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型期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以广西隆林苗族跳坡节为例

2013-04-11 00:42LIShenghengYANGShangchunSUNJianhua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隆林苗族转型

LI Shengheng,YANG Shangchun,SUN Jianhua

传统体育活动作为苗族跳坡节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承载着民族团结的特殊使命。然而随着社会和文化的转型以及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变化,与以往苗族跳坡节体育文化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借助特定文化生态系统而得以生存的跳坡节体育文化必然会逐渐失去根基,如何使跳坡节体育文化在文化转型期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隆林苗族跳坡节的发展概况

跳坡节作为隆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跳坡”苗语称“勾到”,为“玩坡”、“耍坡”之意,也有“斗更”之称,其意为“围着坡杆转”。最初跳坡节的功能并非单纯娱乐,更重要的还在于聚族商议决定族人命运的大事,而决定族人命运的事情多为战争或迁徙。因此,自发或有组织地集中各支系,联络各村寨族人,以求共同行动显得尤为必要。

新中国建立初期,跳坡节体育活动由民间自发组织,在隆林县德峨乡的小德峨、水落洞、大水井等地得到开展,后因十年“文化大革命”把苗族跳坡节列入“封、资、修”来加以批判和废除,群众都心存余悸,不敢参与,使得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停止了多年。1985年农历正月初九,由县文化局、体育局、文化馆和德峨乡人民政府等单位牵头,县财政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和制作坡杆、锣鼓、服装、芦笙等道具,在小德峨的老坡场遗址上举办了“文革”之后的第一次苗族跳坡节,从远近自觉来参加坡会的各族群众达30 000万人之多。

为了让隆林苗族跳坡节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打造这一民族品牌,2000年2月,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把德峨苗族跳坡节纳入政府运作,成功举办了隆林德峨苗族跳坡节活动,并把农历正月初九定为隆林各族自治县“法定”的跳坡节。2008年,隆林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又举办了隆林历史上规模最大、最隆重的“2008年广西隆林德峨苗族跳坡节”,如今即便没有政府的投入和组织,民间仍然自发组织和开展跳坡节体育活动,进行爬坡杆、芦笙舞、打磨秋、摔跤、踩风车、踩高跷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演,精彩纷呈。

2 隆林苗族跳坡节体育活动的内容

2.1 苗族爬坡杆、芦笙舞

2.1.1 爬坡杆

爬坡杆是苗族跳坡节上举行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爬法有顺爬、转爬、倒爬等多种形式,其中以“倒爬”最为精彩。在爬坡杆之前,首先在跳坡场中间竖起一根十五六米高的爬杆,杆的顶端挂着美酒、粽粑和腊肉,参赛者可通过各种形式爬到杆顶取下酒和腊肉。

在爬坡杆比赛中要求参赛者双手抓杆,爬至杆顶后打开葫芦盖,喝数口酒,然后用口咬住葫芦的红飘带、粽粑和腊肉的绳子,以脚在上头朝下的姿势顺坡杆下滑,先到达地面且没掉一样东西者获胜,酒、粽粑和腊肉即为获胜者的奖品。与此同时,青年男女围绕着坡杆尽情歌舞,呈现一派欢乐气氛。

2.1.2 芦笙舞

芦笙舞作为苗族跳坡节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滚地龙、滚刀山、踩油锅、上天梯等形式,动作以矮步、蹲踢、旋转、腾跃、翻滚等为主,其动作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

芦笙舞可以是单人或双人,也可以是多人,表演过程中动作表现或庄重严肃;或节奏紧凑,动作激烈;或轻松明快,活跃敏捷,以能完成较多的高难度动作取胜。在跳坡节期间,成百个芦笙,上千的人群,层层环绕跳芦笙舞,气势极为壮观,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文化形态。

2.2 彝族打磨秋、摔跤

2.2.1 打磨秋

磨秋由两根木头制成,先用一根硬木竖埋在平坦的地面下,顶端用铁或原木做成磨心,另用一根长约6至8 m的木头为横杆,中间凿一个孔套在磨心上。打磨秋时横木可以升降转动,如推磨圆转,似秋千升降,故名磨秋。

打磨秋时,横杆两端的人数必须相等,各有一或两人。活动开始,首先将横杆摆平,一方先跃上横杆,而后另一方再跃上横杆,以腹部贴杆,双方交替蹬地使横杆上下起落旋转推转磨秋。落地一方用脚蹬弹地面,横杆便腾地上升,飞转不停,同时可在杆上做出回转翻滚,完成“飞燕凌空”、“白鹤展翅”、“燕子翻梁”、“仙女散花”等技巧动作,凌空翻滚如空中飞人一般,既惊险又优美。

2.2.2 摔跤

摔跤,彝语称为“杏格”,是隆林彝族人民最为喜欢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也是跳坡节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被誉为“彝族体育之花”,具有悠久的历史。隆林地区的彝族摔跤与国际自由式摔跤相近,只是不分体重组别,没有时间限制。运动员在鼓乐声中列队进入场地,绕场一周,然后由两人交手,运动员双手从两侧抓住对方腰带,通过抱腰、抱单腿、过背、穿腿、夹臂翻等动作,将对方摔倒且双肩着地为胜。彝族摔跤比赛一般采用三局两胜制,败者退下,换另外的运动员上场,胜者直至无人与其较量,将被誉为“摔跤王”。

2.3 壮族踩风车

踩风车壮话叫做“雄耍乐”,流行于桂西壮族地区。风车是用木条连榫做成两个长方形框架,在中间交叉成十字形,交叉处有一条轴,可横架在木桩上转动。比赛时以四人为一组,四人分别坐在框架的四个端梁上,手握木架,先由着地者用力蹬,四人同时围绕着圆圈转,谁转到地面即以脚用力蹬地,使风车不停转动,在比赛规定的时间内,以旋转圈数多、姿态优美者为胜。

