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趋势研究

2013-04-02 13:27邓春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教材体育

邓春和

(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趋势研究

邓春和

(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开设了几十年的体育课,已于2002年9月开始被《体育与健康》课程所替代;大学体育课程与基础教育接轨势在必行,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未能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普通高校教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其重点是以《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根据来转变观念.设计与创新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建立体育与课程新体系.

普通高校;体育;改革;实践;趋势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过程和经常性、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建立科学的、健康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成为体魄强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体育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当今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有许多弊端,本文主要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全新道路.

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虽然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改革,但目前从教学整体上说仍存在许多弊端.为了与国际接轨,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大学生的健康体质,我们只有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改革,找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才能使普通高校体育有进一步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目标总体上缺乏体育终身化意识、对学生主体性认识不足、教师课堂言行不规范与自我要求不严格、教学考核单调不严谨;其次,高校体育教材形式单一、实效性低、针对对象不明;最后,在体育场馆设施方面存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场馆和器材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体育课需要.

2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提高体育素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现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为了健康,参加体育锻炼是人的一生不可缺少的生活部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顶峰,也是学生体育学习的最后一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作用.要想使学生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实效,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即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爱上体育,对体育产生兴趣.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加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基础知识,动作做法和规格,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使学生爱上体育锻炼,并能自觉地、经常地锻炼身体,持之以恒,终身受益.同时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要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水平,使他们找到适合锻炼自己身体的科学方法,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普通高校教学内容的革新

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是教学内容,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决定体育教学的成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国全面开展和普及,这就必须放大体育课程目标.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每个大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他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因此,普通高校要选择的教学内容,既要重视人体生理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心理起重要作用的教学内容,所选的内容要防止重复性,并充分体现体育的这几个特点:健身性、文化性、、典型性、基础性、名族性、娱乐性、时代性.现今,普通高校体育的发展要和社会相结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此相适应的体育课程内容必须进一步革新.我觉得新的体育课程内容应包含下述五个方面:(1)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教育也可叫做身体教育;(2)健康、安全地从事体育运动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包括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也就是我们说的保健教育;(3)愉悦身心、休闲体育,包括游戏和舞蹈等统称娱乐体育;(4)以专项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内容(5)扩展练习、冒险教育、防卫训练、健康生活教育等统称生活教育.同时,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体育材料,比如科学实用的教科书,不仅能使学生在校期间能用,而且还能对其终身体育锻炼进行指导.

2.3 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既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一味的循规蹈矩,又不能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上课中,体育教师应把学生当成课的主人,也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中师生的互动要多,改变过去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允许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加强素质教育

在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普通高校应当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改变过去那种只根据体育技能和达标成绩来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评定的方法.素质教育要体现在现代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也就是要重视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只有教会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领会到体育精神,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才是现代普通高校体育的最终目的.

2.5 注重体育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是教学的材料,是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知识信息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源泉.现在普通高校选择的体育教学材料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新最先进的材料,也不是最好最合适学生的材料,教师有责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创编和修改.也就是说教材只是材料而非成品,它需要教师进行加工,使教材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和储存的工具.

体育教材更是一本参考资料,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特点,逐步探索、建立一套本校的教材,现在各高校都在实行体育选项课教学,那么每一门课就需要一本选项课教材,它和专项课教材还得有区别,要适合普通大学生的身体条件,掌握能力,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方法的教材.不是任何教材都适用,教材不是教学的目的,用它实现高于教材的目标.教材是教与学的中介,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

2.6 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与器材问题

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状况如何,要靠这个国家对体育经费投入情况来决定;一所高校学生体质如何,要看校领导是否重视、学校的体育设施与器材能否满足本校学生体育教学的需要.现在的大多数普通高校在体育教育方面重视不够,一顾抓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质状况,这就导致了现在普通高校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要想改变此状况,高校校领导必须重视体育教育,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建一些急需要的体育场馆,比如:综合馆(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都可以上)、游泳馆等等;在体育器材方面至少要满足体育课堂的需要,以保证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经费不太紧张的情况下,还可对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必要的器材,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又能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3 结论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认识和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越来越风靡,在普通高校原来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已经跟不上现代体育教学的步伐了.这就说明,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更新教育观点和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合现在社会发展的学生体育价值观.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应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提高自我修养,以饱满的精神跟上社会的前进步伐,在工作中要虚心的向每一位教师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目的是找出一套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学方法,迎合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出的新型人才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1〕李华倬.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

〔2〕陈亚麟.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1(12).

〔3〕苟定邦,董林,聂东风,杭兰平,林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5).

G807.01

A

1673-260X(2013)09-0099-02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教材体育
教材精读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2016体育年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