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慢性呼吸道病综合防治浅见

2013-04-07 13:34孟凡顺张登娟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2768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投药鸡舍鸡群

孟凡顺 张登娟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 276800)

鸡慢性呼吸道病综合防治浅见

孟凡顺 张登娟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 276800)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和火鸡以咳嗽、流鼻涕和气管啰音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发展慢,病程长,有的呈隐性感染,可在鸡群中长期蔓延。虽死亡率低,但患鸡生长迟缓、产蛋下降、饲料报酬低,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丧失。对该病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疫苗,所以应采取综合防治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笔者就近几年来对该病的防治方法做一介绍,以供参考。

1 流行特点及发病原因

1.1 流行特点 支原体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有鸡的地方就有支原体存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寒冷季节较严重,各年龄、各品种的鸡均宜感染发病。雏鸡发病率较高,流行缓慢,病程较长,成年鸡多呈阴性感染。本病有水平和垂直两种传播方式。单纯感染发病的少,多与其它细菌和病毒感染形成复合呼吸道病。

1.2 发病原因 (1)直接原因: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传染源。横向传播是鸡慢性呼吸道病爆发的主要原因,带菌鸡蛋是该病垂直传播的主要传染源。感染早期和疾病严重的鸡群经卵的传播率很高。(2)发病诱因:春、秋、冬季,昼夜温差比较大或受寒流的袭击或夏季湿度过大,由于没有及时做好防寒防潮工作、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灰尘过多、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如氨、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大时)、猫鼠惊吓、卫生不良、饲养管理条件突然改变、维生素A等物质缺乏、免疫抑制病、霉菌毒素、铅、汞、砷等导致免疫器官损伤,使鸡体抵抗力下降,诱发该病。平时正常的防疫工作中,由于使用方法及操作过程不正确,激发本病发生。特别是当鸡日龄过小时,即便是正常的气雾免疫也可激发本病。总之,外界一切不利因素均可成为引起本病发生的诱因。(3)鸡群发生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寄生病等其它疾病时,可继发慢性呼吸道病。本病经卵的传播率很高,因此,非SPF鸡胚活疫苗可能成为本病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当引起养鸡者的足够重视,免疫时应首先选择用SPF鸡胚生产的活疫苗。

2 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1)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慢、病程长。在没有其它疾病发生时,只是由于气温变化、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时诱发的单纯性感染,鸡多数精神、食欲变化不大,少数鸡呼吸音增强(只能在夜间听到)。当发病因素过强也可使多数鸡发病,鸡采食量减少,鸡群中可以见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的。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鸡的食欲时强时弱,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数鸡由于喉头阻塞窒息而死。如没有继发感染,死亡率低。继发感染时死亡率可达40%~60%。成鸡患本病后产蛋率降低10%~20%,蛋的孵化率降低10%以上。(2)死亡鸡解剖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鼻窦、气管、气囊病变。鼻窦有黏液,黏膜淤血,眼结膜淤血,气管黏膜充血、有黏液;肺脏一侧或两侧近支气管端淤血,后期喉头、气管、支气管内有灰白色或淡黄色干酪物;气囊浑浊、污秽变厚,有时有黄色干酪物附着;继发大肠杆菌病后,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腹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预防措施 (1)首先消灭传染源,鸡群一旦发现病鸡,应将病鸡立刻隔离治疗,病死鸡应及时做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粪便及污物应作发酵灭菌解决或经药物消毒,应杜绝饲喂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鸡不能和本病易感的野雉、鸽子、鹌鹑等禽类同饲,以防交叉感染。利用安全药品定期驱虫。其次要加强和改善饲养管理,精心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严格控制鸡舍的环境温度(育雏期间鸡舍的温差不能太大,最好不超过2℃)、湿度,及时清除粪便及垫料杂物,勤清理和洗刷食槽水槽,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加强通风换气,保证舍内空气新鲜。鸡舍的通风和保温应保持相对平衡,应该减少有害气体和温度降低对呼吸道抵抗力的影响。注意加强环境消毒和定期带鸡消毒,力争将环境中的病原体数量降到最低,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2)科学喂养,选用优质全价饲料,满足机体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需要,特别是对维生素A、C的生长需要。(3)长途运输、饲料突然改变、突然的过高噪音、鼠猫惊吓、疫苗频繁接种等都可使鸡体抵挡力下降,成为该病的诱发因素。(4)药物预防,定期投药,如强力霉素、替米考星等,连续使用4~5d。

3.2 发病后药物治疗 (1)补充营养,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如维生素B族或者黄芪多糖。(2)可适当喂鱼肝油,补充维生素A,迅速修复呼吸道黏膜。(3)治疗中还应考虑发病鸡的数量和是否混合感染发病。单纯感染,病鸡少时以个别治疗为主,治疗可用链霉素,成年鸡用20万IU/d·只,或者用卡那霉素1万IU/d,分2次注射,连续注射2~3d。小鸡可酌情减少用量;当发病鸡数量多,外界诱因无法立即去除时,可考虑大群给药与个别治疗相结合。治疗药物选择:个别鸡的治疗同上,全群给药可使用强力霉素配合双黄连。当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应与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配合,如丁胺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等。投药时要分开投放,避免发生拮抗。有病毒感染时,应配合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可以使用合成制剂或使用一些中药制剂。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在预防性投药和慎重选择活疫苗使用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环境,减少应急,这是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根本。

S858.31

B

1007-1733(2013)02-0033-02

2012–12–10)

猜你喜欢
投药鸡舍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
畜禽投药的技术方法
家禽饮水投药应讲究科学
缓释丸投药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猪场饮水投药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