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合一下的图书管理——以东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3-04-12 06:02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东华大学书库合一

尹 雪

(东华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1620)

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图书馆2010年开始实施借阅合一的服务方式,通过近两年的推广实施,其成效已得到校内外读者的广泛认可。这种服务和管理方式不仅充分体现了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让读者能够充分、便利地利用馆藏文献,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藏书利用率,优化了图书馆管理。但另一方面,借阅合一也带来了不少图书管理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东华大学推陈出新采取了一些较有成效的措施。

1 借阅合一的服务特点

“借阅合一”是一种完全开放式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它以整个图书馆书库为一个大开间、大开架布局,将藏、借、阅、检、流、询等一体化,从而“实现读者与图书一体化,阅览与外借一体化的管理”。读者进入图书馆后,是完全自由的。可以带入所需物品,包括水、书包、电脑等一切有用的物品。可以在任一处地方选择图书、期刊或电子资源,也可以把任一地方的资源带到图书馆的任一地方阅读。相对于传统阅览和流通分管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服务和管理模式。

概括来讲,借阅合一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服务功能一体化,图书馆的所有藏书既可阅览也可外借,不再区分阅览用书和外借用书;二是管理一体化,将流通部和阅览部合二为一;三是环境布局一体化,将书库和阅览座位组合,成为一个大开间的阅览室[1]。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图书馆从实际情况出发,局部实施借阅合一,选择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向全方位的借阅合一发展。目前,图书馆已经成功实现书库和阅览的合二为一,从功能和环境上实现了借阅一体化。为保障期刊管理安全高效,特将期刊室分门管理,相对于传统的期刊阅览室管理办法而言,允许学生带入水、课本、所借图书等物品,在很大程度上更加开放和人性化。

2 借阅合一对图书馆的影响

2.1 借阅合一的优越性

借阅合一给读者带来很大方便,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活力。由于以往图书馆布局的缺陷,图书馆设备以及服务方式的不完善,使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受到很大限制,如对读者带书带包入馆的限制、图书使用空间的限制等等,使读者不能自由利用文献和设备资源。图书馆实行“借阅合一”后,取消了分室管理,读者可以把书带到图书馆内任何一个地方进行阅览;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并拥有更充分的个性化服务空间。这种服务方式省去了部分手续,节省了读者的时间,给读者提供了选择的便利[2]。实行“借阅合一”的服务模式,简化了读者借阅手续,保护了读者隐私,增加了开放时间,为读者提供了宽松舒适的阅读环境,更加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和研究,这都体现了图书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同时,“借阅合一”服务模式的实施,加强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推进图书馆从传统的以文献传递为主的校园文献中心逐渐向以学习为重的教育环境转变。

2.2 借阅合一带来的主要问题

借阅合一造成图书错架乱架现象严重,读者找不到书的现象屡有发生,为书架管理带来了困扰。借阅合一后的书库管理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局面。读者可以直接进入开架书库自由选取图书,图书的乱架、错架率明显上升,特别是流通量大、利用率高的图书。这虽然没有造成图书的损失,但造成图书的排序混乱,给读者的找书带来困难,也给工作人员整架增加难度。笔者在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之时,每天都会接收到寻书咨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①读者对图书馆的有关借阅知识不了解,缺乏必要的基本书目知识,没有意识到图书乱架、错架的危害性,盲目找书,乱拿乱放。②有的读者找书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边选边换,把不需要的图书走到哪就放到哪,甚至个别读者出于私心,将选出来超过借阅限额的一些热门图书放在书架的顶层或书架的角落里,准备下次来借,由于时间一长,自己忘记了,工作人员往往难以发现。③读者在阅览图书时,一次取出的图书册数太多,阅览后不按要求将图书放在阅览桌上或放回书架原来的位置,而是将不同类别的图书随意放在一个书架上,不仅给工作人员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直接导致读者通过计算机检索后,在书架上找不到图书。④由于图书流通量大,工作人员每天要应付借还、上架,无法做到经常巡库、随时整理错乱架图书,还有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将读者归还的图书和新到的图书整理上架,对错乱架现象视而不见,致使错乱架现象愈演愈烈[3]。

