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禅宗杂谈

2013-04-02 03:41尹文汉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九华山禅宗禅师

尹文汉

(池州学院 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000)

九华山禅宗杂谈

尹文汉

(池州学院 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池州 247000)

唐代开始九华山即有禅宗传入,但九华山开山祖师僧地藏应该不是禅门中人。禅宗史籍中提及唐代九华山禅门人物是行者甘贽,他是南泉普愿禅师的在家弟子,是有名的居士。宋元时期九华山禅宗较为活跃,从隐居九华山的诗人杜荀鹤的诗中即能窥见一斑,此时最有名的禅僧是临济宗的大慧宗杲。明清以来,九华山禅宗传承脉络较为清晰,主要是临济宗和曹洞宗二大派系,曹洞宗寿昌系和云门系在九华山都有传播。

九华山;禅宗;僧地藏;甘贽;曹洞宗;临济宗

关于九华山佛教的历史,虽然自明代以来修九华山志者代有其人,至清末光绪年间志书和类似志书已近十次编修,且内容日益繁富,但要弄清九华山佛教的宗派源流,依然觉得史料不足,语焉不详。在各种通行的佛教史、高僧传和禅宗灯录之中,很少有九华山的相关记载,而九华山历代僧人也少有著述传世,因此要弄清九华山的高僧和他们的宗派对研究佛教史的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中唐以来,禅宗迅猛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一直延续至今,同样发韧于中唐的九华山佛教与禅宗是什么样关系呢?

1 僧地藏应不是禅门中人

九华山佛教的开启,元末明初的陈岩在其《九华诗集》中已提到东晋杯渡来山之事,明代所修之山志比较谨慎,将之列入附录之中,清代康熙年间所修山志始予认可,此后山志多沿袭康熙年间《九华山志》的说法。且不说杯渡来山一事真假难辨,即使真有此事,九华山佛教的开山祖师也不可能归之为杯渡,因为九华山并未因杯渡而有佛教之延续。

九华山佛教的真正开启者是僧地藏,《宋高僧传》与明代《神僧传》均有僧地藏的记载。关于僧地藏的生平事迹,以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最为详尽,此文收录于《全唐文》中,最早出现于康熙年间所编的 《九华山志》。大多数的学者都认定费氏的《九华山化城寺记》为信史,且是最为可靠的史料。因为费氏是九华山下青阳县人,且与僧地藏生活同时,尤其重要的是,此文篇末提及费氏创作此文的时间是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距僧地藏圆寂仅十余年。赞宁在《宋高僧传》中对僧地藏的描述,实是对费氏《九华山化城寺记》的浓缩,这也是对费氏此文真实性的一个有力旁证,而且该文末提及“时征士右拾遗费冠卿序事存焉”。然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对九华山如此重要的文章,明代的四种《九华山志》竟然没有收录,而仅仅只收录了费氏的诗作,明代以前的其它文献也未见提及,让我们不得不对此文的真实性产生困惑,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篇《九华山化城寺记》是否是费氏原作?作为一名新罗来的异国僧人,在九华山进行了长达七十余年的艰苦卓绝的修行,感化了当地的百姓和士大夫,他们为他置地、建寺、上奏赐额,使九华山成为一个重要的佛教道场。然而,如此有影响的大人物究竟属于何宗何派,各种史料中却无任何交代。他读的是什么佛教经典?费氏只提及他曾去南陵请“四大部经”,究竟是哪四大部经,没有交代。从他的修行来看,属于苦修,行头陀行,生活上自给自足。这些都无法让我们准确判断他的宗派。由于他有神异故事,如山神出泉补过、肉身不腐、灵塔发光等,赞宁将之列入神异篇,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他已被列入神僧之中。明代《神僧传》也将他收入,更重视其神异方面的表现。由于宋代以来,禅宗与净土昌盛,且绵延至今,今天很多学者偏向于从这两个方面寻找证据,以为僧地藏或是修禅宗,或是修净土。如果真是禅宗,如此丰富的禅宗史书焉能不载?与僧地藏同时或稍晚在池州地区弘传禅宗的南泉普愿、杉山智坚、鲁祖宝云和九华山的甘贽行者禅宗史书都有记载,智坚、宝云、甘贽等人,他们在佛教史上的影响都不及地藏。而认为其修净土者,以“四大部经”作为证据,也是猜测。倒是值得重视的是,僧地藏以“地藏”为法号,应该是有意为之,以菩萨的名号为法号,绝不可能是一种巧合。在僧地藏出生和出家的七世纪末,地藏信仰在新罗和中国都已流行。明知是菩萨名号,还要拿来作为自己的法号,只能说明他对地藏菩萨的偏爱和信仰。如果真是这样,他就不大可能是一个禅门中人。

