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模式在防范手术室护理风险中的应用价值

2013-04-08 15:49任月环孙红敏马杏娟程素芳张涛王芳
河北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护理人员

任月环 孙红敏 马杏娟 程素芳 张涛 王芳

医疗护理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不确定危险因素,其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损害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生命安危,它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1]。因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应贯穿医疗护理全过程,并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模式,并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实践中,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保护护理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护理质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患者200例,年龄12~78岁,其中普外科85例,脑外科55例,骨科43例,胸科17例;全身麻醉138例,硬膜外麻醉62例。

1.2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护理质量=实际护理服务质量-服务对象的期望值。

1.2.1 患者方面因素:患者所患疾病的复杂性、危险性和医疗技术难度等决定医疗风险概率的客观因素。因进行手术前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承受能力不同,同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果患者对治疗结果期望值过高或护患及医护之间沟通不足,手术及麻醉的结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往往会造成医疗事故的隐患而引发医疗纠纷。

1.2.2 护理人员方面因素:①技术方面:苏晓米等[2]提出,如果护士的业务技术不熟练,专业知识缺乏或者操作规程不正确,被动应付工作,会给患者造成技术性的风险,例如在重症复合伤手术的抢救过程中,若未严格按照护理流程操作,物品准备不充分将导致抢救时手忙脚乱;或护士操作技术不过关,直接影响手术室抢救质量。刷手护士责任心不强,巡回护士督导无力导致医疗器械或纱布遗留于患者体内,直接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②护士对风险、证据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很多时候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问题,而忽视了其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且不能充分认识一些可能引起的护理纠纷。如在手术过程中大抢救,护士可能由于情况紧急,需要处理的事情多,结果护理记录中出现记录不及时、多做少记、做了不记等情况,这些都反映了护士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③沟通方面的问题:护士与患者沟通欠佳,如态度语言生硬,或对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未进行及时的安抚与开导,以致患者产生不安全感,对医护人员不信任,导致血压心率上升,痛域减低,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④未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规章制度执行:规范与制度是长期实践积累得出的经验和科学总结,是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及行为准则。护士在操作时,不能随意简化操作程序,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护理等级制度、危重患者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如护士的护理行为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同时管理者监督管理不严,均可引发差错或事故的发生[3]。

1.2.3 护理管理方面:如果管理者监督管理不严,护理工作无统一规范或规范不标准,护理流程不科学,操作过程中自查、他查不足,护士长督查不及时,发生差错后未及时、时时总结学习,同样是事故发生的隐患[4]。

1.3 应对措施

1.3.1 配置护理人员科学化:因护理人员配置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工作繁忙、忙中出错或疏于沟通,应科学配置护理人员,以满足手术室工作需要。

1.3.2 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实施安全预测管理制度明确化:在医院护理部的领导和监督下,定期召开全院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分析讨论医院护理现状及问题,不断找出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由专人负责具体实施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及时了解掌握相关信息,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施护理质量监控;护士长负责及时收集本科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及时上报,并采取对策。

1.3.3 提高护士的职业风险意识,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及护理业务学习:针对每个时期的安全问题或风险隐患,定期给全院护士进行护理风险继续教育培训,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提高急救水平,搞好专科护理。使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做到“四要”,即解释病情要科学,签字手续要完善,执行制度要严格,说话办事要谨慎[5]。减少临床护理人力方面不安全因素。

1.3.4 建立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方法[6]:A建立、健全手术室的核心制度及临床工作制度。B为一线护士提供指导、指引、培训,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C对重点岗位进行人力、环境的分析并提出预防性的决策。D建立以专科护理质量为核心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E缺陷及错误的上报分析及改进系统,评估其确实改善执行情况及持续性,及时检讨工作流程与制度有效性。

2 结果

通过一系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院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很大的效果,通过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促使护士养成安全护理行为,3年来手术室未发生1例护理纠纷,200例患者术后随访满意度达99.5%。

3 讨论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室成为高风险的医疗场所之一,手术室的安全也成为整个手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过程中各个环节均存在不安全因素,任何疏忽和大意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的后果。护理学科的发展使手术室护士的职责由单纯地完成手术配合,逐渐扩展到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7]。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是核心,针对所有安全隐患,要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手术室岗位职责,加强医护质量安全教育,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尤其要重视高危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才能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安全[8]。护理质量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识别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已经存在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实施安全管理,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手术环境,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医患之间不必要的纠纷,同时也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

1 李晓蕙,皱晓清.临床护理风险分析和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75-377.

2 苏晓米,陈惠珍.强化护士的职业风险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护理研究,2002.16:294--295.

3 俞银娟.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管理.护理研究,2006,20:1480-1481.

4 应晓微.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6,20:1017-1018.

5 李明风.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87.

6 占建华.从举证责任倒置护士的自律行为.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50-351.

7 李秀华.风险管理策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7,21:633-634.

8 唐玉平,熊爱民.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护理研究,2006,20:1475-1474.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