的主体,需要承受的心理负荷也会相应增加,体育运动能为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减轻心理压力输入正能量.然而,运动与风险同时存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越多,体育运动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笔者通过对大学生有关体质类型的资料研究得知:全国大学生中有72.8%的学生体质类型属于一般型.为了能够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文章就一般型体质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运动风险预防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提高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

1 体质类型特点与适宜运动项目

体质是指个体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一般认为包括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疾病的预防能力等.体质类型基本上包括以下五种类型:(1)健康型是指身体健壮,有较强的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欲望,并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者.这类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一两个运动项目作为健身手段,如选择球类、田径、举重、游泳等项目.常用综合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和间歇练习法等练习方法进行锻炼.(2)一般型是指身体基本健壮,但无疾病,体质一般者.此类体质型在学生中占大多数.他们往往认为自身无病而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恒心,进行体育锻炼往往流于形式.这类学生应选择对增强体质有实效的、形式多样的,能激发其参加锻炼兴趣的项目和方法,如球类、武术、健美操等项目.用综合练习法、重复练习法较好.(3)体弱型是指体弱多病的学生.为增强体质,战胜疾病,增进健康,可采用慢跑、定量步行、太极拳、气功等方法进行锻炼.宜选用重复练习法、循环练习法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4)肥胖型是指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学生.他们的锻炼多为减肥,因此可选择长跑、长距离游泳和健美运动等消耗体能多的项目进行锻炼.一般多采用重复训练法和循环练习法.(5)瘦弱型是指体重低于正常标准的学生.他们应加强背、胸、臀的练习,使这些部位的骨胳、肌肉发达、围度增加,从而改变瘦弱的体形.[1]练习时可持哑铃、拉力器等器械,以增加一定阻力,一般采用间歇锻炼法及循环锻炼法,这样锻炼效果更佳.

2 运动风险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学生亲身练习而达到的,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不仅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而且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因为运动风险事件的发生会给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有效避免没有必要的运动风险事件发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2.1 主观方面的因素

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直接参与体验者、受益者.经调查,一般型体质大学生对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缺乏激情和兴趣,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只注重体育活动的形式,而对有些体育活动项目的功效认识不全面.于是他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缓慢、动作不协调等不良现象,同时有可能产生抵触的情绪状态,在这种不良的身心状态下进行体育教学就存在很大的运动风险.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及时、客观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安排不同强度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由于一般型体质类型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各个指标存在个体差异,为了让这些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体育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运用区别对待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授课,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需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也可以通过体育练习来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否则,一般型体质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运动风险事件发生的几率就高,进而偏离体育教学的目标与方向.

2.2 客观方面的因素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教材、场地器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学生六方面的基本要素.这六大要素中除学生因素外其余五方面的因素是教学过程中的客观因素.为了有效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减少运动风险事件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后果,体育教师必须结合一般型体质特点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内容、方法、考核标准等,以便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身心状态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练习,从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而在对学生一般型体质特点根本不了解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由于学生自己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或者是学生根本对体育教学不感兴趣,最终他们就会产生放弃或心不在焉地练习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对体育教师产生偏见等,而此时最容易在体育活动中发生运动风险事件.除此之外,体育教学环境也与运动风险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当学生体内吸入或呼出寒冷的空气可能会降低脉搏输出量和机体有氧工作能力,刺激体温调节反射.[2]体温调节反射可导致皮肤的血管收缩以保持身体的热量,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或反射性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动脉血压的升高和冠脉血流的下降会促使无症状或有症状的心肌缺血,这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在闷热环境中运动有着更大的危险,因为它可能引发某些已证实的或潜在的疾病.[3]笔者通过对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课上课环境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可知:只有35.6%的普通高校是学生在室内上体育课,64.4%的高校学生是在室外上体育课.再加上陕西省的气候特点为春、秋季节短,冬、夏季节比较长,不同的运动环境会给学生的身体各生理机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会增加运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 相关预防策略

3.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的资金投资

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无疑是人才的竞争.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由此可见,作为从事体育教育的教师必须肩负自己的职责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对2009—2011年有关学生教育方面的资料分析可知: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而其他方面的能力和国外学生相比较差.为了使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社会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重视高校体育教育,因为体育教育具有教育、政治、经济、娱乐、文化、社交、健身等方面的功能,然而以上功能实现的基本途径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通过亲身练习才能达到.[4]但是,任何运动过程都存在运动风险,没有风险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对体育教学过程运动风险的认识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应加大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从而改善教学环境;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有关运动风险方面(预防、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风险事件发生处理的技能培训,以便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化,从而真正体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

3.2 提高体育教师对运动风险危害性的认识

体育教师是整个体育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计划者,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减少运动风险事件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性,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否则,运动损伤风险的几率将会增加.相关的教师法规中明文规定:“如果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生严重的运动损伤事件将会追究教师的相应刑事责任.[5]体育教师必须在上课前认真备好教材内容和学生体质类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对运动风险危害性的认识水平,全面有效地预防体育教学活动中运动风险事件的发生.

3.3 培养学生预防运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运动风险意识是指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在一定时间内,由于系统行为的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危害可能性的认识和防御能力.首先,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运动风险存在的必然性.因为体育运动中随时产生运动风险,没有风险的运动也不叫运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示运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应对运动风险发生的方法及措施,通过教师长时间有意识强化训练,可以达到培训学生预防运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3.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指学生积极参与并优先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性,它对体育学习内容具有指向和强化的作用.由于一般型体质的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多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运用“成功教学法”“需要满足法”“教学引趣法”等教学方法来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使这些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体育活动中,从而减少运动风险的发生.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运动风险,文章主要从政府部门、教师、学生三方面就一般型体质大学生运动风险预防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最大限度地控制体育教学中运动风险事件的发生,以便真正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1]赵夏娣.运动与心理健康[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罗素玉.冷环境对运动员身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4-215.

[3]洪长青,严翊,谢敏豪.热应激与运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96-498.

[4]周雷,黄滨.学生体质评价及运动处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5]马晨.过量运动害处多[J].医疗保健器具,2006,(11):52-53.

猜你喜欢
体质体育教师运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