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研究进展

2013-04-07 13:34穆平玲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兽医局2710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禽类流感病毒禽流感

穆平玲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兽医局 271000)

禽流感的研究进展

穆平玲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兽医局 271000)

禽流行性感冒(Avian inf1uenza,AI)简称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从呼吸系统病变到全身败血症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政府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1]。现已实验室证实此次泰国和越南人类禽流感感染病例的病毒亚型为H5N1型禽流感病毒[2,3]。在我国主要流行H9亚型[4]。本文仅就禽流感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防治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 禽流感病原

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为禽流感病毒(Avian Inf1uenza Virus, AIV),该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是唯一感染禽类的病毒属[5]。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家禽以及火鸡等某些野禽的易感性最高。

2.2 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暴发于冬、春季节,尤其是秋冬、冬春之交,气候变化大的时期。

2.3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横向传播,即通过易感禽类直接接触或病毒污染物,病毒污染的羽毛和粪便是主要传染物,因为病毒含量高而且存活时间长、应特别注意[6]。

3 临床症状

3.1 最急性型 由高致病性流感病毒引起,病禽不出现前驱症状,发病后急剧死亡,死亡率可达90%~100%。

3.2 急性型 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2℃以上;采食量急剧下降,头部、鸡冠和肉髯肿胀、出血甚至坏死,脚鳞出血;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流泪。初期两眼流浆液性带泡沫的分泌物,后期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肉髯增厚变硬,向两侧开张,呈金鱼头状。也有的出现抽搐,头颈后扭,运动失调,瘫痪等神经症状。如不采取措施,很容易造成疫情扩散、蔓延,并且病毒毒力还有变强的可能[7]。

4 病理变化

最急性死亡的病鸡常无眼观变化。急性死亡鸡可见头部和颜面浮肿,鸡冠、肉髯肿胀达3倍以上;皮下有黄色胶样浸润、出血,胸、腹部脂肪有紫红色出血斑,腿部肌肉出血;心包积水,心外膜有点状或条纹状坏死;腺胃乳头水肿、出血,肌胃角质层下出血,肌胃与腺胃交界处呈带状或环状出血;十二指肠、盲肠扁桃体、泄殖腔充血、出血;呼吸道有大量炎性分泌物或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灶。

5 诊断

5.1 临床鉴别表现 排黄绿色粪便、产蛋下降、有神经症状、一般肿头,跖部鳞片出血。腺胃乳头肿大出血、腺肌胃交界处有血带,卵黄破裂和萎缩,伴有腹膜炎,皮下腹样浸润。

5.2 实验室诊断 病毒抗原和血清抗体检测是诊断禽流感的重要方法。(1)病毒分离鉴定:一般采用HA和HI试验鉴定[8,9],排除新城疫病毒。(2)血清学实验:①HA和H1试验。Beard首先将此技术用于AIV的检测[10]。②中和试验(SN):采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的方法。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适用大批样品的血清学检测[11]。④其它血清学诊断方法:免疫荧光技术也被用于流感病毒的检测[12]。

6 综合防制

6.1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家禽机体的抗病能力。

6.2 疫情措施 发生疫情后应采取的措施是一旦怀疑饲养的禽类有禽流感发生,除严格隔离外,还必须遵循“早、快、严、小”的原则,立即向当地兽医卫生监督检验部门汇报。按国家规定,凡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立即对3km以内的全部禽进行扑杀、深埋,其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理。

7 结语

目前,禽流感已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极大威胁,所以AI的防治工作已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学高度。AI是一种古老的禽类传染病,对于人类又是一个新的课题。要高度警惕禽流感病毒可能发生抗原变异,所以首先要搞清楚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对于禽流感的危害,我们必须要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认识。

[1] 牟维东, 王永录. 禽流感的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科技[J]. 2004, 34(4): 32-39.

[2] T ran T H, Nguyen T L, Nguyen T D, et a1. Avian inf1uenza A (H5N1) in 10 patients in Vietnam [J]. N Eng1 J Med, 2004, 350(12): 1179.

[3]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1 and Prevention ( CDC).Cases of inf1uenza A( H5N1)OT hai1and 2004[J]. MM WR M orb Morta1 Wk1y Rep, 2004, 53(5):100.

[4] 刘红旗, 程坚, 彭大新等. 我国部分地区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序列比较与遗传发生关系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02, 42(3): 288-297.

[5] 甘孟侯. 禽流感[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6] 娜仁花, 王长梅, 张颖等. 禽流感的研究进展[J]. 兽医导刊. 2007, 2(4): 19-22.

[7] 向顺禄, 余勇, 霍英. 禽流感研究概述(上)[J]. 四川畜牧兽医, 2004, 31(3): 13-14.

[8] 葛长荣, 田允波, 段钢等.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云南畜牧兽医, 1998(4): 10-17.

[9] 谢仲权, 牛树琦. 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大全[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1996 .

[10] Beard, c. W .Avian Dis, 1970,14: 337-341.

[11] 黄一帆, 马汉理, 吴德峰.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的影响[J].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92, 21(1): 93-96 .

[12] 郭俊华. 浅析禽流感的研究进展[J]. 畜牧兽医, 2008: 12-15.

S858.31

A

1007-1733(2013)02-0060-02

2012–11–16)

猜你喜欢
禽类流感病毒禽流感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禽类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从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中筛选抗H3N2亚型犬流感病毒多肽的研究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