2 行者甘贽

在禅宗史籍中,提到的第一个九华山人物,是行者甘贽。他是南泉普愿的在家弟子,《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禅宗正脉》等禅宗重要典籍都有专篇记载,众多禅师的语录都提到他,关于居士的佛教史及史籍,也多会提到他。南泉普愿是晚唐的重要禅门宗匠,弟子上千人,出类拔萃者包括赵州从谂、长沙景岑、子湖利踪、新罗道允等一批禅师,黄檗希运、洞山良价也曾在他门下学习。甘贽是他俗家弟子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居士史上的重要人物。禅宗史料对甘贽的记载,主要是关于他的公案,如“甘贽设粥”等,基本未提及他的生平,均以“池州甘贽行者”称呼。九华山志中恰恰有材料可以补充他生平的相关信息。在现存的九华山相关史料中,以元代陈岩《九华诗集》涉及内容较全,时代较早,陈氏不仅留下了二百余首为九华山各景点而写的诗作,并且通过注释的形式对这些景点进行了说明,正是这些说明记录了宋末及元代九华山的人文与地理情况,以及当时人们对九华山历史人文的认知。陈岩在《曹山延寿院》诗中自注:“玉田庄东,寺后有三角泉,本甘贽道者庄。”清陈蔚《九华纪胜》卷十七有关于延寿寺的考证,提到延寿寺在曹山三角泉,本道者甘贽庄,唐贞元间,甘贽舍宅为寺,建龙门寺,宋代改为延寿寺,并提及“山南麓有甘贽墓”。上世纪末在延寿寺遗址上发现一块石碑,为明成化六年(1470)年立,碑载,“唐贞观年有甘贽祖师,见此境界有脱尘离俗之象,始建寺曰延寿寺。然则延寿寺之名传,新罗国师金地藏来游于此,是此甘贽祖师送于九华焉。”从以上材料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甘贽住在曹山,他舍宅为寺,今日延寿寺遗址处,即是他的住所,位于今青阳县杜村乡红光村境内,甘贽墓今尚存;二,甘贽曾舍宅为寺,建立龙门寺,时间在贞元年间(785-805)。明代所立碑文,错误之处太多,虽是地下发掘,但此碑误将“贞元”写成“贞观”,时间相距较远,南泉普愿来池州即是贞元十年,甘贽为其弟子,当生活在此时期。此碑说甘贽舍宅建延寿寺,是没有深入进行历史考证的,延寿寺为宋代皇帝所赐,原为龙门寺。更有趣的是,此碑还说延寿寺是甘贽送给金地藏的。明清时期,九华山受到皇家重视,金地藏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应化之说流行,此碑应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以此附会之说来提高寺庙的名气和地位。

3 唐宋元九华山禅宗

中晚唐时期,九华山周边已有禅宗活跃。洪州宗马祖道一弟子普愿、宝云、智坚等都在这一带弘法。九华山佛教渐趋发展,禅宗自然也会传入。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年轻时读书九华山,后来又隐居山中,与僧侣交往频繁,他的很多诗作里都提及禅宗,如很多赠送给九华山僧人的诗句:“不计禅与律,终须入空门”,“问禅将底说,传印得何心”,“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等等都表明这些僧人是禅师。

宋代以来,在各大宗派逐渐式微的背景下,禅门和净土却长保兴盛。九华山佛教自然无法回避和绕过这一时代潮流。不可否认,宋元时期九华山佛教应该以禅宗或净土为主。但令人遗憾的是,宋元时期九华山这一佛教重地,寺院达四十余座,僧众应有数百,而名诸青史者,却少之又少。其中,最有名者,是曾经到访九华山的大慧宗杲禅师。宗杲禅师是宋代看话禅的倡导者,临济宗的大师,曾经参访九华山,住化城寺。清光绪《九华山志》记载,宗杲禅师圆寂后,九华山僧人尊他为“定光佛”示现,于是铸造坐佛像供奉。此像一直保留在化城寺,“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山志编者周贇称赞道,“释氏佛菩萨皆出西方,惟地藏菩萨为东方新罗人,惟定光佛为中华宁国人。”根据山志的记载,元代末期化城寺真观和尚,又被称为无象禅师,也是临济宗人。诸多迹象表明,宋元时期九华山及其周边临济宗比较活跃。

