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念珠菌食管炎的影像学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

2013-04-13 03:46杨根东陆普选张莉萍庄密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食管炎念珠菌鹅卵石

杨根东,陆普选,黄 华,彭 程,张莉萍,庄密燕

(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 深圳518112)

艾滋病(acquired i 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 man i mmunodeficiency vir us,HIV)引起的以免疫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由于在机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中枢作用的CD4+T淋巴细胞是HIV攻击的最主要靶细胞,故其计数水平与HIV感染后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1-2]。念 珠 菌 食 管 炎 (candida1 esophagitis)是AIDS患者最易并发的消化道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在10%以上[3-4]。现搜集我院2007年3月~2011年12月36例经证实的AIDS并发念珠菌食管炎的影像学资料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初步探讨AIDS并发念珠菌食管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1~69岁,平均38岁。临床表现均有乏力、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吞咽困难或吞咽痛32例,胸骨后烧灼感30例,口咽部鹅口疮33例,肺结核和胸腔积液4例,颈部淋巴结肿大3例。36例均经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使用蛋白电泳印迹法检测确认HIV抗体阳性,符合AIDS的诊断标准;HIV感染途径包括静脉注射吸毒、性接触及血液感染,病程8个月~7年。

1.2 仪器与方法 36例胃镜下均符合念珠菌食管炎表现并取材查到菌丝体而确诊,均行食管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同时(间隔2 d内)经美国BD公司生产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X线机为日本岛津BSX-100 PAS型500 mA胃肠机和SDR-100型800 mA数字化胃肠机;对比剂为青岛东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浓度为200%(w/V),总量150 ml,检查前常规口服产气剂。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本组36例食管X线双对比造影表现:①受累范围。11例累及全段食管,22例累及中段和下段食管,3例仅累及下段食管。②动力改变。36例均具有不同程度张力降低,管壁松弛,蠕动减弱,以全段食管受累者表现为著。③边缘改变。29例受累食管的边缘不规则和毛糙不齐呈“毛刷征”(见图1)。④黏膜改变。36例受累食管黏膜增粗,其中26例黏膜表面散在较多小鹅卵石状充盈缺损,呈“鹅卵石征”(见图2),边缘不甚整齐,以纵向走行为主。

2.2 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与影像学表现相关性 36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6~145)×106/L,12例<50×106/L,18例为(50~100)×106/L,其余6例>100×106/L,平均(53.61±47.32)×106/L。本病影像学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见表1。

表1 艾滋病合并念珠菌食管炎影像学特点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对比分析 例

3 讨论

念珠菌为条件致病真菌,可存在于正常人体黏膜上,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起黏膜的机会性感染。AIDS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而极易并发多种机会性真菌感染,在消化道机会性真菌感染中以念珠菌性食管炎最多见。AIDS患者食管黏膜下血管受念珠菌孢子侵蚀后脆性增大易出血,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食管黏膜上由坏死剥脱的黏膜上皮细胞、念珠菌菌群和渗出的纤维蛋白堆积而成的苔状黄白色伪膜斑为本病特征性病理变化,严重时伪膜斑可互相广泛融合,甚至覆盖食管全段黏膜。

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除倦怠乏力、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外,局部症状主要以吞咽困难或吞咽痛为主,可伴有胸骨后烧灼感、咽部异物感及鹅口疮等。所以,AIDS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高度怀疑并发念珠菌食管炎的可能。但亦有文献[5]报道约25%的患者可无食管症状,本组4例无吞咽困难或吞咽痛,6例无胸骨后烧灼感,3例无咽部异物感及鹅口疮。

本病影像学主要特点有[3,6]:①食管受累范围广,AIDS患者影像学检查时多已为全段或中下段食管受累,受累程度可不均匀,本组均无单段食管受累,并且受累食管以中、下段相对为主和为重。②动力改变,主要表现为张力降低甚至无紧张,食管收缩功能不良,各段运动不协调,蠕动强度减弱,蠕动波数量减少,钡剂排空延迟。文献[7]报道,可能与念珠菌感染管壁内奥尔巴赫神经丛或与伪膜斑附着管壁增厚有关。③轮廓改变,食管黏膜充血水肿,边缘显示模糊粗糙,管壁外形不规则或毛糙呈“毛刷征”。④“鹅卵石征”,其影像学病理基础即伪膜斑,呈“小鹅卵石状”或杂乱不规则状充盈缺损,多呈纵向走行,其间可有正常黏膜,严重时伪膜斑相互融合蔓延至全段食管可致管腔狭窄。“毛刷征”和“鹅卵石征”是本病主要影像学特点,出现时高度提示合并念珠菌食管炎,有学者[8]认为可作为本病的最初评价方法。

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目前仍是评价机体免疫状态的最好指标[7,9-10]。CD4+T 淋巴细胞计数与AIDS合并念珠菌食管炎患者食管受累范围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本组结果显示AID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胞计数均<150×106/L,平均(53.61±47.32)×106/L,并且随着计数水平呈进行性降低,食管受累范围由下向上发展且程度加重,而“毛刷征”和“鹅卵石征”在食管各段均可显示,提示此2种征象较食管由下向上受累更早和更易出现,有利于较早提示本病。

综上所述,AIDS患者合并念珠菌食管炎在影像学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并且食管受累范围、程度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

[1]Gor ny MK,Willia ms C,Volsky B.Cr oss-clade neutralizing activit y of hu man anti-V3 monoclonal antibodies derived fro m t he cells of individuals infected wit h non-B clades of hu man i mmunodeficiency vir us type 1[J].J Vir ol,2006,80:6865-6872.

[2]Myers RE,Gale CV,Harrison A.A statistical model f or HIV-1 sequence classification using t he subtype analyzer(STAR)[J].Bioinf or matics,2005,21:3535.

[3]杨根东,陆普选,秦晶,等 .艾滋病合并念珠菌性食管炎的X线表现及与胃镜对比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9,24(9):939-942.

[4]Vazquez JA.Therapeutic options f or t he management of oropharyngeal and esophageal candidiasis in HIV/AIDS patients[J].HIV Clin Trials,2000,1:47-59.

[5]萧树东,江绍基 .胃肠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50-351.

[6]Yang GD,Lu PX,Qin J,et al.Radiologic diagnosis f or AIDS patients co mplicated wit h candidal esophagitis[J].Chin Med J(Chin),2011,124:965-967.

图1 “毛刷征”:食管的边缘不规则和毛糙不齐 图2 “鹅卵石征”:黏膜表面散在较多小鹅卵石状充盈缺损

[7]Zalar AE,Ol mos MA,Piskorz EL,et al.Esophageal motility disorders in HIV patients[J].Dig Dis Sci,2003,48:962-967.

[8]Frager DH,Frager JD,Brandt LJ,et al.Gastrointestinal co mplications of AIDS:radiologic feat ures[J].Radiology,1986,158:597-603.

[9]Ali Moha med F,Lule GN,Nyong’o A,et al.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endoscopicfindings in HIV seropositive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sy mptoms at Kenyatta National Hospital,Nairobi[J].East Afr Med J,2002,79:226-231.

[10]Yin CF,Zhao HJ,Yan P,Li L,et al.Co mparison bet ween X-ray and gatriscope of candidal esophagitis[J].Chin J Dig Endosc(Chin),2008,25:482-484.

猜你喜欢
食管炎念珠菌鹅卵石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广州地区生殖系统念珠菌病的菌型及其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血培养分离出212株念珠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会说话的鹅卵石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鹅卵石里的中国风
上庄村,在鹅卵石上打坐
体质指数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关系的研究
你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