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银白桃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2013-04-18 05:17申桂艳
防护林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宽甸卷叶蛾银白

申桂艳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果树站,辽宁 丹东118200)

银白桃是宽甸近期新发展起来的果树产业,主要分布在宽甸县的长甸及红石2个镇。由于该品种成熟晚,果实品质好,具有特殊风味,很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十分走俏,因而倍受当地果农重视,生产发展较快。自2003年开始大力发展,到目前总面积达到0.1万hm2,总产量8 000t,产值4 000万元。银白桃发展之初病虫害发生较轻,很容易管理,近几年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单一品种群体的大量集中,病虫害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保证银白桃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指导产区果农合理地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生产出消费者放心的安全无公害优质果品,我们与有关专家对产区的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1 银白桃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

1.1 主要病害

病害在宽甸银白桃产区经常发生,对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有较大的影响,主要病害有桃缩叶病、桃疮痂病、桃细菌性穿孔病。

桃缩叶病一般春季低温高湿的年份发病重,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严重时也危害花、嫩梢叶及幼果。叶片受害叶缘卷曲肿大,叶片变为红褐色,后期叶面生出灰白色粉状物,最后叶片变褐焦枯脱落,受害严重的可引起大量早期落叶,新梢受害后呈灰绿色或黄色,节间短,略呈肿胀,其上叶片常丛生,受害严重的整枝枯死。花果受害后多畸形脱落。

桃疮痂病又叫黑星病、黑点病。是宽甸银白桃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危害桃的果实,也可危害新梢和叶片。病情轻时,果面产生稀密不等的小黑点,影响外观和销售;病情重时,许多斑点连成一片,病部木栓化并龟裂,果实完全丧失经济价值。果梗受害,易引起早期落果。新梢和叶片也常有发生,但多未引起人们注意。果实一般在6月开始发病,7、8月发病率最高。4—6月多雨年份发病重,果园地势低洼,栽植过密,树冠通风透光不好,均发病偏重。

桃细菌性穿孔病,在宽甸桃产区都有发生,2006年以前发生较轻,较易防治,2007年以后逐年加重,由原来的次要病害变为主要病害。桃树感染此病可造成大量叶片穿孔脱落,枝梢枯死,严重削弱树势,影响花芽分化,果实受害后期形成黑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黄白色黏状物,干燥时病斑龟裂,失去商品价值。该病一般于5月出现,7—8月雨后发病严重。以山冈附近及迎风地块发生严重,生产上防治较为困难,以往使用的硫酸链霉素、代森锰锌等有效药剂防治效果不佳。

桃褐腐病,在当地燕红桃上发病较重,银白桃上一般很少发生。

1.2 主要虫害

虫害在宽甸银白桃普遍发生,对树体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影响最大的主要虫害有蚜虫(桃蚜、桃瘤蚜、桃粉蚜)、山楂红蜘蛛、桃潜叶蛾、梨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等。

蚜虫是春季主要虫害,5、6月发生严重,受其为害常造成叶片卷曲,干枯早落,影响树体生长和花芽分化。一般幼树发生重,大树发生较轻,较易防治。

山楂红蜘蛛是桃树从春到秋长年发生的害虫,对桃树的危害性较大。该虫主要在新萌发的嫩芽、花蕾及叶片上吸食汁液,危害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变红焦枯脱落,不仅影响当年果实生长成熟,而且对次年的产量有较大影响。

桃潜叶蛾也是当地桃树的重要害虫,发生普遍,尤以管理粗放的桃园为害严重。该虫以幼虫潜入叶肉组织内串食,发生量大时整个叶片被潜食,叶片枯黄早期脱落,发生严重的园9月桃叶被害率100%,落叶30%~50%,果实难以正常成熟。

梨小食心虫近几年在该地区暴发成灾,前期蛀食梢尖,后期蛀食桃果,年发生代数多,发生世代极不整齐,难以把握打药时机,防治困难。

苹果小卷叶蛾在桃树上也一度成灾,前期幼虫吐丝将叶片缀连一起成虫苞,潜居其中食害叶肉,后期幼虫潜伏于叶与果、果与果相连接处舔食果皮果肉,使果面造成坑洼和疤痕,受伤的果极易感染病害引起腐烂。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性

