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高校声乐教学瓶颈问题的探究

2013-04-02 13:27方荧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残疾人声乐心理

方荧

(绥化学院音乐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01)

残疾人高校声乐教学瓶颈问题的探究

方荧

(绥化学院音乐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01)

残疾学生的高校声乐教学相对与正常学生来讲,在所传授知识内容实质上有其普遍性,但在教育手法上有其特殊性,而要通过掌握其特殊性,成功的完成声乐教学,使残疾人也能成材,那么我们就必须要破解三大难题,分别是“心理问题”、“交流问题”和“批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向读者详细阐述,破解以上三个难题的重要性和所应采取的教学态度及方法.

残疾人;声乐;心理引导

高校教学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是面对一个特殊群体,也就是残疾人的教学工作时,我们往往会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教学方法也是捉襟见肘,这是因为由于残疾人教学的特殊性,尤其是在声乐教学中.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以独特的音乐语言来表现人类的思想感情,认识、感知、塑造音乐形象.声乐是声音的艺术,是依靠语言和音乐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声音形象”的听觉艺术.我们要掌握其特殊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工作有序的进行.虽然残疾人音乐教学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变已成为全社会经常性的话题,但实际上,同教育规模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变化相比,真正确立平等化、大众化的创新教育理念才是首当其冲的.笔者认为要想在残疾人声乐教学上有所建树,破解以下瓶颈问题则是形势的必然所趋.

首先,破解心理问题.

声乐歌唱的艺术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学生在表演歌唱的过程中,运用娴熟的歌唱技巧和真切动人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使听者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所以,美妙的歌声不仅要依靠高超的歌唱技巧、良好的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歌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多数残疾人的内心都有种自卑的情绪,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试想一下很多生理健全却贫穷的人都难免会有自卑的情绪,更何况是残疾人呢.而要想让残疾人能够配合教学,消除其自卑的心理障碍是必要的条件.然而要想做到这一点,给予残疾人身心上的最大关爱才是一切的关键,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失去右手的人,他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的阳光心态却感染了身边所有的朋友,他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爱好打篮球.即使失去了右臂,他也能用剩下的另一只手冲破人群中的重重阻碍准确地投篮,他同时还能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他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融洽,与客户的交流愉悦,常常得到老总的嘉奖.他的朋友对此非常的不解,为此专程去他家一探究竟,朋友去他家拜访,他的父母非常热情,请朋友留下吃饭.在吃饭时候朋友惊奇的发现,家人为了给自己只有左手的残疾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的环境,一齐改掉自己坚持了几十年使用右手的生活习惯.朋友被这个场景深深的触动了,同时也明白了心灵上的尊重远远胜过任何物质上的弥补.故事很感人,但是却发人深思,改变生活习惯看似简单,却让一个残疾人深深感受到了家人对他的支持与关爱,同时也消除了他的自卑心理.一个人在一定时间里是积极向上还是悲观失望,是紧张、激动还是轻松冷静等心理状态犹如心理活动的背景,心理状态的不同,可能使心理活动表现出很多的差异性,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过渡阶段.所以,当我们对残疾人进行知识传递的时候,第一要做的是用爱告诉他一个事实,就是你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残疾人是很有天赋和能力的,比如霍金、张海迪,但为什么成才的人却是很少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多数残疾人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去完成很多大家看似简单平常的任务,即使努力了也会事半功倍,所以就有了自我放弃的悲观心理.另外,客观上周围人的不理解与歧视,也加大了残疾人心理上的压力,极易让他们对外界产生抵触的情绪.

其次,破解教学中师生的交流难题.

