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栏目《今晚》传播学解析

2013-04-12 15:38郭潇雨
关键词:济南民生栏目

郭潇雨

(山东政法学院 新闻传播系,山东 济南 250014)

一、济南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今晚》新闻板块栏目概况

近年来,一批从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节目形式——“民生新闻”迅猛发展,成为电视新闻传播层面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并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波及全国,使民生新闻火爆荧屏。“民生新闻”强调对百姓生活的人文关怀,以一种平民的视角记录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是最贴近广大百姓生活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省级地方电视台纷纷下大力气,投入大量精力力图打造具有各具地方特色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如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山东电视台《民生直通车》、齐鲁电视台《拉呱》等。而作为济南地区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之一 ——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大型民生类社会新闻栏目《今晚》新闻板块,也以其较高的美誉度成为济南市家喻户晓的名牌新闻栏目,先后荣获济南市名节目、山东省新闻名专栏、观众最喜爱的十佳栏目称号。

《今晚》新闻版块从开播伊始就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每晚9点20分播出节目总时长90分钟,囊括了《今晚20分》、《今晚特别点击》、《今晚我帮你》和《今晚不关机》四大板块,在内容上着力打造“大《今晚》 大民生”的概念。四档节目互为补充,形成声势,以直播的形态和整体性的节目包装,形成晚间新闻市场的极具竞争力的强势新闻传播平台。据央视索福瑞的调查统计显示,《今晚》新闻板块的龙头节目《今晚20分》,市场份额常年保持在20%以上,成为济南地区新闻节目的地标。“时时有新闻,天天看今晚”,《今晚》新闻版块被广大市民观众所接受和喜爱,分析其原因,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准确把握和满足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是民生新闻节目被受众“消费使用”的关键,受众心理满足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对电视节目的“消费使用”量。因此,对观众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心理需求”的准确捕捉与充分满足——“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合理应用,是济南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今晚》新闻版块获得成功,常年保持高收视率重要的制胜“法宝”。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作为一种受众研究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70年代。该理论主要是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何种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带给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以“受众本位”代替“传者本位”进行受众研究,把受众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是基于某些特定的需求动机来接触和“使用”媒介,通过媒介接触活动来“满足”这些需求。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需求动机,既有受众在接触大众媒介过程中个人的心理、兴趣、环境等因素,又有他们的社会动因,包括他们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和群体归属关系等众多因素。”同时,面对大众传播,受众并不再是被动接收者,他们往往是主动地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1969年D·麦奎尔等人对电视节目进行的调查研究,归纳了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而且总结了它们之间共通的满足受众基本需求有四种基本类型:①心绪转换(diversion)效用;②人际关系(personal relations)效用;③自我确认(personal identity)效用;④环境监测(surveillance)效用。那么济南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今晚》新闻版块是如何满足受众需求,又满足了受众哪些需求呢?

三、《今晚》新闻版块 “使用与满足”理论应用解析

(一)心绪转换的满足

传播学者D·麦奎尔等归纳出电视节目,具有“心绪转换效用”,即“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中,异常激烈的社会竞争带给人们的是困惑、焦虑与恐慌,日常生活的繁忙而疲惫使人们渴望精神的放松,回家希望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寻求消遣获得压力的宣泄。济南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今晚》新闻板块从受众的接受习惯出发,在节目的可视性上下功夫,打造成一种“短平快”式的带有本土亲和力的新闻评论节目。对新闻的报道方式以白话式的叙事方式为主扬弃传统新闻评论节目常用的“中心陈述式”。所谓中心陈述式,“即先确定一条新闻的意义中心,再以此中心展开话题。”[1]这种新闻报道方式往往呈现出一种高屋建瓴式的新闻传播姿态,对新闻内容中心意义的高度提炼也增加了受众接收理解信息的难度,削弱了信息传播的效果。观众在收看新闻栏目时需要集中和调动精力去掌握新闻节目所要传达的中心意义,再随着话题的展开探究节目的主要议题,进而接收节目所要传达的全部信息。而这就无法满足受众选择观看民生新闻节目需要获得身心愉悦,心情放松的重要需求。而“白话式叙事”的新闻报道方式,则是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原生态素材经过简单组合形成一条新闻,“白话式叙事”更加注意保留新闻事件自然形态,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闻的中心意义便在这个看似随意平和的传播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被观众所接收与理解。“如果说央视评论性节目是那种高屋建瓴式的侃侃而谈,那么《今晚特别点击》就象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这种“白话式叙事”在叙事视角上多用参与式的主观视角,主持人和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以新闻事件亲历者的身份,引领观众经历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并最终一起揭露事件真相。这种播报方式的转变“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2]

另外对于主持人的形象、语言和风格平民化设计也是该栏目的一大特色。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民生节目中离观众最近的一环,也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最贴近受众的位置。他们在新闻播报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态势,直接影响着节目和观众的心理距离的远近,进而影响着观众对节目情感体验和忠诚度。《今晚》新闻板块栏目固定的三位主持人毛蕾、闵乃新、段文红一改往日新闻类栏目主持人带给观众严肃呆板的印象,以拉家常式的亲切自然状态展现极具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在新闻播报中常常引用一些观众们熟悉的歇后语、顺口溜,语言风格也更加口语化。注重通过面部表情、身体仪态、手势等体态语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提升与受众交流的亲切感,因而得到了栏目受众群的认同。他们这种“说”新闻的播报方式和贴近百姓的“亲民”形象,为受众营造出了轻松愉悦的信息接收氛围,也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真正做到了“用百姓话说百姓事”。这种轻松愉悦的收视氛围使观众愿意在晚间精神放松的时刻选择收看《今晚》,缓解、释放日常生活压力。

