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猪II型链球菌病的诊治

2013-04-07 13:34龚桂英云南省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52400杨洪忠云南省泸西县午街铺镇畜牧兽医站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泸西县猪链球菌革兰氏

李 慧 龚桂英 (云南省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52400)杨洪忠 (云南省泸西县午街铺镇畜牧兽医站)

一起猪II型链球菌病的诊治

李 慧 龚桂英 (云南省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52400)
杨洪忠 (云南省泸西县午街铺镇畜牧兽医站)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多种类型传染病的总称,特征为急性型病例常表现出血性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病例则为关节炎、心内膜炎、组织化脓性炎。猪II型链球菌病最为常见,是致病力最强的血清型,它可感染人而致死,不仅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威胁,而且也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是我国当前人畜共患病一种重要的新病原菌,为我国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

1 发病情况

泸西县某养殖场饲养了20多头母猪,2012年6月8日~11日产仔5窝,共63头,35日龄断奶,成活59头,生长发育良好,8月2日早上突然发现死亡2头(8月1日晚上喂食时末见任何异常),下午又死亡3头,随后发病数日增,至8月5日发病15头,死亡13头,病死率达86.7%,死亡的全是53~55日龄的断奶仔猪。发病期间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头孢噻呋等药物治疗无效而来求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镜检,最后确诊为猪链球菌病。

2 流行病学

猪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不论营养状况及体重大小均可感染发病,尤以4~12周龄饲养密集的小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中猪次之,成年猪较少。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呼道、受损伤的皮肤及黏膜直接接触而传播,新生仔猪常经脐带感染。本病无明显的发病季节,但以高温高湿的7~9月份发病率最高,在我国呈地方性流行,多数为急性败血症,在短期内可波及全群。一些诱因如气候的变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多雨和潮湿、长途运输等极有可能引起本病暴发流行。在规模化猪场,本病常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等的继发病。

3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在40.5~42.5℃,呼吸浅而快,眼结膜潮红、流泪、鼻镜干燥,流出浆液性鼻液,在颈部、耳廓、腹下、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转圈、磨牙、抽搐,最后四肢麻痹而死。

4 病理剖检

死亡的仔猪多呈出血性败血症变化,在颈部、腹下、四肢末端皮肤有紫红色出血斑点,还有2头急性死亡的仔猪鼻孔流出暗红色血液,凝固不良。剖检3头病死和2头濒死猪:脑膜有散在性出血点或血斑,脑脊液浑浊;胸腔有大量黄色浑浊腥臭液体,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脾脏明显肿大,为正常的2~3倍大,呈暗红色,柔软质脆;胃肠粘膜、浆膜有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

5 实验室诊断

5.1 涂片镜检 取病死仔猪脾脏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蓝紫色的单个、双个或短链状(3~5个)排列,直径约0.3~1um,具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5.2 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取上述病变组织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置370C生化培育箱中,恒温培养24h后观察,见灰白色、露滴状、半透明的小菌落,在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β-溶血环。取培养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其形态与病料涂片一致。

5.3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表明该链球菌对磺胺-6-甲氧嘧啶、恩诺沙星高度敏感,抑菌环直径为19mm与17.5mm;林可霉素、环丙沙星中敏,抑菌环直径为15mm与13.5mm;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土霉素、头孢噻呋、四环素、青霉素、卡那霉素、黏杆菌素等12种药物耐药,抑菌环直径均在10mm以下。

5.4 与其他病的区别 (1)猪李氏杆菌病:取病料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V字排列或并列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细菌菌落呈典型的中央黑色而周围绿色特征。(2)猪瘟:化脓性结膜炎两眼有多量的粘脓性分泌物,甚至使眼睑粘连,皮肤和肾有密集的小出血点,脾脏表面及边缘可见出血性梗死为特征性病变,喉头出血、淋巴结切面呈红白相间大理石样纹理,盲肠、回盲瓣口常有钮扣状溃疡。(3)猪丹毒:虽然体温升高,但没有耳廓、四肢、腹下皮肤发绀,亚急性疹块丹毒患猪的皮肤上出现不规则特征性的俗称"打火印"的疹块,剖检胃和小肠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脾脏可肿大1~2倍,呈樱桃红色,但无梗死病灶,淋巴结、肾淤血肿大。取病料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纤细杆菌。取病料于鲜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可见圆形、透明的针尖状菌落。

6 治疗措施

(1)病猪立即隔离到清洁、干燥圈舍进行集中治疗,用相应敏感的磺胺-6-甲氧嘧啶钠肌肉注射(首次剂量加倍,以后按使用说明),另一侧用黄芪多糖注射液,2次/d;同时全群猪在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预防病原菌继续传播造成更大的损失。(2)对发病猪舍、用具和周围环境用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全面彻底消毒,之后用0.2%强力消毒灵带猪消毒1次/d,直至病猪康复后一周;对病死猪及污染粪便深埋作无害化处理。(3)用猪链球菌病蜂胶灭活苗(马链球菌兽医亚种+猪链球菌2型,对其它健康仔猪群紧急免疫接种,每头颈部肌肉注射2m1,免疫期为6个月。经过7d的治疗,其余的46头断奶仔猪完全康复。

7 讨论和小结

(1)导致本次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盲目、长时间滥用抗生素。据调查了解,该猪场近年来一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来防病。各种抗生素药物都规定有预防剂量、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一定要按照药物规定的剂量实施,不要随意改变药物的使用剂量。若盲目、长时间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抗生素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对猪体内的益生菌也有抑制与杀灭作用,造成猪只体内菌群失调,某些条件性病原体大量繁殖,引发机体二重感染,并产生耐药性菌株,使猪病的防控越来越难,造成药物的浪费,使养殖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以及畜产品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2)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本病时,有条件的猪场可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以便迅速控制该病,减少死亡,提高治愈率。本次病例为典型的急性败血症和脑膜炎,从这次药敏试验及用药效果表明,临床上对本病治疗时选用最敏感的药物磺胺-6-甲氧嘧啶、恩诺沙星等进行治疗效果很好。(3)应用疫苗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本病具有重要作用。在有本病流行的猪场和地区使用猪链球菌病蜂胶灭活苗(马链球菌兽医亚种+猪链球菌2型)在该病流行季节前进行预防注射,能有效地预防暴发流行。(4)切实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做好各个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消除各种发病因素是防治本病的关键。高密度饲养、仔猪断奶后失去母源抗体也是诱发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饲养密度应科学合理,对哺乳仔猪及早训练采食、补料,及早锻炼好胃肠机能,使其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仔猪断尾、断脐、去势时应严格消毒,猪只出现外伤应及时进行外科处理;定期选择不同类型的2~3种消毒液交替使用进行消毒,每次消毒一定要彻底全面;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引进种猪时应严格执行检疫和隔离观察45d,确认健康方可混群饲养;及时淘汰带菌母猪对预防本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S858.28

B

1007-1733(2013)02-0037-02

2012–12–12)

猜你喜欢
泸西县猪链球菌革兰氏
泸西县饲料监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泸西县总工会:举办专场招聘会
泸西县总工会: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