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的教育供求困境及应对策略

2013-04-11 09:27刘雪萍
关键词:普通高校用人单位供给

刘雪萍,刘 岗

(山西师范大学a.教师教育学院,b.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 临汾041004)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竞争更加激烈,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影响到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供求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对教育供求的概念、供求矛盾运动规律、调节方式等理论基础方面的探讨。[1]如吴克明将教育供求区分为教育机会供求和教育产品供求。[2]吴泽俊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供求中机会供求和产品供求两类矛盾及其相互关联,并提出了可通过政府加大投入,适度调控规模、改革管理体制、引入市场机制等路径,促使高等教育的供求趋于均衡。[3]张前忠主张通过制度创新以解决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4]这些研究更多是在制度政策层面进行探讨的,围绕社会、高等学校、受教育者等教育供求主体之间利益关系进行宏观分析,而对于普通高校自身应该如何应对教育供求矛盾的发展变化问题,则关注较少。因此,本文试图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应对这些矛盾的具体策略。

一、供求困境

教育供求包括教育机会供求和教育产品供求。教育机会即学校招生数额,学校的招生数有多少,就有多少个教育机会。教育机会供求发生于教育过程的起点或学校的“入口”,供求双方分别为各级各类学校和个人,供求对象为教育机会。教育产品则是指学生受教育后(即毕业生)所增强的人力资本。教育产品供求发生于教育过程的终点或学校的“出口”,供求双方为各级各类教育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供求对象为教育产品。[2]自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高等教育的机会供给数量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状况,尤其是2010年起高中毕业生人数开始出现负增长,致使接受高等教育的潜在人数减少,高等教育机会供给不足的矛盾已经不再是普通高校教育供求矛盾的主要方面,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供给方面的矛盾则愈演愈烈。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与社会、企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教育产品供给数量和结构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失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量不足。一般来说,普通高等院校提供多少教育机会就会形成相应的教育产品供给量。随着高校扩招,我国本专科毕业生数量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从2003年的187.75万增加到2011年的608.16万,教育产品供给的数量在持续上升。但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每十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比例只有8.93%。[5]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还远远不足,高等教育产品存在供不应求。

(二)专业结构失衡。从目前的教育现状及就业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所面临的是一种结构性的失业。麦可思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连续三年被列为就业红牌警告的专业有: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等。这些红牌专业部分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6]如英语学科,在高校招生专业中每年都是报考热门,但就业形势却不能达到预期。这就造成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矛盾局面。

(三)地区性、行业性结构失衡。从大学生就业意愿来看,单位性质和就业地区是影响高等教育人才供需分布的两个客观因素。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最愿意选择的工作单位是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最愿意选择的就业地区是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7]这就直接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过剩,而偏远地区人才供给不足;大型企业、国有单位的人才供给过剩,而这些单位提供的岗位却远远不足。

二、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供求面临着总量上供不应求,结构上供求失衡的状况。这种困境的形成并非单个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边际收益影响着教育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产品的需求、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水平、毕业生自身人力资本状况以及毕业生择业观念等也是影响教育产品供给的因素。[2]正是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交织作用,导致了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供求结构失衡。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产品供需总量和结构是造成普通高校教育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相联系的活动,它的发展程度主要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一定的客观需要,从而促使社会教育不断发展。[8]一方面,普通高校要培养多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都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它受制于经济实力,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社会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也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就业岗位除了自然减员等因素空出的岗位外,主要就是由经济的发展壮大而增加的就业岗位,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对高等教育产品需求的总量也就越多。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产品供给不足,正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二)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是导致普通高校教育供求结构失衡的直接原因。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政府、高等学校、学生和企业都成为追求不同利益的独立主体,而各自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产生的冲突直接导致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供求结构失衡。[9]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

第一,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的滞后性与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之间存在矛盾。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是一种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然而,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三五年间社会经济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可谓瞬息万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普通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的相对稳定性,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显然无法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也就导致了教育供需之间的不一致。