(二)社会文化心理的满足

社会文化心理在人们的审美领域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经过遗传积淀下来的传统的思维模式、生活经验、审美心理等原始心理印迹的集合”,而电视作为“一种普通的、日常家用媒体”[3],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同程度地满足着受众的社会文化心理需求。生活在不同文化区域的人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行动和情感方面的特性并经历着一代又一代的时光积淀而形成一个区域特定的文化和生活传统。因此,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贴近现实,回归生活,把镜头的焦点指向对人性的关照,对人文的关怀,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得以生存和发展,为广大群众所乐于接受之根本。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是让受众在节目中找到社会文化价值的认同感,符合当地观众们的本土化的审美情趣、行为习惯和风土人情。从普通观众的欣赏习惯出发,在选题和节目内容上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继承和发扬本地文化,在节目编播和传播形态上把握群众的文化精神状态,创造出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今晚》新闻版块正是满足了受众的这种社会文化心理需求,成功地达成了这样一种审美活动关系。《今晚》以“重大、有用、好看”为选题原则,主要报道济南地区发生的重要热点新闻、突发事件、群众心声以及奇闻轶事等,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就是栏目新闻价值的定位。通过展现和谐社会真实一面,对传统美德和主流意识予以充分肯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同时,节目十分注重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邀请观众到电视台参加活动;通过短信等各种通讯手段积极引导观众参与到节目播出中来,参与每期的话题讨论,与观众形成直接的交流;走进社区与观众面对面拉家常;甚至走进老百姓的家中通过有奖猜谜,回答节目问题等方式直接对话……这些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让节目真正的走进观众们的心里。观众们在荧幕上看到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听着熟悉的家乡话,电视上出现的都是和自己一样的普通老百姓、身边人,看到的也都是和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的身边事。大到自己所在城市的市政规划,道路施工建设,济南市民最关心趵突泉水位涨跌,小清河景观的人文历史挖掘,小到邻居张大妈家的家务事,街道居委会的调解员,菜市场、超市最近的便宜菜……总之,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行全都网罗精选到这90分钟的节目中。观众在选择收看《今晚》新闻板块的过程中了解济南当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新闻事件,并通过节目传递的价值诉求和生活价值观念满足了自己对社会文化心理的认同和对真、善、美的道德渴求。

(三)人际关系效用的满足

D·麦奎尔等人认为,“电视节目能使受众从两方面达到人际关系效用,一是“拟态”人际关系,即观众对节目出场人物、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二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节目内容,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4]《今晚》新闻版块的第三板块《今晚我帮你》就是以为民解忧、真情寻找、路见不平等为主要报道内容。这些都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使观众与栏目产生共鸣,进而形成心灵上的交流与互动。版块由亚群、杨洋、文昳、雅洁、高丹等五个青春活力的出镜女记者为外景主持人,以热心姊妹花的形象,奔波在济南的大街小巷,通过电视荧屏对有困难的群众伸出援手,解决各种难题。从06年推出至今,热心姊妹花记者报道组每天都有来自社区服务的报道,做义工、帮困难家庭募捐、为消费者维权等,已经为济南百姓解决了上百个难题。2007年,通过热心姊妹花记者的报道,一个身患白血病的7岁男孩与病魔抗争的故事在济南市民中迅速传播开来,在热心姊妹花组织的多次募捐活动中大家纷纷解囊,最终共筹得多达50余万元的善款,为患病男孩解决了救命款的同时也让爱与奉献的真情在这方寸荧屏上得到传递,温暖人心。

“做百姓的贴心人”,这是热心姊妹花最大的宗旨。百姓的一个为难事、市民的一个愿望,都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得到她们的关心和帮助。而她们提出的“请让我来帮助你 就象帮助我自己”,也成为最受观众称道的口号。如有市民来电寻求帮助说济南市桑梓店两个镇停水六天,近万名居民遭遇吃水难的问题,热心姊妹花记者得知此事就立即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替百姓去寻访镇政府探寻停水原因,到自来水厂寻找工作人员敦促维修进度,直到得到当晚就能通水的确切消息。

几位姊妹花记者曾在记者节上感言:“热心姊妹花作为一个新闻报道团队,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泉城百姓喜爱和信赖,成为姊妹花记者,是一种无上的荣耀,更觉得身上有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她们在报道中不遗余力的弘扬社会真善美,对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受众的社会互动心理需求,通过五位热心姊妹花真诚和有责任心的实际帮助得到满足。

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在其《传播学概论》中说:“在这个时代里,与其说自然资源,而不如说是知识信息有可能成为人类的主要资源以及力量和幸福的必要且不可少的条件”。济南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今晚》新闻板块正是由于其传播的信息符合老百姓的口味,满足受众对于这类信息的渴求,才从众多的民生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为广大观众所关注所喜爱,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因此如何深层次剖析受众对信息选择的内在需求,进一步满足当下观众对于电视媒体的心理需求,是民生类新闻栏目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陆晔. 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15.

[2] 杨琴. 论消费文化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74): 217.

[3] 孙占国.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13.

[4] 丹尼斯·麦奎尔.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22.

猜你喜欢
济南民生栏目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