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机遇 共迎挑战 为中欧发展注入新动力
——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侧记

2013-04-08 10:27刘娟娟
当代世界 2013年5期
关键词:中欧政党

■ 本刊记者 刘娟娟/文

4月的苏州春意盎然,风光秀丽。2013年4月22—23日,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在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州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合作共赢 共创中欧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来自欧洲27个国家的44个政党、1个欧洲议会党团、2个欧洲地区性政党、3个智库的领导人,以及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外交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谋合作 求共赢:推动中欧关系新飞跃”这一主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增进了友谊,加深了了解,为实现中欧关系新飞跃达成广泛共识。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联部部长王家瑞,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省长李学勇,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外交部副部长宋涛,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主持。论坛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李进军分别与参会的欧洲主要政党代表进行双边、多边会见。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会见西班牙人民党总书记德科斯佩达尔一行

王家瑞、陈凤翔集体会见罗马尼亚四党与会代表

求同存异 超越分歧凝聚中欧合作共识

22日下午17时,论坛在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论坛正值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启动15周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中欧关系早已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了日益重要的全球意义。作为中欧政党间的战略性对话平台,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也早已成为中欧合作必不可少的沟通对话平台。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的国际背景下,中欧更需要借助这一平台,加强双方在政治、经贸、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水平,分享机遇、共迎挑战,为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刘云山在讲话中简要介绍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有关情况,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思路和工作重点,并重点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与世界意义。他说,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是发展、是合作、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中国梦与世界分享,与欧洲分享,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提供更多正能量。

近年来,中欧在加强全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地区安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协调与合作,双方的利益契合点不断增多,这是中欧合作的基础和优势,但不可否认,出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差异,中欧之间出现摩擦和分歧也在所难免。如何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超越零和思维,推动中欧关系实现新飞跃是两国政治家们面临的共同课题。对此,刘云山强调,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坚持合作共赢理念,把握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正确方向;二是做大合作“蛋糕”,夯实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经济基础;三是加强人文交流,构筑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精神纽带;四是妥善管控分歧摩擦,切实维护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局;五是共迎全球挑战,携手推动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刘云山的讲话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西班牙人民党总书记德科斯佩达尔、法国人民运动联盟副主席马里亚尼、罗马尼亚社民党副总书记多里内亚斯基和德国社民党联邦理事会成员杜里希先后发表致辞。欧方代表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为奋斗目标,这也是欧洲各国各类政党的目标和责任。欧中政党应以此为动力,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深化相互理解,实现合作共赢。西班牙人民党总书记德科斯佩达尔表示,尽管中欧在意识形态方面有很大不同,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在合作中互帮互助,求同存异。面对欧洲正在经历的债务危机,欧方认为,当前是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低迷阶段,虽然目前各方仍未找到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但与中国分享经验、交流学习本身就显示了寻求问题解决的积极姿态。本届论坛为中欧双方提供了一个共同思考、坦诚交流的重要平台,必将为深化中欧党际交流合作、促进中欧关系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开幕式上,中欧代表共同为四川雅安芦山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

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会见波兰人民党最高执委会书记克里姆查克一行

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会见荷兰自由党主席考特哈尔斯

22日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举行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招待会。王家瑞在致辞中指出,要进一步发挥政党在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引领作用。一是发挥政党的思想旗手作用。二是发挥政党的沟通渠道作用。三是发挥政党的合作桥梁作用。四是发挥政党的民意基础作用。

利益共享 责任共担推动中欧务实合作

为增强论坛实效,使对话更具建设性、针对性和务实性,论坛在开闭幕式之外,设立三个分会场,分别就“如何构建合作共赢的中欧命运共同体”、“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中欧国际事务合作”和“中国‘新四化’建设与中欧务实合作”三个议题展开讨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研究局副局长李鑫炜、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葛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宝俊等著名学者发表重要观点。中欧代表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既交流了思想,也凝聚了共识。

第一,欧方高度赞赏中国在经济社会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认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中方代表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并阐释了“中国梦”、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的关系。欧方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未来10年内,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欧方赞赏并尊重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以及中国政府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的努力,认为中国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主席沃伊捷赫·菲利普说,中国一向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而言是机遇,而非挑战和威胁。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梦”和“民族复兴”不仅有利于中国的长期规划,对世界也有重大意义。欧洲左翼党执行局成员约奥尼斯·博尔努斯表示,中国是注重远景规划的国家,未来几年,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将是环境保护、扩大内需、提高就业、改善百姓生活等,这些都是关乎民生的和平政策。法国共产党《人道报》社长勒亚里克十分赞赏“中国梦”的提法,他说,中国有一个“中国梦”,这同时也是“欧洲梦”、“世界梦”。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乌伊海伊·伊什特万认为,“中国梦”只有变成“世界梦”才有可能成功实现。中国与古代帝国不同,从来不想征服别国,中国只想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第二,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中欧具有共同利益。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面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不能独善其身,中欧必须同舟共济,携手应对。欧方认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与中国加强合作,为亚洲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法国共产党《人道报》社长勒亚里克表示,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都面临着诸如减贫、粮食安全、数字革命、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各国需要分享信息和技术,集思广益,方能渡过难关。英国工党影子内阁外交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表示,进入21世纪,中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国务卿克里访华也说明了这一点,希望中方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在关系到世界和平的地区热点问题上,欧方表示了对朝核、伊核等热点问题的关注,中方认为应当用谈判对话方式,和平解决分歧和争端,希望欧洲在推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解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双方一致认为,虽然中欧在一些政治议题上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始终保持密切沟通,相信在中欧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经营好、维护好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世界带来和平。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举办的中欧青年领袖对话会现场

