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卵巢癌3例报告

2013-04-07 06:33戴红春安云婷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遗传性包块卵巢癌

戴红春 安云婷

卵巢癌家族史是卵巢癌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家族性卵巢癌(familial ovarian cancer syndromes,FOCS)约占所有卵巢癌的1%,占家族中有任何卵巢癌病史患者的3%[1],其临床与遗传学特征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我们现将同一家族姐妹3例卵巢癌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47岁,因反复下腹部胀痛3个月,于2011年04月29日来我院就诊,以“盆腔包块”收入院。患者平常月经规则,16(3~4/28),量中等,无痛经史,G4P3。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2个月前大便开始出现改变,表现为稀便,2~3次/天,无便血。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症状无好转,遂来我院。入院检查:一般状况良好,心肺无特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水征(-)。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黏膜色、皱襞正常,后穹窿可触及一大小为5 cm的结节,质硬,活动度差,与子宫紧密相连,上界检查不满意。宫颈:直径3 cm,1/3单纯性糜烂;宫体:后位,5 cm×4 cm×3 cm,质中,活动度好,无压痛;附件:左侧附件区可见直径约3 cm的包块,质硬,活动度差。彩超检查:前位,子宫大小为32 mm×30 mm×25 mm,宫内膜厚3 mm,子宫右侧见50 mm×37 mm×34 mm大小的实质性回声,边缘欠规则,回声不均匀;子宫左侧见88 mm×80 mm×71 mm大小的实质性回声,边缘欠规则,回声不均匀,CDFI见索状血流,宫内见液性暗区21 mm×8 mm,结果提示:双附件实质性包块(卵巢肿瘤?),宫腔积血。肠镜病理检查结果:(距肛门20 cm)管状腺瘤,腺体轻度异型增生。胃镜病理活检结果:(胃窦)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胸部X线片、心、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血CA-125为209.2 IU/ml。盆腔包块穿刺病理结果:纤维组织中见巢状分布的低分化腺癌细胞团块。最后诊断:卵巢癌。采用TP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中见大网膜与腹壁、膀胱后壁黏连,大网膜呈结节状,无腹腔积液;左侧附件外观正常,与子宫后壁、直肠下段黏连;右侧卵巢大小3 cm×3 cm×3 cm,实性,表面呈结节状,包膜自然破裂,与子宫后壁、直肠下段黏连,输卵管外观正常。子宫大小为5 cm×4 cm×3 cm,质中、活动度差,子宫反折腹膜及直肠下段表面大片结节样增厚,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无肿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满意,关腹前置氟尿嘧啶植入剂0.7 g。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双侧)卵巢低分化腺癌,呈化疗后反应;累及宫颈管及子宫浆膜层,种植于腹膜、后腹膜、膀胱后壁、直肠下段及大网膜,余阴性。术后采用TP方案全身化疗6次,至今定期复查。

【例2】.例1的妹妹,42岁。患者平常月经规则,14(3~4/28),量中等,无痛经史,G2P0。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未引起重视。例1住院期间行彩超检查:子宫前位,大小为45 mm×40 mm×36 mm,宫内膜厚5 mm;子宫左、右侧分别见84mm×75mm×75mm、91mm×66mm×62mm大小的囊性包块,境界清楚,壁厚薄不均,内见多个分隔,隔厚薄不均,内部见片状无回声区,最大深度为39㎜,CDFI未见异常血流,结果提示:盆腔包块(卵巢肿瘤?)结合血CA-125水平和腹腔积液检查结果。入院检查 :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软;宫颈:直径为2.5 cm,Ⅰ度单纯性糜烂;宫体:前倾位,大小为5 cm×4 cm×3 cm,质中,活动度好,无压痛;附件:左侧附件区可及大小约8 cm×7 cm×7 cm的包块,囊实性,可活动,无压痛;右侧附件区可及大小约9 cm×6 cm×6 cm的包块,囊实性,可活动,无压痛;三合诊:子宫直肠窝未及结节。辅助检查:腹水细胞学+染色体(-);CA-125>600 IU/ml。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心、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盆腔包块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纤维组织中见片状增生的中分化腺癌细胞团巢。最后诊断为卵巢癌。采用TP方案静脉化疗2个疗程后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中见肝、脾、胃、大网膜正常,少量腹腔积液,左侧卵巢大小为7 cm×6 cm×6 cm,囊性,内见深褐色囊液,与周边无黏连,输卵管外观正常;右侧卵巢可见5 cm×4 cm×4 cm大小的囊性肿块,内见深褐色囊液,输卵管外观正常。子宫正常大小,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无肿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满意。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卵巢浆液性腺癌Ⅲ级,并可见较多量沙砾体,余阴性。术后给予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静脉化疗6个疗程,至今定期复查。

