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意义

2013-03-27 21:58温桂珍梁安莉
大众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嘉年华儒家思想儒家

温桂珍 梁安莉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整体多元的华夏文明。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我国社会心理的深层。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屡遭毁灭性打击,却总是倒而复振,衰而复昌,一直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处世态度和风俗习惯。它的许多合理性内容,是其不衰魅力之所在。许多学者对作出了精辟的论断。其观点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儒家主要管理思想

1.1 人本理念

儒家认为人本身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意志,其所倡导的仁学思想的出发点也正基于此。“仁者,人也”,把人当人对待是一种行仁的德行,肯定人的价值与权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1],说明不仅要把人当人看,更要尊重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来考虑事情,而且任何人的人格和意志都是不容侵犯的。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不仅如此,孔子还强调了人的主体精神,“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是儒家对人本观念的诠释。人作为一个主体,有着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因此管理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地位、尊严,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和利益需求,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权利全面自由地发展自我并实现个人追求和价值。

1.2 诚信思想

孔子曾告诫自己的弟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也就是说,一个不诚实守信的人是无法立身行事的。统观儒家思想,既有“正心、诚意、修身”之说,又有“仁义礼智信”之说,也有“恭宽信敏惠”之说……诚信作为儒家伦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实际上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道德规范,而且具有价值本体、价值根源的意义。儒家经典《中庸》对“诚”的理解尤其如此。在《中庸》里,“诚”由静态的道德品质上升为能动的精神力量,成为连系内外、沟通天人的桥梁,从而构建出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诚信是儒家的教学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儒家以诚信育人,可见儒家对诚信的重视,孔子强调“敬事而信”、“谨而信”,[1]强调人应当认真而诚实无欺地做事。孔子还强调:“主忠信,毋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1]强调人应当以忠心和信实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并以此为择友、交朋的依据。

1.3 因材施教及仁德的用人理念

在用人上,儒家强调尊重贤明,重用人才两个原则。主张对有贤德有才干的人要破格录取,“尚贤使能”要给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对不同的人要不同对待。儒家仁学思想在社会政治方面的重要表现就是“德政”,这是儒学思想境界高层的内容。“为政以德”是儒家仁学中论述最为深广的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共之”。为政以德是为政的总原则。管理者实施德政的最重要的前提是克己正身,以身作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必先“修身”,“修身”被儒家看成是进行社会观看的逻辑起点。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管理者正气凛然、公平正直,以此为榜样,谁还敢走歪门邪道呢?为政者只有克己正身,身体力行,并通过自身符合道德规范的言行来教育人民,使人民信服,才能上行下效,上善则民善,人民有了道德自觉性,就会接受统治管理。

2 儒家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意义

我国在走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对组织的发展、计划的实施和控制起着助益作用。笔者认为,儒家管理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2.1 重视人本理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人本化,把组织的成长与员工的成长看得同样重要,把员工个人的充分发展作为组织追求卓越目标的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正好符合了儒家主张的“天生万物,维人为贵”。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的儒学大师们就已经早早提出了人本主义哲学,并初步建立起了以爱人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学。儒家提出“惟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性人为贵”的思想,认为人是宇宙万物中最为宝贵的社会存在,从而确立了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与人的尊严,说明人的利益是应当放在第一位的,这比欧洲国家意识到人的重要性并系统研究人的问题要早一千多年的时间。儒学同时认识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提出了“民者,君之本也”的论断,就是说民众乃君王治国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可以将这里的“民”理解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员工。

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儒家思想的启示是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是管理的中心,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势所趋,一切为了人才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以挖掘人的潜在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无限创造力为出发点,充分尊重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让员工充分参与到管理过程中,真诚接受员工的建议,并大胆授权,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意愿采取相应的激励和培训措施,营造适合员工的组织文化,使员工和组织目标一致。众所周知,管理是协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及其他资源,以实现管理目标的综合性活动。因此,要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者与员工理应互相理解,彼此关爱,这样才能上下一条心,营造出良好的生产工作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实现共同的管理目标。

