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2013-04-10 09:03王召收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中国梦价值观核心

王召收,孙 冉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兰州73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在深入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伟大的“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奋发向上,不断追求的动力源泉。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这阐明了“中国梦”互相关联的三个层次:国家富强的“中国梦”、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和个体幸福的“中国梦”。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中国梦”、民族层面的“中国梦”,还是个体层面的“中国梦”,其实现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梦”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精神保障。

一、国家维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梦”的国家目标

近代以来,我国饱受外国侵略者的欺凌,只因贫穷落后的封建王朝未能给国家带来强大的希望。只有实现国家富强的国家梦,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才能向前推进。因此,从国家维度来讲,“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国家富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富强的“中国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指明道路和方向。因此,“中国梦”的国家目标就是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保障社会成员的民主权利、建设清明政治、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国强民富、有序民主、政治文明、社会和谐。

(一)立足国家富强,明确追梦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作为其现实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基本价值诉求,其根本是要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状况,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创造发达的物质文明,实现社会主义在经济上超越资本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物质条件。在追逐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进程中要明确国家富强的目标,明确追梦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国家富强这一目标,为人民谋利益,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百年“中国梦”。

(二)追求政治民主,坚定追梦道路

“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基本价值诉求,其目的是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民主、更高水平的政治文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自由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实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超越资本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优越的政治条件。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只有加上民主,中国才能前进一步”[2]。这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由之路。国家梦想的实现不仅仅是要在经济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同时也要推进政治文明的建设。实现政治民主,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是党不懈追求的梦想,也是亿万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梦想。只有不断追求政治民主,追梦的道路才能更加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三)倡导社会文明和谐,实现追梦道路

“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基本价值诉求,其目的是努力改变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落后的现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丰富、更健康、更完美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社会主义在精神文化上超越资本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完善的精神文化条件。社会文明的实现标志着一个国家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民才会更加幸福。“和谐”是努力改变不够公平的社会现状,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权益分配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广泛、更充分的“平等”权利,创造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实现社会主义在社会结构状态上超越资本主义,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二、社会维度: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中国梦”的社会属性

从社会层面来讲,作为共同生活的人们形成的关系联合体,社会不仅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会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在我们国家,立足社会现实、改造与完善社会的“中国梦”目标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进步,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更需要创设一种适宜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打破一切束缚人们实现合理愿望的陈旧条框,使社会成员过上富足而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一)自由与平等是“中国梦”的社会目标

“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之中,具有坚实的土壤环境。今天的“中国梦”,是一幅多维度的蓝图,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在国家维度,“中国梦”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重要的国家目标;在社会层面,自由和平等成为衡量“中国梦”社会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准。“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社会目标,是创设一种适宜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打破一些束缚人们实现合理愿望的陈旧条框,使社会成员过上富足而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中国梦”强调在社会主义法治框架下,社会成员人格独立,具有个人自主性的责任自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中指出,“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在社会层面,“中国梦”追求社会成员人格平等,具有财富获取、各种权益保障的均等机会;社会成员得失平等,真正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对应、贡献与索取的对应、恶行与惩罚的对应、善行与奖励的对应、作用与地位的对应,“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

“中国梦”将自由与平等作为其社会目标,一方面体现出党对人类文明优秀精神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反映出党对人类价值理念的超越和创新,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包容性、认同性和社会性。另一方面,将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引入“中国梦”的逻辑体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和广泛性。这种以价值观的认同性和引导性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公正与法制是“中国梦”的价值准则

今天的中国正发生着深刻变革,这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共享“中国梦”,成为“中国梦”的拥有者和实现者。这种变革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使每个人都有动力共建“中国梦”,成为“中国梦”的建设者和实践者。但是,要保持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不能单单依靠市场经济释放出来的物质利益刺激,还必须构建合理有效的制度机制,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激发个体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好全社会整体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三个倡导”内含的“公正”与“法治”,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价值准则。这是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要使每个社会成员乐于共建共享“中国梦”,就必须公正地对待他们,赋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并且给予破坏规则者应有的惩罚。而法治就是维护社会公正的过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个人或团体都不能超越法律享受特权。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在增强,对社会不公的承受力在下降。这直接推动了各类以维护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冲突的快速增加,对制度的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种现实下,社会各界都明显感受到维护公正、加强法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通过维护公正、加强法治,才能筑牢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规则。

