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对策

2013-04-07 13:34夏玉芹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畜牧兽医管理站2626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法氏囊免疫抑制鸡群

夏玉芹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畜牧兽医管理站 262600)

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对策

夏玉芹 (山东省临朐县城关街道畜牧兽医管理站 262600)

目前,我国养鸡业发展速度、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各种传染病发生频繁。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就引起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概括如下。

1 影响免疫失败的因素

1.1 鸡群本身的健康水平和母源抗体因素的影响

(1)在母源抗体水平高时使用疫苗,疫苗会被母源抗体中和,影响免疫。(2)鸡群长期出于应激状态,机体为了抵抗不良刺激,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胸腺、淋巴组织、法氏囊机能退化,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着的损伤T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增加1gG的分解,同时长时间的应激也会使鸡群的防御功能出于一种疲劳状态,防疫后鸡群不能很好的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坚强的保护力。(3)鸡群患有免疫抑制类疾病或处于某些疾病的潜伏期。如鸡群感染了损伤T、B淋巴细胞的马立克病、淋巴细胞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症、损伤法氏囊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疾病。另外鸡群处于某些疾病的潜伏期,只是还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处于表面的一种健康状态,此时一旦进行疫苗防疫,不但不会达到免疫的目的,反而会使该种潜伏疾病迅速发生,引起鸡群全群发病。

1.2 疫苗方面因素的影响

1.2.1 疫苗选择不当 目前,市面上有部分没有正规批文或不合格厂家的疫苗在少数地区流行。这些疫苗往往价格低而吸引了很多养殖户购买。但这些疫苗往往抗原含量、佐剂或微生物污染程度等不达标,养殖户注射后常造成抗体水平不整齐而易发病或直接造成发病,往往还不易查到发病原因,常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2.2 疫苗质量不达标 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时由于一些原因造成质量不达标,例如冻干苗密封不佳而失真空,油佐剂乳化不良分层、氢氧化铝佐剂颗粒过粗等。养殖户在进行疫苗免疫时不查看疫苗质量,使用了质量不达标或失效的疫苗,造成免疫失败。

1.2.3 疫苗运输、保存不当 疫苗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特定温度保存,否则就会降低其效价甚至失效。温度要求:液氮苗必须在液氮温度-196℃保存、冻干苗-15℃、灭活苗2~8℃保存。

1.2.4 免疫程序不合理 目前广大养殖户采用的免疫程序大多凭自己的经验或生搬某一种禽场的免疫程序。从未考虑过自身的实际,更不用说根据定时抗体监测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常常在生产中发生免疫新城疫第2天就发生新城疫的情况。故制定一个科学的免疫程序尤其重要。养殖户可以根据情况,在养殖前找到一个专业的兽医技术部门(最好是当地畜牧兽医站的技术服务站),同时提供本场和当地常见易发病,根据鸡群品种和自身情况,通过建立定期抗体监测方式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1.2.5 疫苗稀释液不合格 现在有许多养殖户在稀释冻干苗时常采用不合格稀释液(如自来水、井水)进行疫苗稀释,就会因自来水含漂白粉,井水偏碱等原因使疫苗失效而造成免疫失败。

1.2.6 疫苗使用方法不当 疫苗使用方法不当造成失败在养殖户中比较常见。如:液氮苗未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内融化、稀释;冻干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接种完,冷藏的灭活苗拿出未预热到20~25℃就直接注射,免疫时使用消毒药等。

1.2.7 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不当 有些养殖户在免疫接种时常因经济原因而随意缩小疫苗剂量,或过于追求效果而加大剂量。殊不知这两种剂量都不符合免疫要求,因为剂量过小就会造成免疫水平低,过大就会造成免疫耐过或免疫麻痹。而接种途径不当(如鸡痘疫苗用于饮水)就会造成免疫应答水平低下甚至不产生免疫应答。

1.2.8 免疫活性不佳 包括先天因素(如脾脏、法氏囊、胸腺等免疫器官发育不全)和后天因素(如营养不良)、恶劣环境(如高温、密度过大、转群)和免疫抑制病如马立克、淋巴白血病、网状内皮增生等的存在),这些是都会造成免疫低下甚至免疫失败。故如发现个别营养不良和有肿瘤病的鸡群应立即淘汰,同时避免在恶劣环境时免疫接种。