第二,用人单位对教育产品的高要求与高等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矛盾。用人单位对教育产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它是学生消费高等教育服务的前提。正是这项需求的增加,导致学生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10]作为人力资源需求的主体,用人单位希望通过增大人力资本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用人单位一方面不断提高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表现为相信名牌大学的质量信誉,倾向于聘用“985”、“211”等知名院校所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又希望尽可能节约投入成本,以增大利润空间。而对于教育产品的供给方,大学毕业生是否供给教育产品(即人力资本)则要受到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水平的制约。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水平低于毕业生的期望,毕业生就不愿意供给教育产品,这必然造成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又供不应求。

第三,毕业生对人力资本输出的高期望与自身人力资本状况之间存在矛盾。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希望能为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提供知识和智力保证,使自己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而获取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利益回报。因此,在择业时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一味向往大中城市、大型企业事业单位,而忽视就业现实。这种盲目封闭的就业观念是造成普通高等教育供求发生地区性、行业性失衡的主要原因。

三、应对策略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教育需求、教育供给这一对矛盾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保持教育供求的动态平衡,才能保证教育的稳定发展。而解决普通高校教育供求失衡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普通高校和学生等多方共同努力。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作为教育机会供给的主体和教育产品的生产方,更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教育供求失衡所提出的挑战。

(一)根据市场预测做好学科专业规划,实现学科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契合。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要能够反映社会的需求。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在招聘过程中更喜欢专业对口的人才,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人才培养的成本。对于毕业生来讲,要想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自身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相符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从高等教育供求现状来看,普通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更多是一种结构性失业,这说明目前的普通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上脱离社会现实,无法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因此,高校如何从发展的观念来看待市场需求,及时地进行专业调整就是非常必要的了。这就要求普通高校立足于自己现有的实力水平,根据市场预测做好学科专业规划,以市场观念为主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宏观上控制和把握学科专业与市场的接轨。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是普通高校的根本目标,因此,普通高校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明确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实践能力是评价一个员工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基于这一点,普通高校在强调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还应该将专业技能、人际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等列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

(二)改革课程教学提升毕业生专业素养,实现教育产品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契合。普通高校教育产品供求失衡的直接后果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但这种就业困难是一种结构性的、隐性的就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普通高校输出产品的质量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而造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就亟待转变和革新。

首先,要调整学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3.1%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课与就业能力培养具有相关性,高达78.2%的学生对相关岗位工作的能力要求不知道或者了解十分有限。[11]这就说明我国普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因此,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步伐的加快,高校必须面向市场需求来调整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一方面调整课程类别与比例,加强实践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如积极开设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课程,使每一个大学生从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要有明确的人生职业设计,有自主创业的基本规划与实践;另一方面,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意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其次,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革新。高校不仅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尝试运用案例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而且要将职业指导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调研、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进一步理解所学方向的就业前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与就业方向不相适应的地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使更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积极的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三)转变机构职能加强就业指导,实现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的契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等方面。[12]这些劣势一旦遇到外部就业环境的不理想,就会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陷入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要从过去单纯的事务性行政工作机构转变为教学、科研、辅导、服务并重的综合性机构。对内,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咨询和培训的职能,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聘请历届成功毕业生、政府官员、企业人士现身说法,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力求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对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要充分发挥供需双方的桥梁职能和为学校提供信息反馈的职能。一方面,通过发布信息、举办毕业生双向选择会等方式,积极主动向社会用人单位宣传学校、介绍并推荐毕业生;另一方面,要建立本校的人才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最好、最完善的服务,并随时收集就业反馈信息,为学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吴宏超,范先佐.我国教育供求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与经济,2006,(3).

[2]吴克明.教育供求新探[J].教育与经济,2001,(3).

[3]吴俊泽.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

[4]张前忠.实现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制度安排[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5]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中国统计年鉴,2012.

[6]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http://wenku.baidu.com/view/73317dfe998fcc22bcd10d 22.html.

[7]许衍琛.大学生就业功利取向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未来与发展,2013,(1).

[8]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马永霞.多元主体利益冲突的高等教育供求结构失衡[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2).

[10]秦闻笛.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供求的非均衡动因探析[J].统计与决策,2008,(17).

[11]汪霞,钱小龙.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

[12]黄一岚,吴剑.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帮扶策略[J].教育评论,2013,(2).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用人单位供给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