2.2 强调诚信管理

儒家一直以来将“诚”和“信”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儒学著作里经常出现这两个字。“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帮行矣”(《论语》卫灵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等等。可见“诚”和“信”两个字自古便是中国人为人处事的法则,认为诚信是人性之道,天道之源。

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儒家管理思想的启示是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是组织的立身之道。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树立起威信与声望,才能在权力的基础上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以权威来管理,整个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就更有保障。

可是如今在我们的身边却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违背诚信的作法。2004年5月,环游世界各地的嘉年华来到成都,一时间成为了各大蓉城媒体关注的对象。可是到了 8月嘉年华却因经营的困境提前离开了成都,其间出现的许多问题也是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当时出资邀请嘉年华来蓉的成都嘉年华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本来做着一本万利的美梦,可由于市场调查和定位的偏差使得自6月1日开业以后的嘉年华一直处于严重的亏损中,这时输不起的公司便扮演起了赖帐的角色,先是拒不退还那些退出嘉年华的小食店的押金,后又拖欠工人工资和广告费用,当然这些问题在最后都得到了解决,可是该公司的所作所为已经使嘉年华的形象巨跌。因此嘉年华在成都经营的最后几周内生意是一日不如一日,而投资的各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今天我们常常听到和看到各种各样坑蒙拐骗的事情。现实中,有的企业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生产销售假药、假烟、假酒、空壳奶粉、毒醋、劣质香油等等,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大赚昧心钱。虚假的东西可能骗人一时,却不能骗人一世,最终假象败露,不仅自己倒霉,甚至还会连累整个行业。难怪有人提出了“信用危机”一词,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中国目前千真万确所面临的困境。要摆脱这种困境,我们的企业认真的学习儒家所提出的“诚”、“信”二字,在内部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人与人之间要建立起信任机制,这样企业才会有凝聚力,在外部企业要通过诚信经营来赢得消费者和市场,同时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也应以诚信为本,互利互助,共同发展。

2.3 重视知人善任工作

孔子在总结前人如何治国的时候指出用人是其成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这里的举直就是指举贤才,孔子认为只有任贤才会使民众臣服,天下国泰民安。孔子心中的“贤”是怎样的人呢?论语《子罕》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知”、“仁”、“勇”就是孔子心中“贤”的标准,只有具备这三者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贤人。知人善任就是要善于发掘人才并合理利用,这在现在也就是人力资源的利用问题。中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不少的学者专家都露出了担忧,尤其是对人才缺口巨大的忧虑。据权威部门预测:目前中国就业每年就需要40至50万人,而每年各类公司企业所需的人才达30万人,更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从未放松过对中国人才资源的争夺,在最近的几年间甚至加大了力度。可见,稳定和发展人才队伍已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大事。

对于如何开发和利用人才上,儒家思想有许多非常宝贵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儒家提出用人以德才皆备为标准,不可以貌取人、任人为亲、嫉贤妒能,也不能心存猜疑,不予信任,相反要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用当其位,营造出“近者悦,远者来”的局面。我们应借鉴儒家的用人观,一方面大力培养本国人才,另一方面吸引各国人才为我们所用,使企业和国家的人才优势展现出来,从而在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

3 结语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还有许多观点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一如1988年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提到,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可见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文化是一股无穷无尽的智慧之泉,也是人们对付未来各种困难时的有力武器。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儒学为现代管理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总体的思路是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儒家思想中的科学合理成份并加以利用,同时也要摈弃儒家思想中如重德轻艺、重义轻利等消极观点,正所谓扬长避短,使儒家思想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扬光大。

[1]论语[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2]马千里.论语的管理智慧[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3]孙春伟.试析儒家的诚信思想[J].北方论丛,2003.4.

[4]段波,周银珍.儒家思想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容忽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

[5]蒋丹.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8.

[6]周强.儒家思想研究综述[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7.

猜你喜欢
嘉年华儒家思想儒家
嘉年华里的大肚子熊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世界八大跨年“嘉年华”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三生 追梦嘉年华
文淇我的灿烂嘉年华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