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简评

2013-03-27 01:34
东方论坛 2013年3期
关键词:原型文学理论

徐 盈

《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简评

徐 盈

原型理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运用最为成熟、成果也最为丰富的西方文学理论之一,而提及原型理论,就不得不说到三个人:弗雷泽、荣格和弗莱。英国学者弗雷泽(James G.Frazer)在十九世纪末《金枝》一书中借“禁忌”与“交感互渗原则”,在人类学层面成功揭示了不同文化的神话、传说、宗教仪式间存在经常出现类似甚至相同意象或主题的事实。在此基础上,荣格(Carl Gustav Jung)又借助精神分析,在心理学层面将原型与神话结合在一起,这一般被认为是原型理论的创始。此后,经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的神话原型批评,原型理论完成了从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到文学领域的转换而愈加系统、成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盛极一时的理论流派。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理论就由西方传入我国,闻一多等一批学者开始运用这一理论研究中国传统问题,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原型理论在长期受冷落的情况下,再次受到关注。1983年张隆溪撰文对原型理论从维柯、弗雷泽直到弗莱的发展做了简要的介绍,拉开了国内学术界自觉传播和学习原型理论的序幕。[1]1986年,叶舒宪发表长篇论文,首次较为系统地评述了这一批评派别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试图结合中国文学批评的实际指出其特点与局限。[2]接着他又出版了关于原型批评理论的译文集《神话——原型批评》,[3]并推出了一批运用这一理论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专著,在原型理论的译介和研究实践两方面,都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时至今日,原型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已成为运用最为成熟、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的西方文学理论之一,但相比之下,专门对原型批评进行理论阐释的著作则不多见。夏秀博士的《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在创新阐释原型概念的基础上,对原型的产生、原型由隐性向显性转换的影响因素、原型的分类、原型对于创作和接受的影响方式等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是国内对原型理论进行全面阐释的一部力作。就笔者所见,该书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一是在综合比较中对原型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厘清与重释。由于原型概念在荣格、弗莱那里就表述得含混不清,加之不同学者站在不同立场上,对“原型”又有各自的界定。这使得无论是对原型理论的阐释,还是实际研究中对这一理论的运用,都出现了一些混乱。鉴于此,一些学者选择了避开“何谓原型”这一复杂概念的解说,直接进入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但这种绕道而行的做法,造成了一般读者对原本就比较复杂的“原型”陌生化,甚至因理解障碍而望而却步或机械附会。本书着意将这层窗户纸揭开,将“原型”概念从其发生、承传、由隐态向显态转化的表现、分类、特征、价值等,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与解释。如就原型发生来说,在人类学角度将原型概念与原始时期对自然的恐惧、敬畏、好奇,“原逻辑思维”以及客体的特性相联系;在心理学角度将其阐释为特定心理需求的产物,帮助原始人类寻求对有关自然现象的解答,获得心理安慰;在生理学角度将原型与现代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神经通路研究相联系;在社会学角度认为随着人类集体意识的增强,文化氛围及社会强制性“影响和改变着原型的发生和更新”(第56页);在生态学角度,则对原型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进行了阐述。作者综合多领域的相关成果,创新性地解释了前文化中原型共同性与不同民族文化中原型差异性的问题,认为共性在于人类最初生存经验的共同性,差异性则在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禁忌。此外,作者还从不同角度对原型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如依原型所关注问题的不同,分为“初级关怀原型”、“次级关怀原型”;依原型与其生存基础的关系,分为“隐喻式原型”、“换喻式原型”;依原型具体形态的不同,分为意象类、叙述程式、主题(主旨)类。这无疑是对原型理解的进一步细化。作者在对原型进行重释的同时,也对一些迄今为止尚未得到合理解释的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视野,足以成一家之言。