【例3】.上述2例患者的母亲,年龄46岁,因腹胀2个月 ,于1991年7月在外院诊断为卵巢癌,术后未予化疗,于术后5个月死亡。

2 讨论

部分卵巢癌病例呈家族性传递现象[2],即家族性或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 (familial hereditary ovarian cancer syndrome,FOCS or HOCS)。Watson等[3]定义了3种明确的 FOCS:①遗传性乳腺癌原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breast-ovarian cancer syndrome,HBOC),指家族中至少有3例早发型(年龄<60岁)的乳腺癌或卵巢癌,其中至少1例卵巢癌。②遗传性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site-specific ovarian cancer),指家族中至少有3例卵巢上皮性癌(年龄不限),但在50岁以前没有乳腺癌病例。③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即Lynch综合征Ⅱ型,主要表现为结直肠癌,可合并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但卵巢癌出现的几率比其他类型癌小。本报道中姐妹俩和她们的母亲都为卵巢癌患者,所以符合家族性或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的特点。正确诊断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对指导治疗、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有重要意义。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的发生与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BRCA)基因突变关系密切,由于BRCA基因突变妇女卵巢癌、乳腺的增加。研究表明[4],BRCAl突变乳腺癌及卵巢癌的风险分别高达46%及39%,BRCA2突变的乳腺癌易感性与BRCAl相似,卵巢癌的患病风险稍低。

美国国家癌症协会研究表明,散发性卵巢癌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6岁,而在FOCS家族中则为47岁,其中约17%的患者被诊断为卵巢癌时年龄不超过47岁。本文中所介绍的3例卵巢癌患者年龄分别是42、47和46岁,比FOCS的平均发病年龄均早,符合卵巢癌综合征临床发病特点。

卵巢癌因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缺乏普查和行之有效的早期诊断措施,70%以上的就诊时已属晚期,预后很差,以致卵巢癌病死率占妇科恶性肿瘤之首[5]。对于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家族女性,其一生中患卵巢癌风险高达40%[6]。目前,对于有基因突变携带的高危妇女,每年一次或者每半年一次的盆腔、肿瘤标志物以及阴道超声检查,被认为是最佳的检测手段,这种检测最好从25~35岁开始。

对于有基因突变携带的高危妇女,预防性卵巢切除术是预防卵巢癌的惟一有效手段,可将卵巢癌的风险降低到接近0,但卵巢切除后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方面FOCS家族妇女有发生病死率很高的原发性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风险,其预后同Ⅲ期卵巢癌;另一方面因丧失卵巢而致绝经的心理、生理压力,手术风险以及需长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等。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对卵巢有保护作用,口服避孕药可以使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率降低 40%[7]。

[1] 李东至.家族性卵巢癌综合征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3,3(4):105.

[2] Schildkraut JM,Thompson WD.Familial ovarian cancer:a populationbased case control study〔J〕.Am JEpidemiol,1988,128(3):456.

[3] Watson P,Lynch HT.Hereditary ovarian cancer〔A〕.Sharp,Mason,eds.Ovarian cancer,biology,diagnosis and management〔M〕.London:Chapman and Hall Medical,1992:9 ~24.

[4] Chen S,Iversen ES,Friebel T,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BRCA1 and BRCA2 mutations in a large United States sample〔J〕.Clin Oncol,2006,24(6):863.

[5] 王丹丹,李燕华,张 競.卵巢癌组织中HE4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6):578.

[6] Lynch HT,Lynch JF,Conway T A.Hereditary ovarian cancer In ovarian cancer(RubinSC,Sutton GP,eds)〔M〕.NewYork:McGraw-Hil1,1993:189~217.

[7] 乔丽雅,王振国,张江琴.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5):135.

猜你喜欢
遗传性包块卵巢癌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