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国有林场苗木生产现状与改进措施

2013-04-18 05:17武一伦
防护林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凌源市苗圃林场

武一伦

(凌源市河东国合造林站,辽宁 朝阳122500)

凌源市是辽宁省西部林业重点建设区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所需苗木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每年城市绿化以及荒山造林、坡地造林、退耕地造林和迎面山造林等用苗在650万株左右,而国有林场产苗产量每年在250万~300万株。苗木需求巨大缺口使得苗木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生产经营主体由过去以国营苗圃为主,转向国有、集体、个体三者并存,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据统计,凌源市现有以乌兰白镇为核心的个体苗木繁育基地12处,育苗总面积53.3hm2;以刘杖子乡林业站、三十家子镇政府林业站为中心的集体苗圃基地5处,育苗面积20余hm2,在造林绿化苗木生产发展过程中,集体和个体苗圃的产苗量比例由2000年的30.5%提高到2012年的78.6%,而国有林场苗圃的比例正逐年下降,呈现出国有林场苗圃、集体苗圃和个体苗圃的三足鼎立状态。

1 凌源市国有林场苗木生产现状

2012年全市5个国有林场苗圃育苗面积20 hm2,总产苗量260万株。其中:西五官苗圃产苗70万株,面积3.3hm2;北炉林场苗圃产苗110万株,面积8.7hm2;三家子林场苗圃产苗80万株,面积8 hm2,基本能够满足本场荒山、坡地等造林的实际需要,但距离全市坡地、荒山和绿化造林用苗要求,缺口很大,究其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1.1 苗圃区划面积与实际利用不一致

全市20hm2的苗圃地,实际由林场自主经营的只有北炉林场苗圃,年产苗量在110万株左右,西五官苗圃大部分划给飞机场,实际育苗面积不足2 hm2,年产苗量40万株左右,三家子林场8hm2苗圃出租给个人,由承包人经营。

1.2 苗木价格低,育苗成本高

国有林场苗圃虽然产有一定数量的苗木,但从品种上看,只有侧柏、刺柏、油松、杨树、柳树、刺槐、大枣、山杏、苹果、梨9个系列10个品种,大部分是一般常规造林苗木,红王子锦带、水蜡、白蜡、京桃、火炬树、五角枫、金叶榆、小檗等优良园林绿化品种极少,所产苗木价格低且成本高,有待今后调整结构。

1.3 苗木经营与销售不协调

苗木经营品种单一,所产苗木基本处于林业局统一调拨状态,没有一个系统的销售组织。

2 国有林场苗木生产的改进措施

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国有林场苗圃的生存空间,在新的形势下,国有林场再想垄断本市苗木市场,继续以老大自居,路子势必越走越窄,笔者认为国有林场苗圃要想发展,必须改革,应采取下列改进措施。

2.1 调整育苗结构,大力发展名优特苗木

抓住近年来凌源市大力提倡发展经济林的契机,在继续开展针叶树苗木生产的同时,把五角枫、水蜡等景观树种苗木培育作为国有林场育苗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业生产整体效益为目标,把林场育苗生产真正重视起来;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应用先进的育苗技术与经验;树立典型,以直观现实引导、提高领导的正确认识。在发展林业造林苗木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冠果、核桃、板栗等老百姓认可的经济林苗木和五角枫、银杏、水蜡、白蜡、红王子锦带等绿化苗木,增强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变苗木生产停滞不前和低水平重复的状况。

2.2 加强管理,严把技术关

苗木必须按国家林业局《林业育苗技术》、辽宁省《林木育苗技术规程》的要求去生产,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进行。要提早作好计划,作好育苗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苗床设置要科学;营养土的配制要合理并进行消毒;育苗用的种子、苗木要达到标准要求,特别是在起苗、运输、假植、栽植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严防苗木失水,提高育苗成活率;装袋,栽植后及时浇水、施肥,并进行病虫害防治。

2.3 改变经营体制,强化管理

根据国家、省、市林业部门对青山工程“两退一围”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落实苗木生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生产、技术承包的形式进行规范性运作,扩大容器苗生产规模。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资金筹措,改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国有林场苗圃的管理水平。

2.4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育苗水平

对国有林场育苗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如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技术材料、举办经验交流会等,总结、推广、应用先进经验和技术,以提高生产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在苗木培育中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经营水平。

猜你喜欢
凌源市苗圃林场
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凌源市博物馆藏辽瓷精品简述
艺术小苗圃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林场住宅
凌源市下朝阳沟辽墓清理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