4 明清时期九华山禅宗

明清时期九华山佛教传播与发展情况,比唐、宋、元诸时期要清楚得多。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地方志的修撰比较频繁,记录较多。从宏观层面看,有《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全国性的志书的编修;从地域性看,这一时期编撰有《江南通志》、《池州府志》等方志;而更详细记载的,是《九华山志》。《九华山志》从明代开始编修,至清末光绪年间,一共有七个版本,另外还有陈蔚的《九华纪胜》,也是相当详尽。

明清时期,九华山禅宗主要是临济宗与曹洞宗。关于曹洞宗在九华山的传播,有寿昌系和云门系两支。其中寿昌系有完整法卷存世,所以比较容易梳理清楚。九华山祇园寺保留的法卷即是寿昌系法卷,清楚地记载了曹洞宗第一世洞山良价起到第四十七世九华山祇园寺宽明止的完整传承。其内容如下:

释迦文佛诞生二千九百五十一年岁次乙丑正月吉旦,今将历代祖师所传源流开付于汝:

第一世洞山价禅师 第二世云居膺禅师

第三世同安丕禅师 第四世同安志禅师

第五世梁山观禅师 第六世太阳玄禅师

第七世投子青禅师 第八世芙蓉楷禅师

第九世鹿门觉禅师 第十世青州辨禅师

第十一世大明宝禅师 第十二世玉山体禅师

第十三世雪严满禅师 第十四世松秀禅师

第十五世雪廷裕禅师 第十六世灵隐泰禅师

第十七世宝应遁禅师 第十八世淳拙才禅师

第十九世松廷严禅师 第二十世凝然孜禅师

第二十一世俱空斌禅师 第二十二世无方从禅师

第二十三世月舟载禅师 第二十四世宗镜书禅师

第二十五世廪山忠禅师 第二十六世寿昌经禅师

第二十七世博山来禅师 第二十八世报亲舟禅师

第二十九世虎洞义禅师 第三十世洞安灯禅师(甘露开山)

第三十一世慧泉金禅师 (法华堂上)第三十二世崑硕岱禅师

第三十三世鹿空彩禅师 第三十四世云翔鸥禅师

第三十五世优昙华禅师 第三十六世德成辉禅师

第三十七世善性定禅师 第三十八世天益德禅师

第三十九世翠崖楷禅师 第四十世松海雯禅师

第四十一世青莲洪禅师 第四十二世泉冷性禅师

第四十三世法源通禅师 第四十四世大根灵禅师(中兴祇园)

第四十五世淮海圆禅师 第四十六世松崖垢禅师

第四十七世大九华山祇园寺方丈第四十七世宽明付法徒宏志亲领,法名法雨

祖衣拂子拄杖如意受持

派曰

寿增无量法 灵证妙莲台

弘传大千界 群昧觉花开

惟雨润万物 为道亦复然

能息诸烦焰 荣汝菩提田

从这一份法卷来看,从第一世至第二十七世,都不是在九华山弘法的僧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编撰的《九华山志》将此法卷理解为祇园寺历代方丈的世系,是一种误读。曹洞宗此一段历史传承在禅宗史上是非常清楚的。第一世洞山良价禅师是曹洞宗创始人,弘法地江西。生活时期为807-869年。第二十七世博山元来(1573-1630),在江西广丰县博山能仁禅寺弘法,为曹洞宗寿昌法系重要传人。博山元来亲自制定的法派辈份为:“元道弘传一,忞光照普通。祖师隆法眼,永播寿昌宗。”第二十八世报亲道舟禅师,应该也不在九华山,按取名方式,为山、寺加法名,九华山没有报亲寺或报亲山。所以,曹洞宗寿昌法系传入九华山,是第二十九世虎洞弘义禅师,即九华山伏虎洞义禅师,其弟子洞安传灯禅师,为甘露寺开山。洞安即洞庵,是庵名,也用来指当家师名字。洞庵传灯开创甘露寺之前在弘义禅师门下二十余年。第三十一世到第四十三世,大部分应该在九华山弘法。如三十六世优昙、四十一世青莲、四十三世法源先后担任过甘露寺住持。第四十四世大根灵禅师,法名寿灵,为祇园寺中兴之祖。第四十五世淮海增圆至第四十七世宽明均在九华山,其传承合乎寿灵禅师所制定的法派辈分。所以,我们能确定曹洞宗自第二十九世弘义禅师传入九华山伏虎洞,并先后传入甘露寺和祇园寺,这两寺成为九华山曹洞宗寿昌系的弘法基地。

