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玉米霉菌毒素中毒预防与治疗

2013-04-07 13:34庞小平内蒙古河套大学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黄曲霉菌黄曲霉霉菌

庞小平(内蒙古河套大学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近年来玉米霉菌毒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奶牛的健康,降低奶牛的抵抗力,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生产能力低下、抗生素治疗无效等,正在成为畜禽养殖业的隐形杀手。所以预防和治疗奶牛玉米霉菌毒素中毒显得尤为重要。

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真菌。据相关资料报道,目前发现的霉菌种类超过10万种,各类霉菌侵染各种作物并在适当的温湿度下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其中不少毒素的毒性极强(如黄曲霉毒素中的B1毒素,其毒性相当于氢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当牛采食了被这些霉菌毒素感染的饲料时,就会出现中毒,重则引起牛的直接死亡,轻则牛生长发育迟缓,配种繁殖障碍,免疫抑制,抗病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发生等,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情况发与临床症状

2012年10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某个体养牛场出现采食玉米后15头成年奶牛出现心跳亢进,食欲废绝,精神委顿,脉搏90次/min,呼吸频数为30次/min以上。体温正常,全身衰弱,呕吐,流涎,行走摇摆,步伐不稳,胃肠膨胀,消化紊乱,初期便秘,后变为下痢,蠕动音消失,可视黏膜苍白,排绿色水样粪便或粪便常有肠黏膜。粪便呈灰色,抗生素及抗病毒药治疗无效。

2 发病原因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地处河套平原,6、7、8、9月平均温度为21.6℃,平均湿度为48.5% 而霉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4~30℃,湿度为80%。此次玉米霉菌毒素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玉米储存时堆放,秋季雨水较多,使霉菌大量繁殖而玉米外观正常但胚芽已发霉。当奶牛采食含有霉菌毒素的玉米时就易发生中毒。

3 霉菌毒素破坏作用的机理

(1)抑制蛋白质、DNA、RNA的合成(如赭曲霉毒素)。(2)改变细胞膜的结构,诱导脂类发生过氧化反应(如赭曲霉毒素、T-2毒素)从而引起免疫机能抑制、肝中毒、肾中毒、神经中毒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通过改变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谷光苷肽等的浓度,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诱发细胞的过氧化反应。(3)诱导程序性细胞凋亡(维持机体组织的平衡需要排除多余和死亡的细胞的过程),霉菌毒素通过直接影响关键酶或通过改变细胞中抗氧化剂与氧化剂之间的平衡,尤其是降低还原态谷光苷肽的浓度,来激发细胞的程序化死亡。

4 诊断

通过病史和对现场饲料样品进行检查,方可作出诊断。首先调查饲料品种和来源,黄曲霉菌易感染花生、玉米、黄豆、棉籽等植物种子,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30℃,在2~5℃以下,40~50℃以上即不能繁殖,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以上,本地区所产玉米在堆放过程中黄曲霉菌大量生长产生毒素。发病奶牛与采食这类饲料有关,奶牛产奶量下降,有腹泻等症状,用一般抗菌素等治疗无疗效或不显着,如停止饲喂可疑饲料,不用治疗,经一段时间后,发病率降低或停止发病,已发病的牛症状减轻或消失,可怀疑为黄曲霉菌毒素中毒。尸检最明显的变化是肝脏质地变硬,表面有灰白色区,呈退行性变化,胆管上皮增生,胆囊扩张为一般的数倍,胆汁稠,大多数病例有腹水,肠系膜、皱胃、结肠出现水肿,肾淡黄染或有黄色区。据此综合分析,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经有关单位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和对饲料黄曲霉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即可确诊。

5 霉菌毒素中毒的治疗

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停喂原来霉变的饲料,更换新鲜优质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足够的毒素吸附剂,然后按中毒病的治疗原则实施治疗。(1)排毒:中毒初期阶段,尽快进行排毒,可用400~800g硫酸钠、液体石腊500~1500ml,加水500~1000ml灌服,排出肠内毒素,保护肠黏膜。(2)对症治疗:出现脑水肿(神经症状时),用20%甘露醇按1~2g/kg静注,2次/d;出现阴道脱垂或直肠脱出时,常规消毒后还须施行外科缝合(一针内翻缝合)固定,并注射抗菌消炎药物。(3)补液保肝护肾,减少毒素危害。当出现腹水、肺水肿、出血、稀泻衰竭时,应及对静注10%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ml+Vc40~80ml+10%乌洛托品60ml,适当加入肌苷,也可以单独肌注超量VC,以保肝护肾,减少毒素对机体的危害。还可以同时皮下注射安钠咖10ml,强心利尿。(4)用绿豆300g、盐20g、水2500ml,煮成绿豆汤后让病牛自饮。(5)进行全身治疗,防止染继发感。

6 霉菌毒素中毒的预防

霉菌毒素的预防,主要抓好两件事,一是防霉,二是去毒,具体办法是:(1)防霉应从饲料原料的采购、贮存、运输和加工配制等环节加以注意,不能采购霉变、湿润和虫蛀的原料。据测定,作物子实水分含量在15%~32%时(尤其是17%左右时),黄曲霉最易生长并持续产生毒素。采购大宗玉米时,其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2%左顾左右为宜。(2)加强饲料原料及成品饲料的保管,严防受潮霉变;搞好饲料仓库杀虫灭鼠工作,防止虫蛀和鼠害,减少霉菌传播,避免毒素危害。(3)严禁使用霉变的原料加工饲料,不用霉变的饲料喂牛。(4)对轻微霉变的玉米可用1.5%烧碱水溶液浸泡至少12h后,再用清水漂洗多次,直至漂洗液澄清为止,但由于处理后玉米中仍存留一定毒素,应限量饲喂,并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5)添加1000~1250g/T大蒜素,能有效减轻霉菌毒素的毒害,且具保健作用。(6)选择有效的防霉剂及毒素吸附剂。防霉剂能防止饲料霉变;毒素吸附剂可吸附饲料中原有的毒素及储藏中产生的毒素。毒素吸附剂生产中应用较多、效果比较确切的有:百安明、霉可脱、霉可吸和脱霉素,可根据饲料霉变程度添加0.05%~0.2%。

通过以上的治疗,本地区中毒的奶牛都已治愈,但是出现了奶产量的下降。

猜你喜欢
黄曲霉菌黄曲霉霉菌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IAC-HPLC-ESI-MS/MS法测定不同产地柏子仁中4种黄曲霉毒素
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与防治
北方根结线虫对花生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影响
PEG介导黄曲霉菌的遗传转化体系*
不产毒黄曲霉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分子机理研究
孜然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抑制活性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黄曲霉菌感染小鼠角膜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病理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