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东精神

2013-04-10 16:39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山东人好客礼制

孙 矩

(山东行政学院,济南250014)

精神系源于实践并能动地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观念和思想成果。山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儒家文化、墨家文化、兵家文化等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优秀观念和思想成果,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长期影响。山东人既是传统文化的缔造者,也是优秀传承者和切实践行者,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优秀特质和精神。山东精神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激励山东人繁衍生息、不断进步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炼、弘扬山东精神,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诚信、守礼、好客、奉献是山东精神的核心内容,本文拟就此作系统阐释。

一、诚信

“诚信”意为诚实而有信用,指行为主体真实表达内心意愿,诚实无欺并践守承诺。它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追求。“诚”和“信”意思相近,基本涵义均指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信,诚也。”“诚”既是一个形声字,也是一个会意字,其由“言”和“成”构成。“成”意为“百分之百”、“完全”。“言”与“成”结合在一起表示“百分之百的话语”,意为“毫无保留,真实无欺”。“信”是一个会意字,由“人”和“言”构成,意为言论应当真实,值得他人相信。“信”要求行为主体努力践行承诺,注重信誉和信用。“诚”和“信”也存在差异。古人多将“诚”与“信”分用。“诚”突出主体内在的真诚;“信”则是主体“内诚”的外化。“诚”强调“内诚于心”,“信”侧重“外信于人”。“诚”为隐,“信”为显,“诚”为“信”的内在根基。古人强调,人应当相互以诚相待、以信相交。诚信在儒家文化中居重要地位。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主流传统文化,富有诚信思想,是中华民族诚信文化的主要源泉。孔子是春秋时鲁国(属今天山东)人,是儒家文化创始人,他集中华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素王”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孟子是战国时鲁国人(也有说是邹国人,但毫无疑问是山东人),他是孔子思想的优秀传承者和发扬者,是地位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宗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世人常用“孔孟之道”代表儒家思想。孔子与孟子、曾子(1)、子思(2)等的诚信思想奠定了儒家诚信思想和中华民族诚信思想的基石、内核和主体。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实是天地大道,是根本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诚是天地大道,是根本规律;追求诚,践行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逸周书》(3)将“诚”与“信”连为一词,说:“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乡党之间观其信诚”,此处的“信诚”就是“诚信”之意。管仲(4)也将“诚”与“信”连用,他说:“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意思是:古代的君王很注重诚信,诚信是团结和维系天下人的纽带。《周易》说:“修辞以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周易·乾》),其强调“诚”是广德居业的基础。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论语·阳货》)意思是: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这样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孔子还强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他认为,“足兵”、“足食”、“民信”是为政治国的三大要件,但如果三者必不得已而去其一,先“去兵”,次“去食”,最重要的是“民信”,强调“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强调领导者要“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告诫人们“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左传》(5)也说:“信者,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孟子以“信”与“义”等为基础,形成“五伦”说。所谓“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汉儒董仲舒(今河北人)则把“信”列入五常,作为“三纲五常”的重要一部分,“信”由此长期规约着传统中国的社会生活。

以孔子、孟子、曾子、子思等为代表的古代圣贤诚信思想在广袤山东大地得以很好传承。山东人多品性仁厚,对上忠诚,对朋友讲信义。诚信是山东人内在优秀基因和生生不息的宝贵特质。古往今来,山东的“忠孝诚信”事例不胜枚举。近现代以来,山东人对革命的忠诚和奉献更是有口皆碑。山东人的诚信赢得了全社会认可。据2010年《小康》杂志社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的联合调查,在诚信印象·地域榜中,北京人、山东人和香港人位居前三,山东人是诚信形象最好者之一,高居国内省级地域诚信排行榜第二位。

历史和实践表明,诚信是立国、立业、立人之本,是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要、经商之魂、和谐之源。诚信是山东人长期秉持的传统美德,最能体现山东精神。传承和践行诚信,有利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构建和谐山东、平安山东。

二、守礼

礼是任何社会不可或缺的避免社会失范与促进社会和谐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知礼、守礼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礼”在儒家文化中居重要地位。儒家重要经典文献中以“礼”为名者有《周礼》、《仪礼》和《礼记》,在数量上远多于以其他德目为名的文献;“礼”在《论语》中出现75次,仅次于“仁”。礼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三礼”中,《周礼》、《仪礼》为周公所作;《礼记》由孔子诸多门徒共撰,主要记述了孔子的礼制思想。孔子所言“从周”与“复礼”主指周公所作之礼。