首先,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协调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需要共同的基本规则。坚持社会公正的理念,健全维护公正的法治环境,可以为各种利益相互间的博弈搭建制度化的平台,并依此为基础不断理顺社会利益关系。

其次,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因两极分化产生的社会困难群体,需要得到规则保护。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过“公正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当前,尽管我国社会总体财富在增长,但社会差距也日益扩大,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社会群体差别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两极分化过程中形成的困难群体,亟须获得必要的保护,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而坚持社会公正,完善法治环境,是对这些群体要求的积极回应,能够为他们正当要求的表达提供畅通的渠道。

再次,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国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要依循公正与法治的原则。对于各级国家机构来说,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国家是公共权力的代表,承担着调节社会关系、提供包括公共秩序在内的诸多公共品的责任。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国家的各项制度必须更坚定地维护社会公正、恪守法治原则,如此才能更好地约束自身权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个人维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梦”的实现主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强调,“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梦想,是人民意志、人民利益、人民愿望的集合体,其实现离不开全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才能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更多正能量,才能为每个人实现自己梦想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简言之,“中国梦”的实现要靠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作用;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民都可以作为“中国梦”的实现主体,“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要求其主体具有必要的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要从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德性品格等方面,强调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在核心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公民的要求与“中国梦”对其实现主体的标准具有内在一致性。在个人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

(一)胸怀爱国情怀,搭建人民筑“梦”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拿破仑曾说过:“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只有个人胸怀爱国主义,恪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眷恋和热爱自己的故土家园、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才能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才能不断激发创造活力,使滴水之微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越是接近梦想,前进的道路就越是艰辛,我们就越是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推动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二)坚守岗位,敬业奉献,夯实人民筑“梦”道德根基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是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强有力的体现。敬业体现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爱岗敬业的传统美德。社会成员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既是个人幸福生活的保障,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一个人实现其梦想的必要途径,而“中国梦”由具体的、建立在个人职业梦想基础上千百万个“个人梦”所构建而成,人民群众的“个人梦”是构成“中国梦”的丰富内容,是融成“中国梦”的共同底色。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才能为“中国梦”的构建打造坚实的根基。实现“中国梦”伟大事业呼唤亿万具备敬业精神的人民群众的参与。具备爱岗敬业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的人,永远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永远都是推进“中国梦”伟大进程的坚实根基。

(三)讲信修睦,上善若水,共建人民筑“梦”价值基石

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承下来的诸多美德中的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在诸多中华美德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中,居于核心地位。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所推崇的个人行为基本准则。我国历代经典著作中,对诚信之道的论述颇多:“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诗经·郑风·扬之水》);“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论语·学而》)。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多次提及“诚信”一词,要求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将诚实守信成为公民的一种内心确定、一种行为准则、一种生活方式,“中国梦”的实现才能拥有坚固的诚信根基。“中国梦”的实现必将由每一个信守承诺的中国人共同完成。

友善,即待人善良,善良或友善的道德价值,是其他一切道德价值之本,是个人道德的本源,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集中体现。培育亿万人民群众友善品格,中华民族作为讲道德讲诚信的文明礼仪之邦的信善就会重新在新的世纪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就会重新绽放出它的灿烂光辉。在这个意义上,个人友善品质的培育是与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之间有内在关联的。友善,是人的善良与宽容凝聚的一种宽厚的德性。在构建“中国梦”的进程当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对人友善,既是人的一种文明素养,也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对处理解决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矛盾具有独特作用。同时作为人的一种文明礼貌,友善使人民之间充满关爱,使社会当中充满温暖,在潜移默化间铸就“中国梦”社会基石。

四、小结

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都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涵盖了党的理想和国家社会发展目标,又规范了公民的价值追求和认知共识,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又有对西方文明的科学借鉴。二十四个字的核心价值观已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向新阶段,达到新高度,为“中国梦”的梦想成真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央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中国梦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