明清九华山曹洞宗的另一支云门系,是由瑞白明雪传入的。瑞白明雪是曹洞宗云门系的大宗匠,曹洞宗第二十八世传人。明雪俗姓杨,安徽枞阳人,20岁时出家于九华山聚龙庵,后拜圆澄禅师为师,与麦浪明怀、石雨明方、三宜明孟等成为圆澄的几大得力弟子,与其师一道大唱曹洞宗风,协助其师开创出云门一系。明雪传承的曹洞宗云门系,根据有关谱系记载,从明雪起,续演二十八字派系,为“常持妙法胜庄严,果证无为道上玄。西来大意修般若,月朗中天振万年”。清末民初百岁宫住持月朗是第四十一世传人。

明清时期九华山也是临济宗的重要阵地,甚至有人认为临济宗的势力超过曹洞宗。康熙六年(1667)临济宗名僧玉琳通琇国师朝礼九华,传教说法,这是九华山佛教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九华山临济宗的一件大事,推动了临济宗在九华山的进一步发展,其徒宗衍乘势建立了上禅堂。于百岁宫出家,咸丰同治年间住持百岁宫的宝悟禅师,与江南诸寺的宝初、宝月、宝印被禅门称为“江南四宝”、“临济四宝”。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九华山广胜寺也是临济宗的重要传法寺院。青阳县城东妙峰寺留下一部雍正年间编撰、光绪年间续修的《妙峰释氏宗谱》,其中就记录了明代以来,临济宗从妙峰寺传入九华山广胜寺的过程及至清末广胜寺的法脉传承。遗憾的是笔者还没有亲自见到这部珍贵文献,故不能作更多说明与分析。

应该来说,临济宗在九华山的传播历史相当悠久,而且延续直至今天。

5 余论

九华山禅宗自唐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由于历史文献不足,很难对其传承与发展作一清晰的梳理。虽然明清时期的多种九华山志和相关地方志中记录了近百位高僧及其简历,但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仍无法判定大部份僧人的佛教主张和派系。让人惊奇的是,作为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历代以来不知云集了多少僧人,却很少见诸各种重要的佛教史籍,这让研究九华山佛教史的专家学者增加了资料搜集与考证的难度。随着近年来各类佛教文献的集成、出版和数字化,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一工作将变得容易一些。

[1]陈岩.九华诗集[O].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2]顾元镜.九华山志[O].明崇祯二年(1629)本.

[3]喻成龙,李灿重辑.九华山志[O].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本.

[4]周贇.九华山志[O].清光绪二十七的(1901)本.

[5]印光.九华山志[M].民国二十七的(1938)本.

[6]九华山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0.

[7]柯实卿,王崇.池州府志[O].明嘉靖本.

On Zen Buddhism in Jiuhua Mountain

Yin Wenhan
(Research Center of Jiuhua Mountain Buddhism Culture,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Anhui 247000)

Zen Buddhism has been introduced to Jiuhua Mountain since Tang Dynasty,but ksitigarbha is not foregoer of Zen.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Zen,Ganzhi is mentioned as the foregoer of Zen in Tang Dynasty,he is the secular disciple of the Zen master of Nanquanpuyuan,during Song and Yuan Dynasty,Zen in Jiuhua Mountain was very active,which is revealed in the poems by Du Xunhe,a seclusive poet in Jiuhua Mountain.The most famous Zen monk was Dahui Zonggao.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y,Zen in Jiuhua Mountain mainly inherits from Linji School,and Caodong School,Shouchan sect and Yunmen sect of Caodong school are spread in Jiuhua Mountain.

Jiuhua Mountain;Zen Buddhism;ksitigarbha;Ganzhi;Linji School;Caodong School

B94

A

1674-1104(2013)05-0071-04

2013-08-23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K2012B636)。

尹文汉,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副教授,硕士,九华山佛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文化。

[责任编辑:余义兵]

猜你喜欢
九华山禅宗禅师
禅宗软件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九华山风景区最大承载量测算研究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生态旅游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以九华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为例
邮票上的世界名山
怎样打造禅宗文化大品牌——对湖北黄冈禅宗文化开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