2.4 汉族踩高跷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汉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表演者将双脚分别绑在木跷上,化妆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表演者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是一项很好的体育健身项目,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3 文化转型的概念及内涵

文化转型是指由一种文化类型或形态向另一种文化类型或形态的转变。因此,它不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其基本思想保持不变前提下的自我演进,而是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过渡转换,是文化发展中的质变。具体来说,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及文化的自我发展等因素,使原来文化类型的稳定性难以保持而出现了失稳状态,从而向另一种文化类型的转变。而在认识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将某一方面的变更看作是文化转型的完成,更不能将意识形态的变动误认为文化转型的实现。

中国的文化转型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中国社会正在从农业文明向着工业文明转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正经历着向现代文化转变的过程;2)由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文化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来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文化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危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正在构建之中;3)由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的转变。中国文化转型是从传统的、前现代的文化向着现代文化转型,但其中也夹杂着从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转型。社会现代化所引起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在文化问题上也表现出来,人们开始从文化视角上对工业社会的文明成果进行反思,从而引起了后现代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

4 文化转型对苗族跳坡节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4.1 文化转型对苗族跳坡节体育文化的积极影响

4.1.1 文化转型期跳坡节体育文化面临新的机遇

跳坡节体育文化作为隆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内容丰富、运动形式多样、产业开发价值深厚的地域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自然和谐性、地域风情性和民族风俗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隆林地区社会历史背景。而随着隆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加速了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具有鲜明特色的跳坡节体育产业将成为隆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为跳坡节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4.1.2 文化转型是跳坡节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隆林地区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等多个民族,各民族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价值观,牢牢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根基之上,而跳坡节体育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深蒂固地包含于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之中,深刻而又久远地影响着各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行为和习惯。其传承与发展将受到隆林地区各民族成员中既有的民族价值观、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这种民族价值观也将成为跳坡节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4.2 文化转型对苗族跳坡节体育文化的冲击

4.2.1 苗族跳坡节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民族传统体育与其民族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连,既源于生产劳动过程,又是对生产劳动的一种有益补充,而苗族跳坡节体育活动正是围绕生产劳动而开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文化的转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这种背景下,苗族跳坡节体育依托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消退、消失,导致跳坡节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4.2.2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使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活动出现衰退迹象

农村城市化进程打破了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单一性经济模式,农村经济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被完全打破,而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的外出打工带来的人口流动,使留守田园的大多数是年老体弱者和小孩,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来的精神和物质追求,无暇顾及自身民族文化的发展,导致跳坡节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出现衰退的迹象。

5 文化转型期跳坡节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5.1 加强同外来文化的交流,积极推动跳坡节体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在同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比较和借鉴中才能获得自我反省和有效变革,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跳坡节体育文化的传承中,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自上而下的代际传承,这实质上是一种同质的经验的单向文化内部传递,这种传递由于缺乏同外来异质文化的充分交流,客观上使跳坡节体育文化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文化转型给跳坡节体育文化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促进跳坡节体育文化同外来文化的交流,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推动跳坡节体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5.2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扩大跳坡节体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跳坡节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如果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跳坡节体育文化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这就需要借助社会媒体对跳坡节体育文化进行大力宣传,让国内外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跳坡节体育文化,不断扩大跳坡节体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当前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在进行宣传时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大众传媒,建立和利用全国各地的宣传网络,把信息辐射范围扩展至任何角落,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从而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传播跳坡节体育文化的生态圈。总之,利用社会媒体的宣传是实现跳坡节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3 借助地方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强跳坡节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当前正处于文化转型期,隆林苗族跳坡节体育文化的发展就更需要科学理论研究的支撑。因此要加强对跳坡节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而地方高等院校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尤其是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专家与学者,可以借助和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对跳坡节体育的技术理论、价值功能、发展与运作、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跳坡节体育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和法规,指导跳坡节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5.4 保护跳坡节体育文化生态环境,拓宽跳坡节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及生存空间

一方面,跳坡节体育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特定的体育文化生态环境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必须加强对跳坡节体育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原生态体育文化元素的流失,使跳坡节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跳坡节体育的文化内涵,不断拓宽跳坡节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生存空间,开发一些适合跳坡节体育文化发展的活动形式,提高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使跳坡节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和活动开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彼此结合相互促进,进而促进苗族跳坡节体育文化的发展。

5.5 大力开发跳坡节体育文化产业,实现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各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跳坡节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隆林地区各民族生活环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一系列民族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为跳坡节体育的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跳坡节体育文化所蕴含的社会影响力和功能价值也逐渐被地方政府所重视,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其潜在的市场商业价值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跳坡节体育文化产业还未形成。因此,应充分利用优越的民族政策,抓住文化转型期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契机,根据市场需求对跳坡节体育文化进行改造和包装,大力开发跳坡节体育文化产业,突显民族传统体育的品牌价值,从而形成多样化的产业形式,实现跳坡节体育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1] 丁玲辉,郝 勤.略论社会转型期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4):5-8.

[2] 吉如河,高 娃.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66-67.

[3] 汪 平.浅论我国的文化转型[J].理论月刊,2009(3):71-73.

[4] 刘景慧.现代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分析[J].船山学刊,2006(4):187-189.

[5] 郭琼珠.社会转型期村落传统体育的生存、保护与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22-128.

[6] 袁华亭.文化转型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4):60-62.

猜你喜欢
隆林苗族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百色隆林:迎来深圳市罗湖区8名支教工作者
隆林各族自治县近三十年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隆林黑山羊养殖优势与展望
苗族民歌
本地白山羊和隆林山羊冬春季补料效果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