山东和山东人对“礼”有再造之功。春秋战国时,齐为霸主之国,鲁为礼乐之邦。周礼是周代治国大纲,可视为今天的宪法。人们在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纷争和社会灾难时,最常用的词语就是“礼崩乐坏”。春秋战国之乱被认为是礼制败坏之果。由此,为消除社会灾难和促进社会和谐,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从周”和“复礼”。尽管鲁国曾发生过“三桓之乱”等礼崩乐坏事件,但依然是遵守和保存礼制规范最好的诸侯国。而且最重要的是,鲁国有一支生生不息的熟悉礼制规范的专业人才队伍,如孔子、左丘明、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柳下惠、曹刿、夏父展、里革、匠人庆、叔孙豹、子服景伯等,此远非其他诸侯国可比。春秋时就有“周礼尽在鲁矣!”之说。司马迁曾评价说,鲁人“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史记·货源列传》)《汉书》也说:鲁国“其民好学,上礼义,重廉耻。”(《汉书·地理志》)由于礼制规范失传或不完整,许多诸侯国曾派使臣到鲁国学习和了解周礼。

山东人丰富和提升了礼。《礼记》集中体现了孔子对礼的贡献。唐朝以后的“礼经”一般指《礼记》,由此可见孔子礼制思想的影响力之大。《仪礼》为周公所作,但孔子曾对其做了进一步修订。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作家不仅对礼的起源、价值、本质和作用等问题做了有益探索,更重要贡献是孔孟“引仁入礼”,由此丰富和升华了“礼”。仁是修身和爱人,在所有儒家道德规范中居统领地位。“引仁入礼”弥补了当时主流传统伦理规范在关爱人方面的不足。在仁与礼的关系中,仁为礼之魂,礼以仁为旨归,是仁可观瞻的外在;仁为礼之实,礼为仁之华。面对礼崩乐坏,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人们以礼制规范约束自身言行举止,就可以实现仁,从而避免失范和礼崩乐坏。一方面,孔子坚决反对有悖礼制的行为,针对季氏享用八佾之舞(季氏以其地位,按礼制应享用四佾之舞),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另一方面,孔子强调礼乐不能停留在形式,而应追求背后的实质,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意思是:我们所说的礼,仅指玉帛等礼物吗?我们所说的乐,仅指钟鼓等乐器吗?玉帛、钟鼓等只是礼、乐的外形,应该追求礼、乐背后的精神实质,即仁。所以,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他认为,人如果心无仁爱,礼与乐就都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基于“引仁入礼”,孔子主张严格落实礼制规范,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还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用道德教化民众,用礼制去规范民众,他们就不但懂得廉耻,而且还会内心顺服。孔子还告诫其子孔鲤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意思是:不懂得礼,就无法做人,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孔子主张“以礼立人”、“为国以礼”、“以礼治国”等,其礼学思想涉及从修身做人到治理国家的诸多层面,奠定了儒家和传统中国的礼制思想根基。孟子进一步丰富了孔子礼学思想。孟子认为礼内在于心,并探讨了礼的发端(即辞让)和经常状态(即恭敬),强调了每个人践仁行礼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山东人尤以知礼、守礼而著称。古时鲁国人的守礼已是传统中国的典范。当今山东人的知礼、守礼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在酒宴和会所场合,山东人会严格按照风俗和礼节,认真安排宾主和长幼座次;在日常生活中,山东人能更好地做到自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有礼有节,举止有据;在山东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东道主的礼仪文化赢得了四海宾朋普遍好评。

“礼”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然,儒家的礼制思想并非完美无缺,其贵贱尊卑等思想有一定负面影响。加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应注意传承和扬弃传统礼文化,真正将守礼内化为新时期山东精神。

三、好客

“好客”是乐于并长于接人待物的态度和行为,具有真诚、朴实、大方、豪爽、热情、遵礼等特征。《辞海》对“好客”的解释是:乐于接待客人,对客人热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交通通讯进步、社会结构变迁,社交场合越来越多,如何款待客人并让客人满意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好客是山东人典型特征,了解、培育、提升和传扬山东人好客文化,对山东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山东人有悠久好客传统。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此言彰显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山东人好客特点,显示了传统山东人对客人的真诚、朴实、豪爽和热情。孔子此言日后成为中国人招待国内外客人的经典用语。山东人的好客传统生生不息,齐桓公广招天下有识之士;孟尝君礼贤下士,门客数千;秦琼以忠信仁义结交天下等,都是好客精神的体现。

发端于山东的儒家文化对培育和提升山东好客精神具有重要影响。除了欢迎客人来访的直接经典用语之外,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和等主要伦理规范,为山东人乐于并长于待人接物奠定了理论基础。很少有客人乐意交往不仁不义、不忠不孝、无礼无信、愚昧无知、心胸狭窄的主人。儒家的“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尤为可贵,具有包容并善待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有助于为主客交流合作创造良好条件,依然是当今世界文明所可借鉴的宝贵智慧。

新时期的山东继承和发展了齐鲁大地几千年来的好客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和谐稳定,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和外向型经济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成绩与山东人好客密不可分。海内外客人到山东后普遍感到“宾至如归”,普遍认为山东人真诚、朴实、大方、豪爽、亲切、热情、礼貌、容易相处,乐于与山东人进行经济与社会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由此铸就了省内外主客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有学者说,好客文化是山东传统文化基因,山东人的好客性格和好客情怀历经数千多年积淀,已凝聚为鲜明的山东精神,并演变成品行合一的山东民俗特征。[1]民俗学者刘德增以“诚实、尚义、节俭、好客”概括了山东人的基本性格特征。[2]2007年,山东省旅游局将“好客山东”确定为山东省旅游形象标识。山东的好客精神获得了广泛认可。好客不仅有助于促进外部投资和经贸合作交流,繁荣山东经济,为山东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而且为山东人在外地工作、学习、生活和旅行提供了诸多便利,构造了良好外部社会氛围,好客的山东人在外地容易获得当地人的帮助。

