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学中教师教学技能与素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2013-04-12 15:31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技能教材

胡 果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庆 400047)

艺术教学中教师教学技能与素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胡 果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庆 400047)

艺术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但能说会道,而且还要会动手做。教师本身的教学素质与教学技能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两个核心因素。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必要措施,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课前准备充分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去学。提问的目的要明确,要有启发性和整体性,问题链要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逐渐深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紧紧追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艺术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质量;教学技能

近年来教育改革搞得轰轰烈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一些教改的课堂却依然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发展的教学低效现象。导致教学低效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呢?为了寻求自主、合作﹑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同事的经验,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技能影响教学质量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前准备不充分,课程资源利用不力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对课程教学资源的识别范围和应用水平。艺术学教学中教材一直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一些教师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对艺术学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的了解不够,教学仍然停留在“教教材”上。教师对教案的认识不够,教学设计的处理不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不明确,教学环节重复;选择教具﹑教学媒体针对性不强;对学情的分析不透,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教师任务较重,备课不够充分等。

2.对于课堂导入不够重视

课堂导入不新颖,缺乏科学性、灵活性,没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导入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使导入喧宾夺主或苍白无力;不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没有目的性的导入容易使学生感到茫然,让学生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去学。

3. 提问散、乱、浅、虚

提问的目的、思路不明确,为提问而提问;随意发问,目的达不到;问题太简单,没有启发性,无法引起学生思考;重要的问题没有经过整体构思,没有主线;缺少技巧,方法不灵活等[1],失去了教学的整体性问题链接过程。

4.课堂教学过程控制不力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教学活动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教学目标完成不到位,教学的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堂纪律混乱,偶发事件处理不当等,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中应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

艺术学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往往影响和决定着课堂效率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打磨,刻苦钻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呢?

1.充分提高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充分与否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课前要做好一切教学准备工作(知道要教什么,应该怎么教)。只有课前准备得充分,课才会上得得心应手,课前如果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仓促,课就会上得杂乱无章,可见课前准备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所有课前准备,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来展开,通过教学活动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精心准备,包括认真阅读和研究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建议,认真阅读和研究教科书的内容,领会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建议,认真选择教学模式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认真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具等。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才能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前还要充分了解自己授课的对象——学生的起点能力。在备课时,精心研究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要考虑他们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和不同的学习能力,教师就可以灵活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相应的教学方法(廖兴健,2011)。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2.课堂教学导入讲究技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源泉,第一个火花”。因为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独具匠心的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进入学习情景。这就要求教师的导入要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结构;要广泛涉猎各个知识领域,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用才学魅力去感染学生;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导入的技巧。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就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消化、吸收。情境,就像一篇文章,一个故事,要先叙述一个背景,然后制造冲突,提出问题。所以,情境创设的目的,本质上就是已知与未知之间,通过制造认知冲突,提出一节课的核心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演绎一场有趣的学习活动。所以好的导入要适度,同时应该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关联性,也不失趣味性和启发性。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去学。

3.教学中要把握重心,巧妙提问

艺术学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重心,巧妙提问,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有利于检查教学,巩固知识,促进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对教材和学生的情况有了深入了解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灵活把握提问的技巧,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好奇心,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质疑的习惯等。比如在讲解“平面构成中构成形式与视觉表现,感知的章节”时,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让学生为“不同构成形态所产生视觉错觉图像”的神秘现象而感动,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可以把“视错觉”的概念、过程及其意义一气呵成讲授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提问目的要明确,要有启发性和整体性,问题链要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逐渐深入。使学生的思维紧紧追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4.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堂控制技能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不断管理课堂纪律,引导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条件,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现在学生生理发育较早,心理受社会的影响也较大,思维上有他们独特的见解,教师要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平等交流,要多为学生将来着想,构建和谐的教学平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才能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进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5.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具有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教学理论基础和为人师表、师德高尚的品质。对每一个教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进修和不断学习,跟踪学科的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和新技能,不断更新知识,具有站在学科前沿,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高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三、结束语

艺术学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从事的教学工作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正如玛丽亚﹒托雷斯所说:“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主要取决于谁是国家的教师以及他们能够和乐于干什么。”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学习新课程理念,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刻苦钻研充分备课,巧妙导入新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

[1]傅孝溪.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58.

G451

A

1001-7836(2013)09-0035-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9.014

2012-12-11

重庆师范大学教改重点资助项目(重师发[2009]51号)

胡果(1983-),女,重庆人,讲师,硕士,从事艺术学教学科研研究。

猜你喜欢
有效性技能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