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以郑州华信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为例

2013-04-02 13:27杨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人文素质教育

杨静

(郑州华信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1100)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以郑州华信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为例

杨静

(郑州华信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11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但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一些老师把教学的主要目标和着力点放在了应试和过级上,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从而造成大学英语的文化属性并未真正得以实现.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开始,以郑州华信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依据,讨论了如何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建立人本化英语课堂,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在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的论述将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不断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外语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在当今国内的英语教学领域,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和交际教学法的强调,对英语学习中情感因素、人文关怀的关注,对人文通识教育、人文素质的重提等,都反映了我国英语教学正在从功利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变.过去一些定势思维认为,英语教学与人文精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作为一种语言教学,英语教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英语是人类进行交际、表达思想的工具;另一方面英语是西方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本文将以郑州华信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为例,谈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1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科学素养.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得到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从而成为有良好素质的人.

然而,纵观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上述精神并未真正得到落实.英语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训练,许多教师将四、六级通过率作为教学目标,而很少将英语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1.1 教育者面临人文教育的困惑

笔者通过访谈郑州华信学院外语系的老师及本人的教学经历,了解到许多教师在开始接触大一新生的时候,都曾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国家的文化气息,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而不是单纯地学习一种语言符号.然而,由于教学进度、课时的限制,老师只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进行教学.这样,大学英语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着重词句讲解的老俗套,文化知识的传输变成了英语课堂教学的配角.这就使学生所掌握了解的文化知识与大学要求出现了断层.

其实,教育中蕴含着极大的情感因素,个别老师在思想意识上没有将英语学科的人文教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没有意识到在专业领域中贯彻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跳出书本,以人文线索宏观把握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实践及跟踪访谈,笔者认为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人文教育,在课后也能延续人文教育,常与学生谈心,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这样师生间有了深厚的情感基础,才能有助于课堂上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2 受教育者人文意识模糊

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包括专业英语和非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于“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学生学习习惯依然是课堂上安静地听老师滔滔不绝的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不停地做笔记;课后就是复习笔记,背单词和句型,做练习.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普遍较为“功利”.学位的要求、等级证书的数量、求职市场的竞争等使学生被迫学习英语.

在笔者在与学生课下交流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常常表现出这样的困惑:工作后使用英语的机会有多少?现在花时间精力学英语,挤占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课,这样的课程计划是否真的合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学习习惯,学生忽略了课文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学习时喜欢把文章拆分成段落、意群、句子,最后把句子再拆分成语言点或单词,这样纯知识语言点的学习使学生的人文意识相对模糊.

2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建立人本化英语课堂

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都存在重知识轻人文的现象.要想改善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象,建立人文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课下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沟通,互相理解.外语教学如果能做到知情合一,将人文引进课堂,那么就有可能摆脱目前这种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机械传授语言知识的不利局面,师生会增进情感交流,会出现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并敢于表达的景象,课堂气氛必会充满生机.但是,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做到知情合一,渗入人文素质呢?

2.1 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上英语课,我们不能只遵循老师满堂讲学生跟着记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要适当增加课堂上师生互动,让学生敢于张嘴去将学到的英语句子说出来.比如,听完一段英语对话,不仅要做对相关习题,还要学生表演对话,通过生动的情景表演,不仅巩固了英语知识,也能用英语充分释放自己的情感,如此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克服不良情绪,也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想学好英语,学生首先要敢于用所学的语言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并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关心班里的每位学生,尤其是那些上课容易紧张,沉默的学生,鼓励他们开口说英语,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地情感互动,打造人文课堂,这将是以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之一.

2.3 利用目的语文化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纯英语语言点的学习少有兴趣,但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却颇感好奇.现在,“全球化”已广为人知,信息时代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地球已逐渐形成“地球村”,中国的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就是教育全球化的有力证明.生活中随处都会出现引人注目的西方文化标签,尤其是英语文化.笔者在课堂上注意到学生对于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这些有声有色、真实生动的文化内容显示出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对于纯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反应不甚积极.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必要的文化背景学习是学好语言的一大前提,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教学实践中,将二者巧妙结合就可逐步扭转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做习题”的片面认识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低效乏味的学习习惯,让英语在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中更加灵活和具体,由此学生便不会觉得学习英语毫无实际用处,走出校门之后,随着各种阅历的增加,语言文化功底会促使他们的认知层次进一步提高,终生受益.

2.4 批评学生的方式要有艺术性

适当巧妙地将批评转化为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这样既避免了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鼓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时,如果有学生看小说而不专心听讲课,教师就可以利用他喜欢看小说这一爱好,用英语提问小说的相关内容,积极引导其看双语对照小说或者英文原版小说,必将收效更佳.

3 人文素质教育对提升英语课堂效果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学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教师讲授、启发、交流、讨论对话、表演等生动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这种交流方式正是人文教育的精髓,教师应该适当运用多种授课方式,课堂中穿插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课堂灵活生动.

3.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自学去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进行思考,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大学必修课之一,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注重的.自主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态,还为其将来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若能利用这一点为其设定可行的自学目标,必然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讲解英语句子翻译时,可先让学生自主翻译一段文字,老师再以学生具体作业为例进行点评,然后让班里其他同学自行发现自己翻译中的问题,并进行思考总结,对自己的翻译文本进行再次修改,同时进行反思和小结.相信如此行之,这次作业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3.2 成立学习小组并定期组织讨论

3.2.1 组内讨论

将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定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每组的组长将其组成员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总结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并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进展状况.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情景问题,如:What is the best way to confront difficulties in life?Do you think how to be a better person?让各小组根据讨论内容进行情景对话,这样学生会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不是畏惧课堂回答问题.富于挑战性的学习,即便遇到困难,只要教师善于诱导,学生也不会退缩,这正是人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3.2.2 组际交流

班里的各学习小组进行组内讨论的同时还可定期进行组际交流.各小组先在组内交流,发现问题后对问题进行集中总结之后进行组际交流,通过全班范围的讨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进一步加深.而在讨论时,教师要宏观掌控全局,如讨论的内容需紧紧围绕课文等.讨论之后仍有疑问,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共同来解决相关问题.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统一认识.长期坚持下去,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尽情用英语发表见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了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自信的同时,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使学生明白团结互助对于成功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需要在课堂上得到满足.教师不能仍把课堂目标局限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上,而应向学生的价值实现、人格完善、能力提高、感情优化等方面定位,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教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追求和能力、素质的提高,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4 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包括情感、文化等等,它的教学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双语型人才培养的特殊使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陈旧观念,构筑新教学模式,将人文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中,打造人文课堂,教学的重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营造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氛围,利用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做个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

〔1〕李力.交际语言教学论(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曾凡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讨[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罗荷香.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02):59-61.

〔4〕汪清洁.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G642.421

A

1673-260X(2013)09-0185-03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人文素质教育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人文绍兴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