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2013-04-01 19:43朗凌玲宣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安徽宣城242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医患内科

朗凌玲 (宣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安徽 宣城242000)

现代护理理念日益更新,相关护理工作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时代,把对患者的心理研究融入到护理学中来,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语、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神经内科疾病的病因相对复杂,病患时间长,而且大多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目前对有些疾病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工作对于神经内科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在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在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需要等方面做好防护工作,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努力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 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1)蛮不在乎心理。某些疾病是可逆的,症状恢复较快,一部分年轻患者认为自己还年轻,对所患的疾病持不在乎[1]、不重视的心态,抱有侥幸心理。

2)悲观心理。当患者意识到疾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时,甚至出现机体部分功能丧失时,在心理上和身体上给患者当头一棒,继而产生恐慌、焦虑、失望、悲观等情绪,对生活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

3)好奇心理。部分患者患病后,对所患的病情产生怀疑、好奇心理,想法设法打听和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的原因,以及治疗措施。甚至有时怀疑医生的技术,他们迫切希望有丰富经验、德高望重的知名专家和优秀的护理医师来为他们治疗及护理,并且希望从他们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4)焦虑心理。患者通过治疗,在卧床时间一段时间后,对自己的病情恢复没有期望那么好、那么快,病前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现在只能在他人帮助下才能勉强的完成,使患者内心感觉到自己给他人或者家庭带来负担,导致其产生焦虑急躁的心情,情绪极不稳定,表现为反复询问医护人员自己的病能不能治愈,何时能够出院等。

2 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需求

1)需要安全感和期望早日康复。多数内科患者患有慢性病,求医的目的是为了早日康复,恢复健康的生活。当他们得知医务人员了解、尊重他们,以经济、有效的方案为他们诊疗时,就会感到希望和信心,情绪稳定,少有忧虑,积极配合诊疗,得以较快康复。

2)需要被认识和尊重。有些内科患者很怕自己变成医院的一个有趣病例,怕被嘲笑,从而会感到自尊心受挫,影响其治疗信心,也会对医务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3)需要被接纳和有所属。患者入院后,环境改变,医务人员、病友组成了一个新群体,每个患者都希望被这个群体接纳,成为其中一份子。

4)需要提供信息。由于有些患者文化层次较低,对疾病认识不足,对自己的所患疾病希望医务人员能够详细介绍,同时希望知道自己疾病的发展、预后及相关信息。当患者对上述情况了解后,自信心常会提高,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较好配合。

5)需要适宜的活动。住院后,相应的活动被限制,病房空间狭小,患者接触人员单调,长时间会产生厌烦、无聊。因此,医务人员需要给患者安排适宜的活动。

3 神经内科患者心理护理原则

1)交往、沟通的原则。心理护理是护士与患者在交往、沟通过程中完成的,良好的交往、沟通技巧与语言艺术,有利于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还可以加强临床防治效果。纵观一些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很多都是由沟通不当引起的,从而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影响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因此,护士必须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与语言艺术,以美好的语言艺术鼓舞患者和病魔作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理解的原则。理解对于患者而言非常重要。患者往往是身心两方面都受到伤害,特别需要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理解。那么医护人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抚,从各个方面去帮助和解决患者的困难,缓和患者出现的焦虑、急躁、无助的心情。作为一名护士,更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困难[2]。我们要心胸豁达,学会宽容,学会善解人意,从而减少医患矛盾。

3)热情的原则。护理工作中最重要是做到热情服务,工作时常带着微笑会让患者感到亲切与温暖,易于接近,会让医患关系更和谐。

4)启迪的原则。要不断地用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进行宣传解释,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错误概念、错误认识,使患者对疾病及其治疗的态度由被动变成主动。

5)针对性的原则。患者的心理常常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心理护理应该根据每个患者、每种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等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分别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6)自我护理的原则。护士应帮助、启发和指导患者尽可能的进行自我护理。自我护理的4项职能是[3-4]:①维持健康;②自我诊断、自我用药、自我治疗;③预防疾病;④参加保健工作。能够自我护理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是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的体现,有助于患者自尊、自信及满足患者的某些心理需要,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4 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措施

1)致力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处理好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要主动热情,给患者留下良好印象,以真诚的态度同患者交谈,并从交谈中了解到患者的需求,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做好前期工作。

2)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入院时会产生陌生感,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情绪和精神压力,指导患者正确处理疾病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自然、轻松的方式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做好心理安慰,使患者内心的压抑得以缓解,情绪和心态得以有效的调整,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3)尊重患者。人人都有自尊心和尊严,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患者患病后,自尊心和尊严本身已经受到影响,此时更需要得到别人的重视[5]。因此,护理人员对待患者应耐心劝解,妥善用词,严禁训斥,以免伤害其自尊心。

4)良好的与人沟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尊重患者的前提,也是现代护理服务的理念。语言更是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6]。在我们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医护人员应做到文明、规范用语。对语言沟通有障碍患者应用非语言交流,如关爱的眼神、亲切的微笑等都能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

5)良好就医环境。现代护理中特别强调了就医环境与患者的关系,认为就医环境的好坏和患者恢复健康快慢是紧密联系的,医疗环境越好,病人心情就越能得到放松,病情恢复得越快,反之,病人越容易急躁,惶恐不安,对病情恢复越不利。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到室内床单整洁、清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裕,温度适宜,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1]蒋继国 .护理心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3.

[2]朱剑秋,汪风 .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J].当代医院,2008,14(22):125.

[3]陈凤春,任晓青 .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8,5(8):1030-1031.

[4]陈方英,张丰萍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6,14(11):118.

[5]孙艳,李宇军 .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J].全科护理,2009,7(15):1369-1370.

[6]任雪梅 .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 [J].中外医疗,2012(7):150.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医患内科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