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材的编写思考

2013-04-06 07:27张晓延刘荣臻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免疫学病原生物

张晓延 刘荣臻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山西汾阳 032200)

高职护理专业是以培养护理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和职业素养,这就要求其教学目标必须贴近临床、服务临床,教学过程要充分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属于护理专业必修的医学基础课中和临床关系相对较为密切的一门课程,也是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主干课程,主要介绍引起疾病的常见生物性病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以及机体清除这些病原生物的免疫机制。该课程是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多边缘、多交叉的特点。随着本学科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及后续的临床专业课紧密衔接,并且为学生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直接的理论与技术支持[1]。编写教材的总体思路与内容的设置一定要紧紧围绕护理专业的特点和专业发展方向,以满足教学需求,适合护理专业使用为目标。笔者对于护理专科《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材的编写构想如下。

1 总体原则

卫生部对医学高职高专新教材的编写的原则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教育为根本,满足三个需要:学科需要、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力求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本教材要围绕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从深度、广度及侧重点上把握护理专业这一特定对象,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与适应性,有利于推动我国护理教育改革,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及21世纪人才培养特点。

2 教材结构

建议在教材中增加实验指导部分,或者另外新增《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指导》一书,以满足各学校实验教学需要。理论部分可分为四篇:第一篇为医学微生物学总论,第二篇为医学免疫学基础,第三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各论,第三篇为人体寄生虫学。全书约40万字,建议教学时数为80学时左右,此时数略多于各院校实际教学时数,是为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与自学能力并体现教学目标。

3 教材内容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内容相对较多,包括两大主模块: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其中免疫学包括3个子模块,分别是免疫学基础、临床相关免疫知识和免疫学应用,而病原生物学又包括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和人体寄生虫学4个子模块,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上充分注意到以下原则:①针对性。针对护理专业,突出与护理应用有关的内容,如细菌学各论中,要将细菌的抵抗力、致病性及防治原则等作为重点内容,教学内容选取中更要注重寻找与临床护理的结合点,如患者所表现出来的感染症状,临床上的消毒灭菌操作[2]及预防疾病的措施,强化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等。②实用性。教材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把临床工作中涉及最多、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临床常见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治特点及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可以根据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进展将与临床疾病有关的临床免疫部分如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免疫预防及免疫治疗作及临床常见疾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等重点介绍。使学生学有兴趣,并且掌握与临床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③时代性。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免疫学的技术和概念的变化日新月异,病原生物的流行谱也一直在变化,所以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要顺应学科发展的趋势,及时进行内容调整[1]。比如增加卫生部2006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增加生物安全的内容。更新知识点如:有关医院感染的内容,有关生物安全的问题、细菌耐药性及药敏试验、新近出现的传染病等;近年来免疫学中的新进展,包括获得诺贝尔奖的新知识等,以及一些概念的重新命名及新发现细胞因子等的命名,我国计划免疫方案的更新,新的疾病检测技术等都要考虑到,力争保持教材内容的动态变化。④衔接性。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在内容选取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既要为后续临床专业课打下基础,既要注意微生物、免疫学及寄生虫学三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又要避免和相关学科内容的重复。杨正安等[3]调研了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在临床护理课程中的分布,如何将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与护理专业的其他课程中的知识点合理的联系,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也是我们在选择和组织教材内容时必须考虑的原则。这样才能针对护理专业特点真正以护理职业能力为核心,选择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的教学内容,实现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4 教材形式

①每一章增加教学大纲、知识要点、重点与难点总结、知识拓展、思考题等相关内容,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掌握。②增加图表等直观、归纳性的内容,图文要进一步完善、美观、大方和通俗易懂。

5 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

①建议教材增加多媒体教学光盘,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可制作为互动形式,改变过去教学光盘只有教师上课讲授所需的课件,增加更多可选择观看的内容,如:教学大纲、思考题、实验课项目、病原生物的图片、免疫分子模式结构图、动画、录像以及可供教师学生打印的知识结构图等,这样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来弥补缩减课时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影响。②高职高专课时压缩后,实验课时相对减少,可在课件中增加《实验指导》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便于实验课教学。

6 教材编者

主编、编者应为教学经验丰富,精通微生物学、免疫学及寄生虫学三门学科,能够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系统驾驭知识,合理掌握难易程度,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1] 蒋莉莉,王 岚.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内容优化原则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6):758

[2] 黄银欢,许传霞.护理专业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J].临床医学工程,2011,(10):1648

[3] 杨正安,乜金茹.病原生物和免疫学知识点在临床课程中的分布[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91

猜你喜欢
免疫学病原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第12话 完美生物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