及时合理搞好冬、夏季修剪,改善园内及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加强土壤管理、科学施肥、严格疏果,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

2.2 搞好发芽前的清园工作

“清园搞得好,全年病虫少”的果农名句,充分说明了果园清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隐藏在果树枝干、落叶、杂草中越冬的病、虫、螨类,春季气温回升就会陆续出蛰为害,并迅速繁殖。春季清园工作做得好,不但用药少,防效好,而且能有效控制病虫基数,降低全年后期用药成本。春季清园一般果农多使用石硫合剂,在桃树上单纯地防治桃缩叶病,于花芽膨大期(花瓣露红未展开时)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但是石硫合剂中不能混加杀虫剂,不能同时控制越冬出蛰的虫害。目前有些桃园用40%腈菌唑4 000倍液+48%毒死蜱1 000倍液在发芽前喷施,不仅对防治桃缩叶病等病害效果好,同时可杀死树上隐藏的苹小卷叶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越冬幼虫。

2.3 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

萌芽期、花前、花后是防治蚜虫、山楂红蜘蛛、苹小卷叶蛾、潜叶蛾、细菌性穿孔病的关键时期。桃树的萌芽期伴随着花蕾膨大、开花同时进行,落花后开始展叶抽出新梢。此期树上越冬的蚜虫卵开始孵化,山楂红蜘蛛越冬成虫、苹小卷叶蛾越冬幼虫开始出蛰,细菌性穿孔病病菌开始溢放传播,落花后的展叶时是潜叶蛾成虫产卵期,虫害发生整齐集中。掌握好这个时机及时喷药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轻全年的危害。

2.4 防治重点时期

5—6月是防治疮痂病、穿孔病、桃潜叶蛾、梨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的重点时期。此期正值上述病虫害大量繁殖、传播、为害初始期,从5月中旬(桃花脱壳至桃花脱裤后)开始,每间隔10d左右喷1次,雨多的年份间隔时间要短,雨后必喷,雨水少时,间隔时间可略长。

在梨小食心虫为害桃梢初期,要及时组织人工剪除被害虫梢,对梨小食心虫发生不严重的园,可以不必针对性的打药,只要及时彻底剪除被害虫梢,即可得到较好的控制。对于梨小食心虫和苹果小卷叶蛾发生严重时打药效果并不理想,可在部分桃园中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和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获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每667m2挂4~5个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器,一个夏季平均每个捕虫器可诱雄虫蛾200~300个、最多可诱到400多个,可基本上控制其为害。

2.5 雨季防治

7、8月间进入雨季,一般打药间隔时间不好掌握,如果放松防治,长时期的阴雨天气极易引起疮痂病的流行,遇到强降雨并伴有大风的天气过后,细菌性穿孔病即会大量发生。在前期防治好的情况下此期的虫害不会很严重,但也要密切注视防范园外迁入性害虫,前期防治不利,7、8月各种虫害亦会大量发生,要根据当时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喷施药剂。此期的打药,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可间隔15~20d打1次,如果频繁下雨,就不能拘泥原间隔时间,一旦有大雨和长时期降雨就要在雨前抢喷,雨后尽快补喷。梨小食心虫应在卵果率1%左右时喷药。药剂选择要根据园内所发生的病虫种类,按照上述2.3内容中所列的防治不同对象药剂中选择。一般病害发生重时或雨后要先喷内吸杀菌剂,发生程度较轻或雨前用药,多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雨季每次喷药一定要混加强力展着渗透剂,以提高药效和耐雨水冲刷能力。

另外,银白桃成熟较晚,一般9月下旬末至10月上旬成熟,梨小食心虫发生时期长,比在燕红桃上多1代,因此,9月上中旬还要加喷一次杀虫剂,为防止残留,应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药,如24%甲氧虫酰肼或8.8%甲维虫酰肼等。

猜你喜欢
宽甸卷叶蛾银白
临猗县:及时防治苹小卷叶蛾
气温和降水对银杏超小卷叶蛾发生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
鲁娟的诗
鲁娟的诗
冬天里藏着春天
原来我挺厉害的
茶卷叶蛾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研究
宽甸县2018年春季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浅谈宽甸地区蓝莓修剪技术
辽东地区环斑花岗岩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