1.3 饲养管理因素的影响

1.3.1 饲料营养不均衡 尤其是VA、VB、VC、VE、锌、硒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会严重影响淋巴器官的发育,使其萎缩,进而使T淋巴细胞、NK细胞减少,吞噬细胞功能下降,B淋巴细胞抗体生成减少;

1.3.2 饲料乱堆乱放 导致饲料受潮霉变,产生大量的霉菌毒素。如其中影响最大的黄曲霉毒素,当饲料中该毒素超过200mg/kg就可以抑制禽类1gG、1gA的合成,使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引起免疫抑制;

1.3.3 日常饲养管理粗放 不注意精细管理,如同类药物在饲料中的长期添加会消弱鸡群免疫抗体的产生,引起免疫抑制;禽舍内氨气、CO2等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当禽舍内氨气浓度超过20mg/kg以上鸡群就会感觉不舒服,持续如此或更高就会导致鸡群出现呼吸道症状,破坏呼吸道局部粘膜的完整性,严重影响粘膜吸收免疫的效果;

2 采取的主要对策

2.1 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全面贯彻综合防治措施。

(1)接种疫苗前应对鸡群健康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确定接种时间,若有严重传染病流行,则应停止接种。若是个别病鸡,应该剔除、隔离,然后接种健康鸡。(2)对可疑疫病流行的地区,可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对未发病的鸡只作紧急预防接种。免疫接种时间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和鸡群的实际抗体水平来确定。鸡体对抗原的敏感程度呈24h周期性变化,不同时间内免疫效果稍有差异。清晨鸡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较其它时间少,对抗原的刺激也最敏感,此时疫苗接种效果最好。在免疫前后24h内应尽量减少鸡的应激,不安排转群、断喙,减少意外噪音。(3)控制好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勤换垫料,饲喂全价配合饲料。适当增加蛋氨酸、缬氨酸、VA、VB、VC、VD等,确保免疫力。遇到不可避免的应激时,应在接种前后3~5d内,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如电解多维、VC、VE,或在饲料中加入利血平、氯丙嗪等抗应激药物,均能有效地缓解和降低各种应激反应。在免疫的前后2d最好不使用消毒药、抗生素、抗球虫药、抗病毒药。合理选用左旋咪唑、卡介苗、干扰素等免疫促进剂,增强免疫效果。

2.2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生物安全措施

(1)鸡舍场址的选择、布局合理,舍内温湿度及养殖密度适宜、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减少各种应激,努力为鸡群创造舒适、清洁的生长环境,保证机体健康,防疫后才能够产生最佳的防疫应答。平时严格坚持环境消毒措施,选择高效、安全、无呼吸道刺激的消毒药品;(2)加强营养调控,保证营养供给的均衡,营养的不足或不均衡会严重影响机体抗体的产生,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可于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进行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的全方位补充;(3)注意饲料、饮水的安全卫生。选择优质全价饲料,坚决杜绝发霉变质饲料的喂给,同时注意饲料中重金属及残留农药。应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供给畜禽饮水;(4)建立完善的保健诊疗方案,及时治疗发病鸡群,坚决淘汰隐性感染、亚临床病禽;(5)净化鸡群群体,控制免疫抑制疾病的发生。

2.3 .科学的选用、保管和使用疫苗

(1)疫苗的运输储存应遵守“低温保存,冷链运输”的原则,弱毒疫苗-15℃,灭活疫苗保存温度在2~8℃。(2)疫苗使用前检查产品的标签,观察厂家、产品批号、产品有无失效、矢真空、保存是否合乎要求。(3)疫苗免疫操作准确,疫苗稀释浓度倍量准确。活疫苗滴鼻点眼防疫,尽量使用专用稀释液稀释疫苗,稀释后的疫苗争取在1h内使用完,注射免疫时,灭活疫苗注射前应自然恢复至室温25℃,使用时注意不断摇晃,注意注射部位准确,不漏注。(4)在注重疫苗防疫的同时还应注意饲养管理的加强及生物安全的实施,采取综合措施杜绝疾病的流行,保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S851.33

C

1007-1733(2013)02-0049-02

2012–11–26)

猜你喜欢
法氏囊免疫抑制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