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治疗奶牛外感风寒咳喘症

2013-04-07 18:42刘太平山西省平遥县畜牧中心031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11期
关键词:清涕原方邪气

刘太平 (山西省平遥县畜牧中心 031100)

中草药治疗奶牛外感风寒咳喘症

刘太平 (山西省平遥县畜牧中心 031100)

奶牛外感风寒咳喘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对奶牛的生产效益影响很大。笔者根据临床症状,用中兽医理论辨证论治,对奶牛外感风寒咳喘症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 主要证候

发热、鼻流清涕、咳喘、喷嚏、呼吸有鼻鸣音、采食减少或不吃。

2 病因

风寒邪气:奶牛所处环境寒冷;遭受大雨、大雪、寒风侵袭;夜间不入圈舍等

3 患病机理

肺主气、主宣降、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调通水道,开窍于鼻。当风寒邪气侵袭奶牛时,首先使奶牛体表腠理开阖失司,宣发肃降受阻,这就致使奶牛发生邪气束表的综合证候,当肺气不能宣发肃降则会咳嗽、气喘、喷嚏。同时宣发肃降障碍,使水液通道受阻,水浊入窍而出,则鼻流清涕。当邪气损伤肺窍,则肺窍不利,常常听到奶牛呼吸时的鼻鸣音。另一方面因邪气束表,正气抗邪于表,而不能顾护于里,则可引发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常,导致食欲不振,粪便失常,采食反刍减少甚至废绝。

4 治疗措施

4.1 方药 荆芥30g、防风30g、薄荷30g、桂枝40g、杏仁20g、桔梗20g、枇杷叶40g、厚朴20g、生姜40g、苍术30g、云苓20g、苍耳子20g、山楂50g、神曲50g、甘草20g。

4.2 辩证 荆芥、防风、薄荷和桂枝,疏散风寒,解降体表之邪;桔梗、杏仁、厚朴枇杷叶止咳平喘,调理肺气,可使肺宣发肃降功能得以恢复;生姜、苍术、云苓调通水液之道;苍耳子通鼻窍,使受损之肺窍恢复正常;山楂、神曲、消食理气,使脾胃恢复中焦升降证;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解除体表风寒之邪,以达宣肺止咳平喘之效。笔者多年来用本方治疗外感风寒咳喘症586例,治愈545例,治愈率93%。

4.3 病例一 1992年冬,平遥道备村某养殖户饲养黑白花奶牛1头,5岁,第3胎,产后50d,因咳嗽不食前来求诊。主诉:发病前2天因夜间刮大风,将牛舍前挡的塑料布棚刮去,没有发觉,大风把奶牛吹了一夜,当日下午奶牛就开始流清水鼻涕,第2天,奶牛不吃草料。体诊:体温39.8℃,鼻流清涕,出气粗喘,咳嗽喷嚏不断,体表湿润有汗,耳鼻尾根部温湿,奶牛不吃不喝。用药:按上方去除苍耳子,加芍药,水煎灌服,次日鼻流清涕、喷嚏、气喘消失、咳嗽减轻,开始出现食欲,继续按上方再服二剂,3d后追访牛奶恢复正常。

4.4 病例二 1993年冬,平遥白家庄李某养黑白花奶牛1头,6岁,4胎,产后2个月发生咳喘不吃,前来求诊。主诉:病前夜间,奶牛在有雪的运动场站了一夜,次日下午发现鼻流清涕、咳嗽,今日见奶牛不吃不喝。体诊:体温39.9℃,奶牛体表耳鼻尾根部发凉,鼻流清涕,咳嗽气喘,喷嚏,呼吸时有鼻鸣音,不吃不喝。治疗:根据症状,按介绍方剂加麻黄45g,水煎灌服,连用2d,第3天复诊,病症基本消失,只是有轻度咳嗽,已能吃少量饲草。原方去麻黄再服1剂,2d后追访,牛恢复正常。

5 讨论

(1)病例一患牛有汗,体表温热,这是外感风寒表虚证,病机为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应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因在原方中加芍药30g,和原方中桂枝共同调和营卫。(2)病例二奶牛无汗,体表皮温发凉,这是外感风寒表实证,病机是卫闭营郁,所以在原方加麻黄,发汗解表,增加原方发散表邪解除卫闭营郁之证。

6 小结

(1)表实症加麻黄,表虚症加芍药;(2)无汗体表皮温发凉,是表实症诊断的依据;有汗体表皮温温热,是表虚症的诊断依据。(3)奶牛因各自体质不同,虽然都是外表风寒咳喘症,在临床上所见病症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同兼症,这就还须进一步认症辩症。根据方药随症加减,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S858.23

B

1007-1733(2013)11-0077-02

2013–08–07)

猜你喜欢
清涕原方邪气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过敏性鼻炎,重在治肺
图片赏析
幸福来自感动
复聪汤缓解耳聋耳鸣
别轻易拔罐刮痧
秋冬时节防鼻炎
银翘散“因地制宜”名家临证举隅
中药治疗鼻鼽临床举隅
“六炭止血散加减”治疗家畜内外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