第三,中欧互利共赢符合双方利益,深化各领域合作面临新机遇。金融危机一方面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全面复苏变得遥遥无期,另一方面却刺激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加快,推动着世界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当前,中欧都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发展结构、促进就业和社会公正等相似任务和挑战,这对双方来说都是难得的合作机遇。数据显示,中国在欧洲的对外直接投资占欧洲接受投资总额的1%左右,因此中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当前欧盟处于恢复可持续增长关键期,但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来自贸易和投资的拉动;中国处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将继续推动服务贸易开放、加快“走出去”和提高外资效益。未来中欧应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使其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希腊新民主党总书记马诺利斯·凯法洛雅尼斯说,希腊作为连接中国与南欧的物流枢纽,从中国同该地区经贸合作中获益良多。希腊正努力为中资企业赴希腊投资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葡萄牙社民党总书记马托斯·罗萨对中国为欧洲应对主权债务危机提供的重要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中方进一步扩大对欧投资,继续支持欧洲解决危机的能力。欧方一致表示,欧中虽国情不同,发展各异,但当前都面临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任务。欧中开展合作、互利共赢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第四,中欧关系中还存在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需要通过沟通对话妥善处理分歧,消除误解。不少欧方代表直言,其实欧洲并不太了解中国。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可是欧洲却没有很好地从这个角度观察中国。推动中欧合作,必须从相互学习开始做起,包括理解对方的语言、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当前,中欧在信息传播上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葛玮说,在数量上,中国报道欧洲是欧洲报道中国的5倍。欧洲在报道中国时过于关注中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不利于欧洲大众了解真实的中国。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乌伊海伊·伊什特万是匈牙利赛格德孔子学院的校长,他本人研究中国文化已经长达10年了。他说,欧洲5亿人,没有人真正理解中国。我们只知道一些中国的至理名言,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们与中国共产党理论之间的联系;我们看到了中国今天的发展,但是忘却了中国人民近200年来遭受的苦难;我们听说了“改革”与“发展”,但却不了解邓小平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当今中国取得的现实成就之间的联系。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此次论坛召开期间,中国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乌伊海伊在对中国地震遇难者表示哀悼时,做出了一个决定。他邀请50名来自雅安震区的儿童前往匈牙利疗养,以帮助他们忘记地震带来的痛苦,匈方将会承担所有的费用。这也是匈牙利继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后,再次邀请灾区孩子前往匈牙利疗养。

参会的部分欧方代表参观吴中区旺山村

有的欧方代表表示,中欧关系一方面是战略性的,另一方面也是脆弱的。的确如此,当前欧债危机在促使中欧合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有欧方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中欧双方在投资、高新技术、能源等领域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有中方代表指出,中资企业赴欧投资不仅可以拉动当地经济,还可以促进当地就业,可谓一举两得。然而,部分欧洲国家对此心存疑虑,赴欧投资面临投资许可和签证等障碍,希望欧洲开放市场,为中国企业投资提供便利。对此,欧方表示愿意通过各种努力,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与中方一道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分议题之外,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还举行了平行会议——中欧青年领袖对话会,邀请中欧政治、经济和文化各界的40余名青年代表,围绕“沟通、理解、包容、同行——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中欧青年交流”主题开展对话讨论。青年是世界未来的领导者,对于维护并促进中欧关系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大各国青年和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相互了解,使青年一代成为思想丰富、思维开拓的精英力量,为各国建设发展和中欧交流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经过中欧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于23日下午胜利闭幕。闭幕式上,欧方代表首先感谢中方的邀请和热情接待,并高度评价了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对增进欧中政党交流与理解、促进欧中合作共赢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希望论坛能够继续举办下去,为欧中合作拓展思路,注入活力。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在致辞中总结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的发展成就,并就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中欧合作的机遇、迎接共同挑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说,自创办以来,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的主题层层推进,为中欧政治家围绕共同关注的前瞻性、战略性与全球性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性沟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希望欧洲朋友今后继续积极建言献策,使论坛无论是在内容设计上,还是在组织形式上都更加丰富、更加有效。

实地考察 亲身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开幕式之前,参加第四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的欧方代表不仅游览了苏州园林的典范——留园,还兵分几路,赴苏州太仓中德工业园、吴中区旺山村和姑苏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进行了实地考察。

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一走进留园,代表们立刻被造型别致的亭台楼阁,错落相连的江南宅院,幽僻小巧的天井,一唱三叹的昆曲表演深深吸引,大家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独具苏州特色的美景。不少代表表示,以前只知道苏州是个美丽的城市,来了之后才知道,这里真不愧“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对苏州园林的艺术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太仓被誉为中国的“德企之乡”。在落户太仓的外资企业中,德企数量最多,达180多家。代表们一走进车间,就对工厂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工艺和工人们训练有素的操作大加赞赏。领队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前主席、德国前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说,希望此次对话能够使中德两国在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发展等方面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旺山村被称为“最美乡村”,全村目前有540户人家,有一半为山林面积。2012年旺山村村民人均收入达27725元,是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多。欧方代表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旺山村党员服务中心、“最美乡村”展示厅、“党员之家”、村民议事室、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深入考察和了解了旺山村的基层党建情况。

迄今为止,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已经成功举办过四次,此次论坛在前三次成功举办的经验基础上,无论在论坛规模、参会人数,还是在议题设计、形式多样上都有所突破和提升。会议期间,代表们不仅在议题框架下就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了坦诚深入的沟通,而且还实地考察了中国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亲身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代表们相信,尽管中欧历史不同、文化各异,彼此做到真正理解还需时日,但双方有能力、有意愿求合作、谋共赢。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为中欧间的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提供了对话平台,这也是论坛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中欧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德国《政党法》的精神内核和制度构造
史上最长
中欧班列运营及发展情况
迟福林: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深化中欧经济合作共同任务
建筑师行迹中欧
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