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3-04-02 13:27熊丽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政治

熊丽辉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湖南长沙410205)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熊丽辉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会计系,湖南长沙410205)

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完善及良好运转,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和谐的校园环境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心理情况因材施教;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即高校老师要注重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互动,以期达到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目的;合作共赢的友朋心理环境即在高校教学中提倡互帮互助,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劝道、安慰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高校素质教育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包含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即施教群体通过传达社会道德规范和政治观点对受众者做出要求,促使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它包括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进行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施教者对高校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的着重培养活动,它来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通过深层次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期高校学生整体素质和学生个人修养得以全面提高.

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 心理健康教育填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思想政治教育是站在社会和国家的角度着重于通过对人们道德体系、思想政治觉悟方面的培养和完善,促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整体规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它所关注的侧重点在于对高校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法律道德的影响,相对应的忽视了一些自身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例如对喜怒爱好的情绪调节、面对挫折时应如何反应解决,怎样在人际往来中与人融洽相处等等,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很好的弥补自身学科体系的不足,在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完善其道德人格,全面和谐,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1.2 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学的一个良好拓展延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在教育者的说服教导中接受基本理论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扭转了这种局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施教者开始重视学生内心的想法,并鼓励其表达,对其困惑加以引导纾解,尊重不同观点.这种教育方法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被学生接受.因此,既有助于丰富高校教学内容,便于教育工作的展开,又帮助了高校学生矫正不良心理习惯.

1.3 心理健康教育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有效性方向发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学生对其展开的教育工作并不感冒,这主要就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固定、单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把施教者与受教者严格的区分开来,由于缺乏足够的就留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代沟比较大,就容易造成互不理解的局面出现;另一方面,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它主要通过对纯理论思想的说服教育达到改变高校学生政治见解的目的,这明显与新时代的较快发展不相适应.同时,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较多的社会压力和矛盾,他们急需心理上的排解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教育解决办法,而不是空洞的教育理论.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入很好的解决了高校学生的这一需求问题,从心理层面展开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实际所面临的困惑加以解决教育,它更多的关注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实际而又有效的平等教育既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快速行进的动力.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并进,共求发展

2.1.1 求同存异,允许差异存在

人们所处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所受教育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到自身个性的发展,这就是差异化形成的最基本原因.它是客观存在的,且影响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的个体对同件事情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心理学上称之为“个性差异”,它的标准释义是这样的:“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差异影响着人们做出各自的行动.同时,由于个体需求的不同,又造成了个体差异的扩大化.为了找寻个体差异在教学发展中所形成的不同影响,心理学把个体差异作为了一个专门的课题来进行研究.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的问题,求同存异,在允许差异性存在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2.1.2 根据认知水平的不同,区别对待

作为社会整体中的个体,在发展中必然会受到社会整体规范的制约和影响.在社会大环境中为了个体自身更好的发展而做出一定让步,对社会所给予的不同刺激吸收接受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同化”,受个体认知水平不同的影响,个体的同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只有根据认知规律,做出才能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展开.

2.1.3 根据个体的需求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这几个需求是递进关系.它比较明确的展示了人们的基本心理过程,只有在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其他的心理层面需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校教育就是为实现学生心理上五个基本需求服务的,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对学生的不同阶段需求做出调查研究,以便为思想政治教学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2.2 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要充分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予以借鉴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总共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下面,我们来做具体分析.

2.2.1 主体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题,实施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满足学生需求作为首要目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感受,并对学生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加以引导解惑.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主题地位是处在第一位的.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勇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题地位.

2.2.2 差异性原则

心理学上的一个最大特点便是允许差异的存在,高校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造成了各自性格特点、处世能力、外貌气质的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学生群里.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要认同个体差异的原则,根据学生性格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把学生分为活跃型、安静型等,对于活跃型的学生,教育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于安静型的学生,则以平缓引导教育为主.总之,高校在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因材施教.

2.2.3 整体性原则

即看待学生要全面,不能因为一方面的不足就对学生加以否定,不管是长处还是短处内秀还是外美,主观的因素和客观的条件共同构成了学生整体.引申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就是要求施教者要全面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全面提高其整体素质.

3 在高校中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1 注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心理健康机构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实施下去的前提条件.高校首先要在心理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分级设立心理咨询小组,才能促使心理教学工作的又快又好展开.其次,在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必须满足一下几个条件:(1)首先要培养引进心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设施,硬件条件才是基础,促使心理咨询活动规范化、专业化;(2)学校主要负责人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各院、各系、各班领导争做大学生心理健康负责人,积极接受心理技巧方面的培训.以期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心理导师;(3)建立大学生心理互动机构,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其实,在高校心理健康机构中,高校老师和学生的参与非常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在高校中,和大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老师和同学,只有彼此之间充分了解,才有可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并及时作出应对反应,最终较快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机构作用的做法非常可取,只有高校心理健康机构做到完善、到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3.2 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技巧:通过交谈咨询,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能够为接下来的解决问题提出依据参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掌握的心理健康技巧可分为以下4点:创造和谐咨询氛围,以便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例如,可通过巧妙安排谈话内容,减少学生的畏惧排斥心理;启发教育,心理咨询过程中,受访者可对来访者的困惑多多举例说明积极因素,打开来访者心结,进而让自己重拾自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助于激发学生个体潜能,从而更好的认识自我,展现自我;教给学生一些心理自我排解的小方法,以期使其达到自帮自助的目的.从这4点心理学的技巧中我们不难看出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运用心理咨询小技巧,就是在切实可行的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只有在师生间实现真正的平等对话,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人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摒弃单一枯燥,采取多种方法展开教学:尊重、理解、相互信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征,它的教育方法主要有几下几点表现:学会倾听,剥离心理学的范畴,倾听也是一门技术,它是友善的一种最直观表现,只有学会倾受访者才可能了解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仅是传达,忌讳反驳提问,所以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融入学会倾听的内容;对来访者无条件接纳,引申到高校教学中来,即是没有所谓的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师者对待一切学生都要保持足够的热情;懂得为来访者保守秘密,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好的守密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从根本上改变其教学习惯,善于吸收心理教学方面的优点,才能开展出最有效的教育活动.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才,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则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在以后的祖国建设中更好的展自己之所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巧妙的运用思想健康教育,高校的教育工作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丁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03).

〔2〕梅国英.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简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7).

〔3〕唐祥云.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分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02).

G641

A

1673-260X(2013)09-0150-03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政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