除了从历时性、综合性的角度梳理原型的发生、发展外,本书还通过对比辨析相近的理论概念来深化对原型的阐释。如通过“原型”与“神话”对比,总结出了二者“里”与“表”的关系;通过“原型”与“梦”的对比,分析了两者“共生”的关系;通过对原型与“象征”的对比,提出原型在表达方面比象征有更多的可能性,而“象征是原型表现自身的方式”(第98页)的新见解。作者在这种综合比较之中,力图更好地理清众说纷纭的原型理论的脉络,并为之“正名”。这对于更准确地把握原型概念,运用原型批评理论研究中国文学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的。

二是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前提下,对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做了细致的研究。作者将具体细致的微观案例分析置于文学活动整体性的宏观框架之内,通过宏观的整体性眼光与微观学术态度的结合,有效地完成了对原型理论进一步的深入阐释。原型理论传入我国之后大多倒向了文学批评,而忽略了整体文学活动中的其他要素,尤其是对原型与文学创作及文学接受的关系,学术界很少论及。本书则立足宏观的视角,首先围绕文学活动的整体性,对原型与文学创作、原型与文学接受两大问题,进行了生动具体的个案分析。对前者,作者通过“不系之舟”、“水”意象、“才子佳人”模式等个案的梳理,从原型对文学创作的想象制约、“置换”创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探讨。此外,作者结合沈从文《边城》“渡船”原型中人类相互依存的善良本性及“水”原型中的阻隔功能,对原型对创作中作品丰富的张力、独特的风格等正面效应进行了微观阐述。而针对当前中国反腐败小说中“清官”原型的再现,作者对原型可能导致的程式化、庸俗化的负面影响也做了深入辩证的思考。对后者,本书也以“红”、“十字架”等在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内涵,清晰地阐释了原型对文学接受主体的“前理解”及客体的“社会情境”要求、原型体验、效果预示的正负面效应。在肌理细腻的案例分析之中,作者观照文学整体性的宏观构思显得更据说服力。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则不仅使抽象的原型理论问题变得更为清晰具体,也为理解文学艺术中的相关问题拓宽了思路。

三是对原型理论的缺陷进行了客观地反思,提出了有价值的应对策略。作者针对当下中国古典文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出现的生搬硬套,及将文学作品降低成为原型理论例证等问题,对原型理论的缺陷及其在文学活动中的负面效应做了细致的论述,并提出了有价值的应对策略。本书认为原型批评理论由于关注文学系统、文学整体,并试图将文学研究科学化,由此带来了三方面的缺陷:一是原型研究指向文学中较为固定的成分,不得不“放弃对文学自身部分鲜活的特征和细节的关注”(第141页);二是“带有浓厚的形而上色彩”(第142页),不追问文学系统、结构的来源,也基本舍弃了文学的社会历史维度;三是只提出了一种基本原则与构想,却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实践方式,因而使“如何在既不忽略文学经验又保持文学的自足性、在科学性追求和人文关怀,以及既超越社会历史又保持文学的历史感之间求取平衡”成了“最大的难点”,这一点更是“原型理论的根本缺陷”(第146-147页)。作者在认识到上述理论缺陷的前提下,在文学创作中以模仿“开放”“可塑性”的人、回归心灵、完整把握生活三大策略回应了如何尽量避开程式化、庸俗化的问题,在原型接受中进一步提出了可能造成阅读障碍、降低作品魅力、不利于读者精神提升和人格塑造等具体的负面效应,这种力求客观的学术眼光与清醒独立的反思精神,也对理论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全书通过对原型的重新阐释,梳理其发生、发展历程,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对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进行总体描述和个案讨论,并针对原型理论的缺陷,提出规避和超越具体办法。这些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的研究,有效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从丰富和深化关于原型理论的认识,拓展文学理论与文学活动关系的研究空间,及反思原型研究的学术传统等方面来看,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开创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本书的理论性较强,如能在部分章节的个案分析上予以进一步完善,强化理论分析与文学实例的结合,也适当避免少部分实例分析的重复痕迹,相关的理论阐释或将更加生动。当然,这些只是白璧微瑕,并不影响本书的学术价值。我们期待着作者能推出更厚重的新作。

[1] 张隆溪.诸神的复活——神话与原型批评[J].读书,1983,(6).

[2]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2)、(3).

[3]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原型文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我们需要文学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包裹的一切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