当前,应继续发扬山东人好客的优良传统,不断丰富其内涵并赋予其时代特征,推动好客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奉献

奉献,意为恭敬地交付,呈献。奉,意为恭敬地用手捧着;献,意为恭敬庄严地送给。奉献最初与祭祀相关,一是指用物品敬奉神灵,二是指用身心侍奉神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杀身成仁”体现了为国家、民族和社会事业奉献的精神;“士为知己者死”体现了为友人奉献的精神。这些都是传统中国长期高扬的主流价值观。当代话语中的奉献,是指不以个人得失为重,不以追求个人回报为直接目的,努力为人类、国家、民族和社会服务,无私地为正义事业贡献自己的财物、心血、汗水甚至生命。

儒家思想中的“重义轻利”、“先义后利”、“仁至义尽”、“忠勇”等思想均含有奉献精神。受儒家思想中奉献精神的影响,山东人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能做到乐善好施、扶弱济困、自我克俭、重义轻利、豪爽仗义;在国家、民族、朋友危难之际,则常常勇往无前、忠肝义胆、不怕牺牲。

孔子当年为恢复礼制,周游列国、广泛布道,多次面临生命危险。“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表明,孔子的奉献精神得到后世深度认可。孔子身后两千多年,山东涌现了大批勇于奉献的典范。三国时期,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为汉室刘备运筹帷幄、兢兢业业、日理万机、鞠躬尽瘁,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也是甘于奉献的典范。大唐开国英雄李勣(徐茂公)、秦琼、程咬金、段志玄、房玄龄均为山东人,他们为江山永固殚精竭虑,不惜流血牺牲。安史之乱中,颜真卿兄弟(今山东费县人)精忠报国、以身殉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今山东济南人)曾亲临战场英勇抗敌,弥留之际还大喊“杀贼”。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山东蓬莱人)被时人赞誉“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清末武训行乞兴办义学是近代山东人甘于奉献的典型案例。武训是今山东聊城人,出身贫寒,原名武七,清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之意,替他改名武训。由于没读过书而吃尽文盲苦头,身无分文的武训立志兴建义学造福穷人。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至1896年去世,历时30余年,在家乡兴建义学三所,购置学田300余亩,积累办学资金万贯。学堂建好后,他又恳请甚至跪请名师施教,恳求甚至跪求个别贫寒人家送孩子免费上学。为兴办义学,他终生不娶,不置家产,甚至不吃一餐好饭。

解放前,山东总人口4000万左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山东人有数千万人次支前,上百万人当兵,22万人牺牲。解放战争期间,山东人民输送了百万兵员,出动支前民工1106万人次,动用了100多万辆大小车辆,运送了11余亿斤粮食,把20余万名伤员转运到医院。在回忆这段历史时,陈毅元帅曾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解放后,山东涌现了大量甘于奉献的模范,如曾广福、郝建秀、王杰(烈士)、时传祥、焦裕禄、孔繁森、王乐义、许振超、韩素云、王廷江等。近年来的典型还有:“义工”李福盛、好人贾正义、路遇救难的陈祥军、情系公益环保的王德洋等。他们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默默奉献,是对山东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

汶川大地震后,山东无私援建北川重建。在全国第一个成立援建机构,第一个进入灾区对接援建,第一个完成一期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山东援建了“恢复重建任务最重、要求最高、时间最紧”的地区。2011年5月11日,温家宝同志说:“感谢山东人民帮助北川的建设,山东支援北川的建设搞得非常出色,很有特色,质量也很高。”

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离不开奉献。甘于奉献自古以来就是山东人的优秀品格。始终坚持传承和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是新时期山东精神题中应有之义。

注释:

(1)即曾参,春秋末鲁国人,今山东济宁嘉祥县人,著有《大学》等。

(2)即孔伋,孔子嫡孙,著有《中庸》等。

(3)儒家经典,作者不详,有说是孔子删减《尚书》之余篇。

(4)春秋时齐国(属山东大国)上卿,即丞相,被认为是法家代表人物,虽有考证说管仲是今安徽人,但其长期生活于山东。

(5)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人左丘明所著。

[1]王德刚,王春生.好客山东话旅游[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

[2]刘德增.解读山东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山东人好客礼制
《山东人的云南血脉》开启移民文化研究新话题
My Hometown:朱炫宇
蜚声世界的母亲
小刺猬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Music education in the UK: Theory and Practice
“三月庙见”说平议——兼谈对古代礼制的理解方法
探讨山东人用疫苗案引起的基层兽用疫苗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红灯女侠翠云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