声乐以它看不着、摸不到的抽象形态存在于艺术舞台上,同时这种抽象形态也为教学中师生的交流增大了难度.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残疾人声乐教育主要针对盲人及肢体缺陷的人而进行.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指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艺术的效果,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出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张颤动的纸上书写是一样的.由于残疾人在生理上有客观的缺陷,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最大的一个难题,那就是交流问题.客观的生理缺陷造成这些学生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声乐教学主要由教与学两大主体构成,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整个教学活动是靠教师与学生共同积极投入参与来完成的.如果教师和学生跨越不了心灵上的鸿沟,那么课堂教学也就无法完成.所以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切不可知难而放任不管,因为你的一个错误决定很可能会阻断残疾学生对艺术、对生活的渴望与憧憬.因材施教的多元质量观从根本上体现了教育向所有社会主体开放的本质,但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由于3社会的经济、文明等发达程度的限制,教育更多地表现为一元的应试教育.受教育权是现代人的最重要权利之一,对于弱势群体也应如此.知识上的获得可以填补他们内心上的自卑,声乐艺术的学习更是能开启残疾人追求生活目标的大门.

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她一生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然而海伦的这一系列殊荣并非从天而降,而是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和老师不断的鼓励帮助才获得的.海伦在她的作品中曾这样写道:老师把帽子拿给我,我知道我们要出去了,要到温暖的阳光中去.我们走到井边,有人在吊水,老师把我的手放到水里.清凉的水涌到我的手上,老师在我的手心中拼写了w-a-t-e-r”(水)这个词.开始她拼得慢,后来越拼越快,我的注意力全凝聚在她的手指上,突然灵光一闪,我领悟了“water”这个词,它指的就是这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正是这个活生生的词从心底里唤醒了我对自由的渴望.由此看来,海伦的老师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破解了与残疾人交流这一重大难题,才完成了对海伦的成功教学,也正是因为这样,同时也唤醒了海伦自立、自强的性格,启发了其自身的最大潜能.

所以,在残疾人声乐教学中首先就要先以师生心理交流为切入点,多用其“摸得着”的教具去开展教学,善于用精密的语言去完成交流.声乐教学不只因人而异,也应因其特殊生理及心理情况而异,教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培养多样化知识结构的现代知识主题,并且要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向前推进.

3 破解“批评”难题.

上面我们说到由于特殊原因造成残疾人在心理上较为敏感,甚至比普通人更脆弱,也许一个不加注意的眼神就会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大家都知道“批评”是教学的一部分,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但对于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在批评的尺度及方法上就需要老师们仔细揣摩.很多有过残疾人教学经历的老师都会发现部分学生有“说浅了不管事儿,说多了掉眼泪儿”的这一经历,这一问题要解决往往是非常的挠头,甚至有些老师面对残疾人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在开展残疾人声乐教学上,首先要“循序善诱”,耐心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进而营造教学中的良性循环.教师通过情感化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演唱抒发思想感情并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教育传授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现成的东西,而是通过现有知识的启蒙,一方面,使学生从原有的自然状态提升到理性的存在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形成一种自觉的创造力或创新能力,而这正是现代人和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其次,善用“启发式”教学,声乐教育的真正难点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我们应通过欣赏、表演等方式,激发残疾人对声乐艺术的渴求,减轻他们的孤独感,使其主动投入到教学当中.对于有不同爱好、不同志向、不同特点的学生,都应当有不同多元的衡量标准;我们应建立起适应大众化时代的创新教育要求的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专业设置、学习机制、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评价标准.也只有这种多元差异的教育理念和个性原则为基础,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民族的创新和动力源泉.此外,对于学生的不同能力,如歌曲写作、舞台表演等等,都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并且允许不同的学生在某种能力上有特殊的发展.通过歌唱,释放出对生活的巨大热情,从主观入手,使其身心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残疾人声乐教育不是靠传统的“填鸭式”就能解决问题的,对于残疾人而言的艺术教学绝不仅仅是传统教育的枝节性、表层次的改变,而是一条漫长的教育探索之路.残疾人声乐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不仅仅是教学体制和方法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我们必须从体制上、观念上确立多元教育质量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对残疾人实施声乐教育的实践中,要特别防止表面化和形式化的问题.从内容到方法上都应体现出愉快的特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自愿参与;残疾人的艺术教育必须重视教师、教学手段等因素的改革与创新.应当说,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教学观才是残疾人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原则,从内容及发展途径等方面贴近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个性化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G642

A

1673-260X(2013)09-0196-02

绥化学院残疾人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专项资助项目(CJ201214);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13A023)

猜你喜欢
残疾人声乐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