3 东华大学优化图书管理的措施

除施行代书板制度、加强读者与馆员素质教育等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措施外,东华大学自实现借阅合一一门式管理以来,不断地根据本馆馆藏、人力、设备设施等情况调整图书期刊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并在此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

3.1 调整图书排架方法,提高图书工作效益

实行借阅合一,图书借阅量增大,相应地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突增。如果依然按照传统排架方法的“细分细排”,难免会出现上架滞后的现象,影响读者利用图书。如果为做到批量上架,加快上架速度,减轻工作人员负担,采取只按照大类排架,必然会导致图书的排列没有规律可循,彻底否定了图书分类的作用,将为读者找书带来麻烦,浪费读者时间。因此,借阅合一下图书如何分类和排架,既能确保读者的利益,又能减少乱架现象,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上架整架工作效率,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图书馆文艺书库对“44.572”类的文艺书所采取的排架方式,值得推广和借鉴。这类文艺书借阅率高,流通量大,工作人员为提高效率,在考虑读者方便借阅又快速上架的情况下,将这部分书按照“细分粗排”的“箱式排架”方式,即将“44.572”类书按照“44.5720 -”、“44.5721 -”,“44.5723-”以此类推分类,根据图书量及增长速度评估每一类占用的书架大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编号标示在书架上。上架时只需根据“572”后一位数字找到相应的书架,将该类书批量上架,不加细排。学生找书时,在计算机上检索到索书号,只需找到“572”后一位数字对应的架号,在同一列上找书既可。这样既降低了馆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不会为学生找书造成大的困扰。这种排架法可用于复本量多、借阅率高的学习型研究型书籍,对于特藏书籍以及流通量小的图书则进行细分细排。分门别类地选择不同排架方式的综合排架法可大大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益,从而保障了图书的及时上架。

3.2 引入学生管理团队,增加书库管理力度

实现借阅合一一门式管理后,读者的图书借阅量大幅增加,书刊被乱拿乱放的现象进一步加重,原有流通部工作人员在面对工作量成倍增长的情况下显得力不从心。为此,2011年4月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图书馆流通部在书库管理上再次尝试革新,引进“小蜜蜂”爱书服务团队,将书库工作外包给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这一措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功。体现在:①书库工作人员得到解放,图书馆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学生对图书管理方法和图书馆使用规范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加强,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乱架、错架的现象,为图书管理带来便利,也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大有助益;③增加学校勤工俭学岗位,更多地帮助到生活困难的学生;④增加学生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他们有自己的管理团队,可以自主招聘、分工和排班;⑤学生和学生之间沟通起来更加顺畅,这为图书馆进行读者教育提供了又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即,由学生工作人员对到馆读者进行指导和咨询帮助,由老生带新生传授图书馆使用规范。

3.3 革新读者教育方式,促进读者教育多样化

在采用读者入学教育、读者入馆指南工作等传统教育方式外,东华大学图书馆还积极地拉动和鼓励学院在图书馆开展各类与使用图书馆相关的活动,实现“寓教于乐”。用“参加活动获取小奖品”的方式,吸引读者积极学习如何使用图书馆。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宣传和营销图书馆的作用,同时在娱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借阅规则,让更多的读者理解和支持图书馆的工作,积极主动地配合图书馆的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借阅合一后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任何服务方式、服务内容都必须遵循“借阅合一”的宗旨,始终坚持“读者第一”的原则,为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努力。

1 孙晓芳,龚兵.浅谈高校图书馆的借阅合一[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4(1):39-40.

2 许莉.浅谈大流通大阅览中的书库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36-38.

3 李忠兴.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合一服务出现的问题及措施[J].图书情报工作,2008增刊(2):93-95.

4 黄秀英.高校图书馆开架管理下图书分类与排架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106-109.

5 朱晓宁.对我馆开放式大流通服务模式的思考[J].情报探索,2008(3):94-96.

猜你喜欢
东华大学书库合一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人梯书库”丛书
东华大学开发出全纤维结构智能电子皮肤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