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广西会展经济背景下的会展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

2013-03-27 21:58莫利民韦莉莉李立严
大众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会展经济会展业会展

莫利民 韦莉莉 李立严

(1.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2.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4)

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会展经济概述

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业不仅可以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相关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涉及服务、旅游、交通、边检、海关、翻译服务、广告、装饰、保险以及餐饮、通信等诸多行业,为地区的发展培育了新兴产业群,其强大的“产业拉动效应”“规模效应”带来了巨额利润和经济的空前繁荣。因此,会展经济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这种新型经济形式令人瞩目。相比于沿海发达省市,广西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许多国际会议相继在南宁召开,许多特色展会也相继在广西各大城市涌现,十年间逐渐形成了以南宁为中心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会展商圈,在各种利好政策的作用下加强同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会展业迅速发展,并已经成为这一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会展经济下外语人才需求分析

近十年来,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带动下,各种国际会议、展览等国际活动相继在广西召开,如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越青年大联欢、亚洲政党专题会议、东盟国际职业教学展、广西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合作项目的常务活动;以及东盟国家在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活动等。参展、参会的人员来自东南亚、东亚国家、港澳台等地区,这就要求会展业以及会展经济中的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既要了解国际惯例,精通会展策划与设计,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又要精通外语(如英语、泰语、越南语、日语和韩语等)。与此同时,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中,确定了包含会展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并预测到2015年,会展业人才总量约为23000~28000人,主要需求具有较丰富国际会展经验的高级会展策划组织、会展现场协调与服务、外语等方面的人才。

3 会展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开发现状

会展经济发展一片繁荣,带动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会展教育产生和发展。起初,很多高校在原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开办会展专业或开设会展方向,江浙沪一带的长三角地区的会展高等教育领先于全国,尤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下达到空前的影响,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教育中心,紧随其后的,是在以广交会为中心辐射影响下的珠三角地区。而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心带动起来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日益受到重视,广西高校相继关注会展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广西财经学院从 2005 年开始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内第一批会展类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也是广西最早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随后,其他几个高校也在原国际贸易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类、外语类专业基础上开设,或者直接从会展类专业开设会展类专业,如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会展艺术设计专业,广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外国语学院等高校也陆续开设了专科层次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2013年,广西大学在成人高考招生中,也新增会展策划与管理本科专业。由此,预计每年新增的会展专业毕业生是200人左右,尽管工商管理、旅游、外语、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也不断给会展业增加新鲜血液,但是仍然无法填补会展业严重的人才缺口,尤其是在每年国际展会旺季,精通外语和会展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奇缺,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都要大量调动在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在展会期间进行支援。

4 基于广西特色的会展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广西会展经济中打的是“东盟牌”,即立足北部湾,面向东盟,因而会展人才教育也应围绕着这一点进行。与广西会展业联系合作的主要来自东南亚和东亚国家、港澳台地区,沟通过程中运用到的外语主要有英语、泰语、越南语、马来语、老挝语、缅甸语、柬埔寨语、日语、韩语等,在全球化加剧的形势下,进行国际交往时都普遍运用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因此,英语在会展人才外语教育中仍然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4.1 学校内的外语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会展业作为新兴行业对外语人才有着特殊的要求,语言文字的沟通理解要建立在掌握会展行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比如电话交流,电子邮件沟通,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等。这些新情况的出现要求高校的外语教育职场化,即结合会展工作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会展外语教学改革。会展专业的课程主要关注学生的行业知识积累和技能实践,开设会展专业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和教学专长,设置会展英语、会展泰语、会展越南语等专业外语课程作为选修方向课程,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目前开设有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有三大外语模块,分别是英语、泰语和越南语,外语教育统一为英语,但是泰语和越南语是学院的特色优势专业,开设有基础泰(越)语、泰(越)语视听说等课程,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学习和发展需要,选修其他基础外语和职业外语。在英语教育方面,实现三年英语教学不断线,并且不断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体系上做教学改革,通过会展商务英语情景模拟、英语沙龙、演讲会和辩论赛等活动创造职场语言环境,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职业场所应用外语的能力,结合各种实训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训练。会展工作情境下的小语种教育也可以借鉴职业英语的教育模式开展,满足广西会展经济圈内面向东盟经贸往来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4.2 利用广西会展业日渐繁荣的优势,培养具有本土特色的会展外语人才

在会展经济的影响下,面向东盟,寻求更多的合作发展共赢机会,广西高校纷纷开设小语种专业,如日语、泰语和越南语专业,而广西民族大学还开有老挝语、缅甸语、印尼语、马来语等专业,广西外国语学院开设有柬埔寨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专业,外语培训机构开设的韩语培训班也颇受欢迎。这些语言类毕业生将在面向东盟国家的展览和国际会议组织和接待、翻译服务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广西高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广西本土,更易于学习、了解本地的民族特色优势和产业特征,因此,在专业方向上,可以增加会展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应结合广西地区的发展特色,开设会展服务、会展接待、会展礼仪等选修课程,并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外语跨文化交流。

每年包括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内的大小展览、国际会议在广西举办达数十次之多,因人才紧缺需要到各大高校借调志愿者,这也能给在校学生一个了解会展行业、锻炼的机会。有组织、有目标的校外实践环节对外语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很难得的,在此过程中,将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总结与沉淀实践心得,完善在校学习的知识结构,对外语专业的学生提高会展服务的能力大有益处。

4.3 发展社会职业培训与外语培训教育

社会职业培训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生走入职场后,对多从事的行业和自身知识储备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更强。鼓励社会办学,尤其是外语培训和职业发展机构,同时,会展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应多组织开展各种会展培训活动,对“半路出家”但志在从事会展行业的人员进行会展专业外语培训,

对外语类专业的人员进行会展知识技能培训,安排合格人员到相应岗位做志愿者,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缓解会展外语复合型人才短缺的现状,还可以给日益蓬勃发展的会展业储备人才。

4.4 会展外语复合型人才“引进来,走出去”

广西的会展业起步较晚,可通过人才“引进来,走出去”项目,应多引进区外人才,并拓宽合作办学的渠道,将学生送到会展业和会展教育较为成熟的长三角等地甚至国外去学习,开阔视野。此外,会展教育多是在传统专业基础上设立,师资力量较薄弱,结构也不甚合理。高校一方面应该引进会展从业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课堂,将会展经济最新的资讯传给学生,一方面应该为教师创造条件,通过会展业内挂职、外派进修等方式将教师送出去实践和学习。

5 小结

立足北部湾,面向东盟,广西由于其独特的会展经济环境,创造了一个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会展人才需求市场,而会展外语复合型人才应具备会展服务知识技能和专业工作环境下流畅的外语沟通能力,因此,广西高校会展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要针对会展人才市场需求,外语专业和会展类专业通过课程改革互相补充,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外语能力和会展服务能力,并且不断完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会展产业发展特点的复合型人才。

[1]马勇,肖轶楠.我国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J]. 旅游科学,2005(19).

[2]林霁峰,梁堃.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广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

[3]韦莉莉.广西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问题的探析[J].教育界,2012(12).

[4]林景英.广西高校会展英语人才培养对策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11).

猜你喜欢
会展经济会展业会展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分析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互动初探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对中外会展经济的比较分析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广西会展经济与东盟主题经济的发展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